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抓而不实』何时了

2018-11-22 22:22吴本奇孙晶晶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8期
关键词:机关书记考核

■吴本奇 孙晶晶

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抓而不实』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观念认识不实, 漠视紧迫性; 工作方法不实, 缺乏科学性; 监督问效不实,难有主动性。

“机关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机关党建工作很重要。”这是习总书记对机关党建的重要论述。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得到显著加强。然而作为行使党和政府职能的机关部门,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抓而不实”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三方面:

观念认识不实,漠视紧迫性。一些机关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表面上重视,实际上忽视,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自身党的建设。调研中发现,我县机关党组织书记积极主动研究党建工作的只有65.8%,主动上专题党课的不到30%,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的不足25%。一些党组织书记不作为,抓党建缺乏力度,“三会一课”不正常、不严肃,在职党员随意缺席、离退休党员长期缺席;一些党组织不参与重大决策、不研究中心工作、不抓队伍建设、不管意识形态,监督责任沦为空谈,阵地堡垒形同虚设,核心地位被边缘化;一些党组织以班子会代替党组织会议,不是党员的领导列席会议甚至参与表决党内工作事项。

工作方法不实,缺乏科学性。一些上级党组织开展工作调研少、估计多,喜欢用老经验,工作脱离实际,不会用新方法,跟不上时代变化,评比考核年年变花样,活动创建一个接一个,制度要求一条又一条,让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一些机关党组织满足于喊口号、做样子,不推不动,工作仅停留在对上级部署的贯彻执行上;组织部门重视信息宣传,一些党组织就一门心思搞“名称创新”“口号创新”,新瓶装旧酒,文件出了一大摞,活动搞了一大堆,工作成效不大、“宣传成果”不小;一些党组织年年搞创新,却做不好“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档案保管等一些基础性工作,党员反映强烈的老问题、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党员群众意见比较大。

监督问效不实,难有主动性。当前执纪监督问责不断加强,而有效的激励制度却尚未形成,不愿担当、消极懈怠思想在一些党组织书记中也有所蔓延;长期以来基层干部任命和提拔动因中关注业务方面的因素多、党建方面的因素少,造成干部任用导向存在偏差;因党建工作难以量化,在干部考核评价中党建考核常常是“负面清单”中的内容,实际上造成抓党建不出错是最高要求、做的好却没有要求;一些组织部门迫于地方发展、部门团结、领导意志等因素,选拔干部不能坚持标准,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等一些原本好的制度落实不力;对机关普通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监督问责存在空白,碍于社会影响,党组织对不参加组织活动、甚至不合格党员也很难真正处置,造成机关党员队伍建设不力。

为此,笔者建议:一要通过实行党建工作定期集中培训、书记抓党建专题述职、年度党建履职情况纪实公开等制度,加大对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的实时监督考核;二要传递正确工作导向,多搞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座谈研讨,摸透基层实际、了解党员心声,引导和发挥党员在开展党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党建工作成效;三要拓展工作思路方法,提供平台载体,“亮明”党员先锋作用,搞开放型党建,与服务对象、村居、企事业单位结为党建联盟,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回社区”“党员进企业”“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为服务对象服务中彰显机关党员先进性。增强沟通联系、加强党内温暖关怀,精简面上数字达标、评比考核、活动比赛;四是既要杜绝基层组织“空挡滑行”、敷衍应付,也要避免党建工作过分包装宣传、标新立异、贪大求洋,追求短期轰动效应;五是将党建考核纳入机关目标考核盘子,特别是要制定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明确书记抓党建责任,在干部调整、部门考评、评先评优时切实作为重要评价因素。

猜你喜欢
机关书记考核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书记家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