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Gal-3联合NT-proBNP预测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价值

2018-11-22 07:59赵雁王红巧李建英李静君李慧陈婧王志国
山东医药 2018年41期
关键词:纤维化肾功能肾脏

赵雁,王红巧,李建英,李静君,李慧,陈婧,王志国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33)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总称,包括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等,发病率逐年升高[1,2]。我国有超过1亿的CKD患者,肾脏作为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影响机体其他的组织和系统,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心血管系统[3]。研究[4]发现,随着机体肾脏功能减退,CHD患者合并心力衰竭(HF)的风险升高,是致CKD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多种心血管疾病后期发展为HF,其实质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功能减退及射血分数下降[5]。早期对HF进行干预,能有效延缓机体肾脏功能的衰退,同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4]。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通过肾脏进行代谢,是反映心脏功能的生物学标记物,在HF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价值[6]。半乳糖凝集素-3(Gal-3)通过组织重构和纤维化作用参与HF的发生发展,能区分HF的分级[7]。目前临床对于Gal-3和NT-proBNP对于CKD合并HF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报道较少。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们探讨了血清Gal-3联合NT-proBNP预测CKD合并HF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CKD患者139例,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考《K/DOQI指南关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临床指导意义》[8],纳入标准:①患者发病超过3个月,且生存时间超过1年;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肾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患者;④神经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HF,将其分为单纯CKD患者(CKD组)52例和CKD合并HF患者(CKD-HF组)87例,CKD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8~76(56.04±3.24)岁。肾脏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5例,肾小管间质病变16例,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12例,其他9例。CKD-HF组男50例、女37例,年龄37~75(56.09±3.63)岁。肾脏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4例,肾小管间质病变27例,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21例,其他15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9]:Ⅱ级38例,Ⅲ级30例,Ⅳ级19例。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5~76(56.01±3.83)岁。三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过程均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1.2 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检测 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时外周静脉血5 mL,置于未涂有肝素钠的采血管中,室温下静置20 min,3 5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7.5 cm,分离上清液,置于-80 ℃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Gal-3和NT-proBN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肾功能指标检测 取1.2中的血清样本,应用美国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cr),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试剂盒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收集受试者的尿液,应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UAER=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量/1 440,平行测量2次,求平均值。

1.4 心功能指标检测 受试者取左侧卧位,应用Philips iu Elite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比较(ng/mL,±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CKD组相比,#P<0.05。

2.2 三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CKD组相比,#P<0.05。

2.3 三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CKD组相比,#P<0.05。

2.4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比较 (ng/mL,±s)

注:与Ⅱ级相比,*P<0.05;与Ⅲ级相比,#P<0.05。

2.5 CKD-HF组血清Gal-3和NT-proBNP与心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CKD-HF组患者血清Gal-3与Scr、β2-M和UAER无相关性(r分别为0.295、0.383、0.624,P均>0.05),血清NT-proBNP与Scr、β2-M和UAER无相关性(r分别为0.524、0.281、0.539,P均>0.05)。血清Gal-3与LVEF和SV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1、-0.732,P均<0.05),血清NT-proBNP与LVEF和SV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6、-0.774,P均<0.05)。血清Gal-3与LVEDD、LADD、LVESD和LVESV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8、0.722、0.743、0.707,P均<0.05),血清NT-proBNP与LVEDD、LADD、LVESD和LVESV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1、0.718、0.729、0.737,P均<0.05)。

2.6 ROC曲线分析 血清Gal-3诊断CKD并HF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6.21%、84.03%、13.79%和15.9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诊断临界值为17.93 ng/mL;血清NT-proBNP诊断CKD并HF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0.69%、87.18%、19.31%和12.82%,AUC为0.901,诊断临界值为36.05 ng/mL。

3 讨论

心脏和肾脏协同保证机体正常运行所需的血液和氧气,两者互相影响,任何一方受到影响,均会累及另一方,肾功能异常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代谢等影响心血管系统[4]。CK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近40%的CKD患者在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前死于心血管事件[10]。CKD患者并HF后,出现心室重塑和心功能衰竭现象,如左心室扩张、心脏压力负荷增加、体积负荷增加,轻度HF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CK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常用的NT-proBNP并不能全面反映CKD并HF患者远期心肾功能变化,需寻找其他指标进行诊断[4]。

