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坡改梯种植玉米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2018-11-22 03:48刘志刚高文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增加收入坡耕地单产

李 冰 刘志刚 高文君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来山西视察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打响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永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2010-2016年间,连续实施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强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精准扶贫。坡耕地修成梯田后,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地力、调控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缓解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减缓降雨供需错位的矛盾,从而稳定提高土地产量。由此可见,坡耕地治理项目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永和县坡改梯工程实施后种植玉米产量的调查比对,分析坡耕地治理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指导未来几年实施坡改梯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可为水土保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 县域概况

永和县位于临汾市西北部,地处吕梁山南端的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总土地面积1 21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 072 km2,占总土地面积88.3%。全县耕地面积23 800 hm2,其中坡耕地面积16 66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0%。全县总人口64 326人,其中农业人口51 587人,贫困人口14 551人,占到农业人口的28.2%。农业人均耕地0.46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2 974元。

该县属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自然条件恶劣,坡耕地分布广面积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表土损失,致使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从而导致粮食产量低,经济贫困。因此,加快坡耕地治理工程实施,成为当地水土保持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

2 实施坡改梯与原坡耕地玉米产量对比

2010年,永和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县。从2010年到2016年,连续实施了7年的坡改梯工程。依照当地的种植习惯,梯田地多种植玉米。我们选取了2010-2016年坡改梯实施后种植玉米的梯田样地,同时选择邻近相同气候条件下的坡地地块,对玉米产量进行调查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永和县2010-2016年坡改梯工程实施后玉米产量典型调查表

调查样地选择长势均匀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地,进行单收单打,三次重复。同时,测定玉米的轴粗、穗长、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实施坡改梯后,种植玉米单产普遍明显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2014年实施的坡改梯,玉米单产达到14 580 kg/hm2,比原坡地增加6 460 kg/hm2,增产率高达79.6%;提高幅度最小的是2012年实施的坡改梯,玉米单产为9 920 kg/hm2,比原坡地增加1 800 kg/hm2,增产率仅22.2%。

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坡改梯后种植玉米:平均穗长为17.3 cm,比坡耕地增加0.5 cm;平均穗粗为4.9 cm,比坡耕地增加0.4 cm;特别是千粒重,平均达327.7 g,比坡耕地增加34.7 g。现场调查看到梯田玉米长势旺盛,个高秆壮,穗长且粗,结合单产与产量构成因素,充分说明由于土地质量的变化,可使土壤的供水和供肥力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3 不同年份坡改梯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2010年,永和县坡改梯实施区域为坡头乡芝河镇白家崖和刘家庄,实施面积为833.53 hm2。由表1可知坡改梯种植玉米平均单产12 610 kg/hm2,据此测算出2010年永和县新修梯田总产量为10 511 t;按照近十年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 480元/t来计算,2010年坡改梯工程收益1 556万元,比坡改梯工程实施之前的坡耕地增加554万元,人均年收入19 691元,人均年收入增加7 011元。根据典型调查,依次测算出的2011-2016年坡改梯工程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表2 永和县2010-2016年坡改梯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

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坡改梯工程实施后,种植玉米年收入最高;2010年实施坡改梯后,种植玉米人均年收入最高,达到19 691万元,年人均收入增加7 011元。由此可见,修梯田并合理种植利用,可推动贫困村脱贫攻坚步伐。但从表2也可以看出,坡改梯工程实施越早,经济效益越好;随着时间的延迟,经济效益变化起伏较大且比前些年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影响所致。

4 不同村庄坡耕地治理项目种植玉米效益对比

2010-2016年间,永和县实施坡改梯项目的村庄,在新修梯田地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坡改梯工程项目区所涉及的芝河镇、坡头乡、交口乡、南庄乡的12个村庄,在新修梯田种植玉米,人均年增加收入普遍明显提高。刘家庄村的人均年增加收入最高,达到20 646元/人;而岔口村最低,人均年增加收入仅271元。人均年增加收入的多少,与坡改梯的面积多少相关性较强。

5 调查结论与思考

实地调查表明,永和县2010-2016年实施的坡改梯,种植玉米经济效益明显。以2014年的坡改梯种植玉米单产最高,2012年的坡改梯种植玉米单产最低;2011年新修梯田面积最大,种植玉米年收入最高;2010年坡改梯种植玉米人均年收入最高,达到19 691元,人均年增加收入7 011元;刘家庄村坡改梯种植玉米,人均年增加收入达到20 646元。由此可见,坡改梯对贫困地区来讲,确实是水土保持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无论不同年份,还是同一年份的不同村庄,实施坡改梯后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差距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人为方面的因素。在农业比较利益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的实际情况下,我们要正视现实,很好地研究水土保持精准扶贫办法与思路:一是在以后坡改梯工程实施中,要科学地选取项目工程区,一定要把项目区优先选择在当地农民群众积极性高、乐于种植利用的村镇;二是实施坡改梯后,大面积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远没有种植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高,所以梯田的种植利用方向值得重新审视,相关部门要根据市场动向,科学引导农民种植利用,以实现精准扶贫要求的真正“精准”;三是为了实现新修梯田的高效利用,提高精准扶贫贡献率,一定要与开发利用当地的小泉小水资源相结合,发展山地精良灌溉,以抗御干旱灾害侵袭,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表3 永和县2010-2016年坡改梯村庄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

猜你喜欢
增加收入坡耕地单产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如何使农业科技在农村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论增加农民收入
药品零差率下新疆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