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再次成长

2018-11-21 11:47韦任嫣
科技视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职智能

韦任嫣

【摘 要】职业学校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普遍,各学校面临着学科带头人带不起“头”,骨干教师不肯“干”的问题。如何消除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帮助教师突破职业瓶颈,恢复职业活力,成了各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再对症提出消除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关键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消除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1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72

【Abstract】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all school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that academic leaders cannot bring their heads to bear and key teachers are unwilling to do their jobs. How to eliminate the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elp teachers break the career bottleneck and restore their career vital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liminate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Eliminate job burnout

经常看到在职业学校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到新学年需要聘任班主任时,领导往往优先考虑聘任新进的年轻教师;当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赛事时,能担起重任勇于拼搏的也往往是年轻教师。问其原因,总有一些声音说,年轻老师有干劲,愿意奉献;工作年限稍长一点的老师,老油条了喊不动了,不愿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那么,这些所谓喊不动的老师,真的是因为自己是“老油条”了而倚老卖老吗?殊不知,这些教师群体,往往正面临着职业倦怠而不自知,也没有外力能引导他们走出职业倦怠的瓶颈。

职业倦怠,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資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职业倦怠表现在:一是情感衰竭,工作热情完全消失;二是缺乏个性,对待工作的态度消极;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对照这三方面的表现,教师只要在工作中,缺乏活力、主动性,缺少成就感,对自身、周围环境的满意度低,导致无法恰当处理负面情绪,就可认定为该教师已产生了职业倦怠。分析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社会因素

中职学校教师所处的环境较为尴尬,一来,教授的对象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通常比较差,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来,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在学校“安全的长大”。因此,老师的社会地位从“圣贤”下降成了“保姆”。然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为人师表,学富五车,又要无私奉献,对教师的要求是至善至美。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下,导致了教师生活的环境很压抑,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缺乏工作动力。

2 制度因素

学校的组织设置、人才培养制度,教学督导、绩效方案倾向等政策,都会影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特级教师凌静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学校的发展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规模发展阶段、内涵发展阶段、特色发展阶段、文化发展阶段。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校,其发展的重心不同。而结合广西实际,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仍处在规模发展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高校,还是处于通过扩大招生规模以求“生存”的阶段。这一类学校往往由于规模较小,仍施行政教一体的组织模式。教师不仅要完成授课任务,还要兼职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多数教师还要当班主任,完成育人工作。此时如果绩效方案不尽合理,身兼数职而不能多劳多得,教师将陷入易疲惫、工作不上心、得过且过的状态。

3 个体因素

教师是对自身有高期望值的群体,社会物欲化加重、教学对象对学习抵触、社会地位下降,这些现实要素都使中职学校教师难以实现所预期的期望值,因而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负面情绪。与其他中等学校教师相比,中职教师更难实现自身价值。衡量一个普通中等学校的教师成功的指标,就是学生考上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而在中职学校,不存在升学率的考评标准,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变得多元化:是否是优秀班主任、是否有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特长。中职教师长期在这样的衡量标准下,只能把专注力集中在如何担任班主任或如何发展其他特长,对自身的专业技能的要求降低,不仅如此,还给自己带来了迷茫和自我否定。长期的自我否定,容易滋生职业倦怠,进而其他职业倦怠的表现也蜂拥而至。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职业倦怠的消除,不仅是教师自身的事情,也需要社会各界及学校的大力关注和支持。只有以学校的引导、推动作为外力,才能尽快教消除师职业倦怠。

从学校角度看,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促进教师消除职业倦怠:

(1)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政教分开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集中精力搞教研,减少教师的疲惫感,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在分配机制上,要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对身兼数职的教师,要在物质上予以区别。奖罚机制要分明,体现公平公正,不能区别对待领导及普通老师。其次,教师职称的评比、绩效的方案制定,应公平公正。

(2)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制度。首先管理层应注意抓大放小,在不违反基本国策、党的路线的原则上,允许教师言论上有自由、工作上有灵活度,赋予中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二是在对管理层的用人选人方面,要任人唯贤,民主选举,能者上、庸者下,有上有下,公正公平的用人制度才能给教师更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三是推行友善的处事作风,领导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给教师减轻精神压力;四是重视中职教师的专业技能。鼓励中职教师钻研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在专业技能方面给与自身更多的肯定。

(3)丰富培训活动,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教学水平。利用中职学校获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示范特色专业等建设项目资金,做好教师师资培训计划、调研方案,推行走出去战略,到发达地区的先进职业学校考察、调研,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到区内外在行业、专业上对口的知名企业调研,研究开发新课程,学习新技术,推行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引进专家、名师到学校开展培训讲座、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激励教师主动学习、积极向上。

(4)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为未婚单身的教工提供单身宿舍,给长期在外校居住的教师提供午休的场所,人文的管理让员工倍感温暖,让职工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消除职业倦怠,最主要还是要靠教师提升个人修养,调节好个人心态。

一是教师要接纳学生,增强教育的使命感。曾在2005年荣获中国职教学会首届百名杰出院校长的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校长在多年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如果把人的智能分为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内省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这八大方面的智能,那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而言在内省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这三方面比较欠缺。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有选择的教育,对于这类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掘学生的其他突出智能来因材施教,突破学生的理解层,为学生学习各种技能增加推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习得性无助”,而传统的以分数论英雄,对学生进行粗暴训斥等这些教育管理模式,正是习得性无助感形成的原因,教师应更关注这类学生,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总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清醒认识到自身教育对象的特点,如果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做各方面有缺陷的青少年,教师则更像是医生,教学这一过程变得如同“救死扶伤”般神圣,教师的工作更具有意义,教师使命感和自豪感倍增。

二是教师要提升个人素质。教师职业倦怠感形成的一个表现就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拓宽个人视野,感受教育的前沿动态,并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提升个人成就感。同时,经常在学习培训中进行反思、改进,积极定制一些就近的个人目标,并努力完成。

三是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乐观、向上,人的一生难免十全十美,要辩证地看待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的对待自身的不足,制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激励自己吸取经验,不断修正。

职业倦怠的消除,除了教師自身的内力要发挥作用外,还需要学校、社会等这些外部环境等外力的推动,只有内力外力相结合,教师才能更有效的有力的突破瓶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再次成长。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朱海林.2007.

[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贺斌.2007.

[3]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因及其自我调适.中小学教师培训.薛文平.2014.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中职智能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