Gal-3是Galectin家族成员之一,机体处于正常状态下,浓度极低,多存在于成骨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黏附等过程,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的Gal-3,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中,参与机体的急慢性炎症及心肌纤维化等进程[4]。Gal-3是一种趋化因子,按照浓度梯度向远隔部位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同时Gal-3选择性激活M2型巨噬细胞,从而提高多种生长因子的分泌量,反过来大量生长因子上调Gal-3表达,形成正向反馈环路[11]。另外Gal-3作为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的可溶性凝集素,具有特异性β-半乳糖苷连接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 000~35 000,由14号染色体上的LGALS3基因编码,定位于细胞质,结构包括N段和C段,Gal-3主要通过N端的氨基酸残基与糖蛋白、细胞外基质等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12]。BNP最初由Tetsuji Sudoh等于1988年初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具有排钠、利尿及扩血管作用,之后在心脏、脊髓、肺等组织亦发现此物质,其中心脏中浓度最高[13],心室壁压力及负荷增加,诱使心肌细胞中BNP浓度升高,通过酶剪切等途径形成BNP原,其进入血液后背内肽酶裂解为NT-proBNP和BNP,NT-proBNP自身无生物活性,左心室牵张力和室壁张力调节NT-proBNP释放量,机体处于正常状态下,NT-proBNP和BNP分泌量相同,机体出现HF后,血清NT-proBNP浓度迅速升高,其半衰期为60~120 min[6,14]。

NT-pro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机体的性别、年龄、肾功能等因素均可能影响NT-proBNP浓度,其清除与肾功能关系密切[15],其主要通过肾脏代谢,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使血清NT-proBNP浓度升高[16]。对比不同类型CKD患者及对照组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CKD组和CKD-HF组患者血清Gal-3、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KD-HF组患者血清Gal-3、NT-proBNP均高于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诊断CKD及CKD并HF的发生,此与班爱军等[4]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比较各组受试者心肾功能变化及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与心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KD-HF组患者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与心肾功能密切相关,提示血清Gal-3和NT-proB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心功能及肾功能,另外血清Gal-3和NT-proBNP诊断CKD并HF的临床价值高。Gal-3主要通过促进炎性反应、促进细胞纤维化和调节免疫三个方面起作用,促进炎性反应[17,18]:Gal-3是急慢性炎症反应和过敏性炎症反应中强大的促炎因子,不仅能激活中性粒细胞,而且可激活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另外提高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量,提高促炎因子作用;Gal-3激活还原型辅酶Ⅱ,提高中性粒细胞超氧化物的分泌量,提高白细胞介素-4产生量和促进单核细胞的趋化,细胞外存在大量Gal-3时,抗体负反馈作用于巨噬细胞,抑制其活性,推测Gal-3调节急性炎症向慢性炎症纤维化转化的过程。促进细胞纤维化[17]:Gal-3作用于巨噬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受体CD98,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而提高Gal-3分泌量,直接激活成纤维细胞,并使Ⅰ型胶原蛋白沉积,组织一旦受损,细胞外Gal-3浓度升高,并激活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骨架蛋白和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α-1链增生,激活成纤维细胞,致使肌细胞纤维化。调节免疫[17]:Gal-3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并且在淋巴细胞、树突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中均有表达,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Gal-3在促进1型辅助性T细胞生长的同时,抑制2型辅助性T细胞核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介导免疫应答。CK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肾脏病变后,对循环中NT-proBNP的清除能力下降,同时可能由于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增加血浆容量,而提高NT-proBNP和BNP的分泌量,肾功能病变增加心脏负荷和体循环压力导致心功能损伤,从而降低心搏输出量和循环血量,肾脏血管持续性代偿收缩导致肾脏缺氧,致使肾脏细胞死亡和纤维化,加重肾脏功能损伤程度,肾脏功能和心脏功能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5]。

综上所述,CKD并HF患者血清Gal-3和NT-proBNP浓度异常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衰竭及心室重塑关系密切,二者联合预测CKD并HF的临床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纤维化肾功能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