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多“直升机式”家长

2018-11-21 08:46以色列蓝龙RaphaelGenis
中外文摘 2018年24期
关键词:跑腿祖父母育儿

□ [以色列]蓝龙(Raphael Genis)

不少中国人出国旅行时,会发现一个现象:国外的孩子放学后一般是成群结队背着书包自己回家,或者乘校车回家;中国的中小学校门口,到了放学的点,则是聚满了接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常常堵塞了马路。

这一方面与中国的城市规模较大,交通状况复杂,孩子独自回家不够让人放心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同的育儿理念。

比如在以色列,你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自己走路骑车去上学,或者在没有大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己在公园里玩。超市里,也常能看到很小的孩子帮家里“跑腿”买东西。

当然,以色列孩子享受的“自由”,背后是这个国家社区结构的便利性——以色列的城市,要比中国小很多,而且社区里功能非常集中。学校、公园、商店和家,基本都在步行范围之内,所以孩子的活动范围一般不会离家太远,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交通状况。

除此之外,以色列的家庭结构也与中国不同。

犹太人一直有重视繁衍的传统,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要求“一个男人必须要结婚并且至少生育两个孩子”。即便是在个人主义流行的现代以色列社会,多生育的传统依然得以延续。

所以以色列家庭规模一般较大——孩子多了,父母自然不会像对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家庭那样,对孩子事事关注。

但除去这些外部原因,不得不说,我遇见过的中国父母中,“直升机式”育儿的不在少数。

西方国家一直有“直升机式教养”和“自由放养”的说法。所谓“直升机式教养”,是形容父母像直升机一样一直盘旋在孩子的头顶,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自由放养”的父母则愿意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尽管这些自由背后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很多的中国父母(和祖父母)仍然对孩子呵护备至——四个老人加上父母双方,甚至再配备一两个阿姨,来照顾一个孩子生活学习的家庭,非常普遍。

在以色列,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帮忙换尿布、喂饭,还有给父母跑腿,是特别常见的事。

我当然明白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一片苦心。但研究表明,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长大后会更脆弱,更容易陷入焦虑,缺乏实际生活技能,作选择时更容易优柔寡断,因为从小到大成长的“风险”都被父母隔绝了。

所以,中国家长应该尽可能多“放养”——与其过度保护孩子,避免他们接触生活的高低起伏,不如帮助他们长出直面生活好与坏的“大心脏”。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面对今后的人生坎坷时,拥有处变不惊的能力,成为可以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人。

微 语

同事妻管严,零花钱少得可怜,今天一起打牌,他输了400块,没钱了。想想也可怜,我就请他吃饭,吃饭时他说:“兄弟借十块钱吧,买张请柬回去好报账。”我当时就呆了,又TM学会一招……

猜你喜欢
跑腿祖父母育儿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跑腿公司
偷偷摸摸育儿
“跑腿”会有美好未来吗
抱紧我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我为老师跑腿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