互联网消费金融背景下的消费者支付习惯研究

2018-11-20 11:50陈红梅张洁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消费者

陈红梅 张洁

摘要: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颠覆了原先的支付模式,本文建立了感知益处、感知优惠、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针对理论模型设置了问卷,以23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为样本,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受到感知优惠影响较大,感知益处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便利性对消费者支付习惯的改变较大,而感知风险明显对消费者支付有负向影响,针对这些影響因素,提出了加大优惠力度、推进便利多样的支付模式和减小隐私安全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支付习惯;影响因素

1.引言

基于互联网的各项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其中,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使得互联网金融消费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谢雪梅[1]、郭恺强[2]、陈启权[3]等学者研究了消费者移动支付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王俊雅[4]、黄林[5]、蒋坤良[6]等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是目前还少有文献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背景与支付习惯之间的联系,本文对该背景下消费者支付习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互联网金融发展更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研究进程,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理论假设与问卷调查

2.1理论假设

本论文在基于感知益处、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的基础上建立模型。感知益处选取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便利性三个影响因素;感知风险选取财务风险、隐私风险与安全风险三个影响因素,此外还有感知优惠,得出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并假设感知益处与感知优惠对用户的支付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的支付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

2.2问卷调查

该问卷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对互联网的基本了解和基本的支付习惯的调查。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感知益处、感知风险和感知优惠的展开问题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被调查者根据其真实情况与感知程度在每项内容后进行认可程度的选择,对“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予1~5分的分值。

本次问卷先在网上进行发布,然后再到线下进行问卷调查。对于线上,本文利用问卷星第三方机构来进行收集,总共填写问卷数为147份,其中无效问卷为8份,有效问卷为139份。对于线下,主要就是在南京各大高校进行发布,总共填写问卷为103份,其中无效问卷为5份,有效问卷为98份。综合以上2种方式,总共收集有价值的问卷为237份。

3.实证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

分析回收的问卷得知,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年龄上18-30周岁的青年人占比70%以上,月收入主要分布在1000到6000,符合大学生与职场新人的收入水平,这部分人也是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军。78.5%的被调查者表示支付方式较以前改变许多,近85%的人群已经开始使用在线支付,近87%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可以接受超前消费。

对于问卷第二部分的各个题项,大多数均值都在3.5-4.0之间(个别题项除外),而标准差大体都在0.800-0.990之间,具体如表1所示,说明这个问卷量表的集中趋势与分布情况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做信度检测后得到,模型整体的Cronbach'sAlpha是0.859,各项变量的Cronbach'sAlpha均大于0.8,说明这个问卷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检验系数,问卷设计的较为合理,具有较高可靠性。

对各个变量的效度做了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问卷调查中KMO的值为0.762,KMO值越接近1,代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高,所以表明本次问卷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检验值为2354.286,自由度为153,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Bartlett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调查所得数据质量符合因子分析要求。

3.3模型验证及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之后,本论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一步分析,这里的验证性分析釆用AMOS软件,模型如图2所示。

支付习惯模型中各变量的路径系数及对应假设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H2a的路径系数为0.08,假设不成立。

(1)感知优惠

在结果显示中可以发现,感知益处和感知优惠对用户的支付意愿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感知优惠和感知益处中的感知有用性。其中,感知优惠的路径影响系数为0.73,是所有路径系数中最高的一个。这说明,被调查者的支付习惯受支付优惠的影响较大。当新型的支付方式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时,消费者较容易接受新型的支付方式,从而去改变他们的支付习惯。

(2)感知益处

感知益处中的感知有用性对支付方式的改变有较大的影响,它的路径影响系数是0.69,这说明消费者会根据实际的实用情况来选择使用何种支付方式,而非单单的根据优惠来选择。同时,感知易用性的路径影响系数也比较高,说明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易用性也很注重。

(3)感知风险

感知风险对消费者选择何种支付方式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感知风险中的隐私风险对支付意愿影响比较大,因而想要转变新型的支付方式,隐私风险方面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隐私的泄露。至于,其中的安全风险和财务风险,虽然也存在负向影响作用,但是影响不是特别突出,由此可以判断出支付意愿在感知风险方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4.结论建议

本文对23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均符合指标要求。采用AMOS软件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各个假设是否成立,从而,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消费者在付款时的支付意愿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并不是由单一变量所影响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便利性等感知益处,商家满减、打折等感知优惠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安全风险、财务风险、隐私风险等感知风险都负向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且影响程度各有区别。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加大新型支付方式优惠力度从而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根据结果所知,感知优惠对于消费者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影响程度最高,新型支付干事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也由很多人对它比较陌生,在他们的支付观念中传统的现金支付较为频繁。因此,本文建议各大支付平台和商家应该利用优惠政策诱使消费者尝试新型的支付方式,在消费者形成新型支付方式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

(2)支付手段应该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各地实现支付方式的推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户对新型支付方式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如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Pay,支付宝推出的当面付等新支付手段,对新型支付方式的感知价值将更加显著。此外,目前尚有部分地区没有事先新型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宝,仍有很多地方不能够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这影响了消费者的支付体验,同时不利用新型支付方式的持续发展。这对于店家也是如何,店家应当实现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方便顾客,提升顾客满意度。

(3)支付中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应当尽力解决。用户感知隐私风险对移动支付感知价值有较显著的影响,说明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加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移動支付客户端如支付宝、微信需关联个人银行卡号等基本信息才能实现支付,消费者在关联过程中对此产生忧虑。用户感知安全风险对移动支付感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与以前相比,目前的支付技术已经逐步成熟,比如在打开支付软件时需要输入个人设置的软件密码,在支付过程中可选择通过手机再次验证密码,这保证了手机丢失后对方无法实现支付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谢雪梅,高艳苗.用户移动支付行为习惯成因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37.

[2] 郭恺强,王洪伟. 移动支付初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税金融,2015,(24):69-74

[3] 陈启权. 基于感知价值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4] 王雅俊.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1):79-83. DOI:10.3969/j.issn.1004-292X.2017.11.015.

[5] 黄林,董文翰.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8,(8): 67-69.

[6] 蒋坤良,宋加山.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模式设计和对策研究 ——以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7):73-7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陈红梅(1995-),女,江苏省无锡市,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经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消费者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