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坚持“四个始终”

2018-11-22 11:45臧国徽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5期
关键词:制度政治建设

■臧国徽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四个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改革发展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多少,必须搞清楚、弄明白。找准问题后,要打开门、朝下看、往下走,向基层“问诊”,请群众“把脉”,深入思考、细致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有信心、有决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始终激发工作活力。十九大报告首次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写入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体现了尊重党员干部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价值取向,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科学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树立新理念,自觉从思维定势、工作惯性、路径依赖的束缚中跳出来,找准组织工作与重点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开放的姿态、眼界、胸襟和举措去谋划、落实、推动工作。注重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灵活运用载体,避免花架子,把工作载体建优建强。打造新亮点,注重把一些典型的事迹和案例选出来、树起来,总结经验,及时推广,释放示范效应、引领效应,全面激发组织工作活力。

始终强化制度执行。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很强,要深刻认识到制度对于保障工作运行、推进工作开展、促进工作提升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度再好,不细化就很难落实到位。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等制度,贯彻到基层,就要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让好制度接地气、连民心。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殊、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工作理念,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把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到底。

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新的历史时期,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更要突出政治标准,练好内功,传承好、弘扬好、保持好优良“家风”。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按照“最讲政治、最重公道、最优作风、最守纪律”要求,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争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标杆。持之以恒抓好部风建设,强化零失误、零差错“双零”工作要求,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强化组工文化建设,把对党忠诚作为生命线,把公道正派作为职业操守,把业务精湛作为立身之本,以最优的作风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制度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