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和双语相结合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8-11-21 11:47黄帧桧王娟丁伯平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微课

黄帧桧 王娟 丁伯平

【摘 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培养人才需具国际视野的要求。近几年,高校普遍开设双语课程,取得一些成绩,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部分学生外语基础不够扎实、双语教师上课缺乏激情、传统课堂的枯燥无味等,而微课的出现,就如一缕春风,给困境中的双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为双语教学的课堂注入活力。微课是以教学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知识点,虽然短小,但内容深刻、有趣。本文旨在探讨微课与本校正在开展的药理学双语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能性,期盼双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药理学双语教学;微课;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 R9-4;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0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23

【Abstract】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personnel requir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 recent years, bilingual courses have been offer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m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the effects are not satisfactory. The reasons are manifold, for examples, some students lack a solid found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bilingual teachers lack enthusiasm in clas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s dull, etc. While the emergence of micro-course online video, just like a spring breeze, has brought vitality 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predicament, and injected vitality into the classroom of bilingual teaching. Micro-course online video is a way to present teaching knowledge points, although it is short, but its contents are profound and interes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the two teaching models, micro-course online video and bilingual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which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our college,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level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Micro-course online video;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

高校一线教师乐于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微课和双语教学都是这些教师辛勤劳动,积极面对新时代的有效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普通话和外语做为教学语言,进行专业课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而微课视频是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本文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发现二者可以通过适度的教学组织,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融合,强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学生更乐于接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中兴被禁事件为所有的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关键技术依赖别国不是长久之计。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高校,只有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创新研发,才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核心科技。当一个国家有着强大的英语能力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就能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因为互联网所发布的信息近80%是由英语承载,全世界科技出版物用英语发表的占三分之二,重要的国际会议90%以上用英语召开。可以说,掌握了英语就越有可能从全球范围内获得我国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拥有了人才这个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在核心科技方面就会掌握主动权。

对于医学类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所学课程当中,《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广泛而深入。《药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基础理论广泛、实践性强、联系临床紧密,在医学院校培养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药理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授课形式,难以激发临床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听课激情,课堂教学气氛也就很难活跃,所以,學生学习《药理学》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药理学》的双语教学[1-3],对药理所涉及的课程内容选择性地、针对性地进行双语教学,难理解章节的基本知识点用中文讲解,专业词汇少的章节用英文授课,难易适度,循序渐进,让临床专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而实现对临床专业学生《药理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提高。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网络教育环境的模式下可促进教师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资源之间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很短时间掌握某个具体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药理学》这门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多而散等特点,而微课视频具有直观生动的优点,授课时可以首先围绕需要讲述的知识点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逐渐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整个过程以类似“微电影”的形式展现,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又能使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4-5]。“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授课方式,其授课时间短、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等显著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非常适用于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例如,《药理学》第22章《抗心律失常药》[6],在讲述心肌传导组织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心脏兴奋传导的一个微课:兴奋由窦房结出发,经左右心房、房室結、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心室尖部、心室底部。有些同学想象中的兴奋传导,是从心室底部到心室尖部,可微课显示很清楚,是从心室尖部到心室底部。这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位于心室底部,兴奋从心室尖部到心室底部,那么心肌收缩顺序也是从心室尖部到心室底部,便于将心室内的血液射入主动脉。该微课还显示,当窦房结与房室结自律性不一致时,心室的跳动与房室结的频率相同。此时,可结合抗心律失常药有英语进行讲解:在正常情况下,心房、心室的跳动与窦房结的节律一致,若心房、心室的跳动超过100次/分,最好让心房、心室的跳动都恢复到60次/分至100次/分之间,倘若不能,尽量使心室的跳动在这个范围。通过微课结合英语讲解,学生不仅能懂得英语所要表述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在治疗心房颤动的时候,为何要选择既能降低心房节律又能延长房室传导的药物,因为心房节律从500次/分降到400次/分、300次/分、200次/分的过程中,心室率可能从80次/分升至100次/分、150次/分、200次/分,心输出量会急剧减少,只有延长房室传导,心室的跳动才有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

总之,药理学双语教学和微课都是高校教学实践中优秀的教学方法。药理学双语教学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培养临床专业学生国际学术视野的重要手段,而微课作为一种生动灵活的新兴教学模式,有利于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对《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适当结合,可以在《药理学》的课程教学中实现良好对接,强化《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帧桧,丁伯平.药理学双语教学应该灵活适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82-83.

[2]黄帧桧,丁伯平,王娟.医学不同专业药理学双语教学的特点[J].中国医药科学,2015, 5(3):75-76+113.

[3]黄帧桧,丁伯平,王娟. 让药理学双语教学尽可能地贴近生活[J].科技视界,2015,32:80+261.

[4]温林妹,陈满娥.微课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20:165-166.

[5]房晓.微课在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223-224.

[6]杨宝峰.药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0-200.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微课,清朗夜空中的一颗星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索
微课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