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

2018-11-21 07:02李海月于贵新张非若叶研林英李征刘丽霞沈壮
首都公共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棉纺织石棉工龄

李海月 于贵新 张非若 叶研 林英 李征 刘丽霞 沈壮

石棉由于其耐高温、耐腐蚀及绝缘等特性早在19世纪70年代起被广泛使用,石棉制品或含有石棉的制品有近3 000种,主要应用于石棉水泥、摩擦和密封材料等行业[1]。目前世界上约有1.25亿人在工作场所接触石棉,每年有超过10.7万人因职业暴露而死于石棉相关的肺癌、间皮瘤和石棉肺等[2]。随着人们对石棉纤维或元纤维致病性的深入研究,石棉的使用逐渐被各国限制或禁用[3]。20世纪50年代,一些地区为了帮助军属、烈属和城市贫民解决劳动及经济问题,组织其在家中进行石棉纺织,家庭作坊式作业存在生产、储存、生活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他们为我国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职业卫生问题却被忽视[4]。随着国家对石棉危害的认识和管理的严格,家庭石棉纺织作业已成为历史,但目前仍有大量石棉肺新发病例出现。现通过分析1996-2017年北京市新发石棉肺病例中家纺石棉接触人员与工矿企业石棉接触人员的发病特点,探讨家庭作坊式作业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此次收集1996-2017年《尘肺病报告卡》和国家疾控中心《职业卫生和职业病信息监测系统》中新诊断石棉肺病例个案数据。

1.2研究对象 1996-2017年经过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或卫生行政部门鉴定,并通过国家职业病报告系统完成上报的石棉肺新诊断病例,共计504例。

1.3统计学方法 根据石棉暴露原因将石棉肺病例分为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石棉肺的发病趋势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对家纺石棉组与工矿企业组在性别、期别、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北京市1996-2017年共诊断并报告新发石棉肺病例504例,男性206例(41.14%),女性298例(58.86%);诊断年龄最小41.94岁,最大90.98岁,平均诊断年龄(66.80±8.46)岁;最短接尘工龄0.83a(10个月的管道维修,接触保温材料石棉),最长接尘工龄43.42a,接尘工龄M(P25、P75)为16.00a(6.08,28.91)。

2.2历年发病情况 1997、2006-2017年石棉肺新诊断病例出现高峰。2006年以后历年新诊断病例与之前比较,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共计424例(占83.46%)。2006年以后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新诊断病例均有所增加,2015年以后家纺石棉组新诊断病例超过工矿企业组(图1)。

图1 1996-2017年北京市石棉肺新诊断病例情况

2.3家纺石棉组与工矿企业组的石棉肺分布情况 在性别方面,家纺石棉组病例以女性为主(占76.37%),与工矿企业组(女性占49.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诊断石棉肺时的期别方面,家纺石棉组首次诊断为贰期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高于工矿企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接尘年龄方面,家纺石棉组年龄在15周岁以下病例数较高(占66.48%),与工矿企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组方面,家纺石棉组99.45%的病例工龄低于15a,与工矿企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潜伏期方面,家纺石棉组潜伏期显著长于工矿企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1996-2017年北京市石棉肺新诊断病例分布情况

3 讨论

3.1家纺石棉曾大量存在于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农村,据11个国营石棉厂统计,1979年在农村手纺石棉线达五千五百多吨,仅浙江、江苏、山东三省统计,从事手纺石棉线的就有三十七万多人。家纺石棉往往具有工作时间长、规模小、防护设施简陋、防护用品使用不理想,生产、储存、生活为一体等特点,石棉粉尘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极为严重,直到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手纺石棉尘危害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81]7号)后,家庭纺石棉的情况才被终止[5]。

3.2与全国石棉肺新发病例性别分布特点不同[6],北京市石棉肺的新发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家纺石棉组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达到76.37%。女性往往承担着社会和家庭双重职责,家纺石棉既能兼顾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又能兼顾其照顾未成年子女需要;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能够承担相对轻松的石棉纺织工作;此外,一些区县为了帮助军烈属和城市贫民解决劳动及经济问题,组织其在家中进行石棉纺织工作[7]。这就使该市女性接触石棉粉尘的机会增多,使其成为石棉主要的受害者之一。

3.3有研究表明,亲属(或邻居)家纺石棉或石棉工人因鞋子、头发或工作服中携带有石棉纤维,均可导致家人间接接触石棉而发生石棉相关疾病[8-9]。此次研究发现,家纺石棉组中开始接尘时<15周岁病例达到121例,占家纺石棉组的66.48%,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居民开始工作年龄普遍较早,无完善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并且对石棉危害认识不足,所以此次选择15岁为分界点[10]。家庭作坊式作业未能有效区分生产、储存与生活环境,未成年子女因辅助父母完成石棉纺织工作或因居住生活而暴露于存在大量石棉纤维的家庭环境中,从而导致几十年后石棉肺的发生,也使未成年人成为石棉主要的受害者之一。

3.4石棉的危害几十年难以消除。所有形式的石棉对人类都有致癌作用,长期吸入一定量的石棉纤维或元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肺癌、喉癌、卵巢癌、胸膜间皮瘤和腹膜间皮瘤等[11]。与石棉有关的疾病症状,往往会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能在10~40年之后才出现(肺癌一般15~20年、间皮瘤20~40年)[12]。BORRE等[13]研究显示,比利时石棉工业消费石棉的高峰与大约40年后石棉所致间皮瘤死亡的高峰高度重合。此次研究显示,北京市石棉肺病例开始接尘时间主要集中在1950-1972年,共计440例,占87.30%,其中,家纺石棉组病例开始接尘时间全部为1950-1972年。这主要与解放初期,我国石棉需求增加,石棉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从业人员随之增加,家纺石棉作业也在同一时期快速发展。北京市504例石棉肺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47.44±9.58)年,最长达到67.19年,家纺石棉组潜伏期显著高于工业企业组,可能与1996-2017年诊断的家纺石棉组病例主要为辅助父母纺织者(开始接尘时还是未成年人)、接尘工龄较短、家纺石棉粉尘浓度往往较工矿企业低有关[14-15]。

3.5家纺石棉病例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诊断,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家纺石棉组病例诊断为贰期及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石棉肺的进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造成家纺石棉病例诊断延迟可能涉及以下原因:(1)劳动者自身原因。由于家纺石棉病例接尘时间早,往往在脱离石棉粉尘作业后这段职业史被忽视,直到出现较明显症状后才被发现;(2)雇佣关系缺失。家纺石棉由于无雇佣关系,也就无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后的随访工作,职业病诊断依据不足;(3)政策原因。1988年市政府针对通州区的特殊情况,凡有街道纺石棉经历的人员,参加工作并加入医疗保险者准予确诊职业病;自此之后,家纺石棉作业的石棉肺病例被诊断为职业病,这是1988年以后通州区石棉肺上升主要原因[9]。目前,北京市正在开展全民参保工作,这部分人员的诊断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石棉肺诊断病例将持续存在[16]。

3.6此次研究发现,家纺石棉组人员开始接尘年龄明显低于工矿企业组,潜伏期显著长于工矿企业组,不排除由于认知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诊断或全部诊断为职业病。所以,家纺作坊式石棉纺织所造成的危害可能远大于目前所发现的情况。

猜你喜欢
棉纺织石棉工龄
2021年《棉纺织技术》主题索引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棉纺织技艺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石棉联社举办农信杯柑甜欢乐拍
对新疆棉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几点探讨
欧洲国家应尽快消除石棉相关疾病
“卖工龄”的做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