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中介作用下网络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2018-11-22 02:05刘方润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多元线性回归知识管理

刘方润亚

[提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协同发展密不可分,这种合作交流能力被定义为网络能力。本文以知识管理为中介变量,构建网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旨在研究网络能力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影響。经过案例分析,结合文献分析,设置衡量网络能力的测量题项,以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网络能力通过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正向激励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网络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多元线性回归;制造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9月6日

创新通常伴随着思想、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当前环境下,产业更新、市场竞争及顾客需求均迫使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和信息化普遍推进的社会环境下,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一己之力全面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所需的信息,任何组织都无法脱离社会关系孤立行动。组织和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愈发深入,网络能力的概念相应提出。与之同时,涵盖知识获取、知识流通、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的知识管理成为网络能力影响组织创新能力的中介因素。

一、概念界定与变量关系

(一)网络能力的定义。网络能力由社会网络理论发展而来,1940年,Brown在《论社会结构》中率先提出“关系结”的概念,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完善形成社会网络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以描述组织间以更好识别与利用机会,获取知识、信息、社会支持等资源为目的的社会关系。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科融合的趋势使得社会网络逐渐被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吸纳,形成涵盖网络形成和网络利用的企业网络能力雏形。网络能力被广泛界定为网络的识别与构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网络的利用,在实证研究中,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侧重点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维度进行划分,如Ritter以二分模型将网络能力拆分为网络任务执行能力和网络管理资格,又在后续提出特定关系任务,包括管理交换活动、协调活动和伙伴间的适应能力。在企业中,网络能力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Mu等的研究从企业外部进行划分,将企业网络能力界定为企业与关联方进行联合、开展合作等的关系管理能力,并具体划分为知识获取能力、传播能力与应用能力。邢小强、仝允桓以企业识别网络价值、挖掘发展机遇、建构维护网络关系、获取有益资源的动态能力为网络能力定义等。因此,虽然目前研究者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维度存有个性化解读,但普遍认为网络能力划分为识别并构建与合作方的关系,维护和管理建立的关系,利用渠道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善网络结构、调整与其他网络成员的关系。

(二)网络能力与创新能力。1999年,Ritter研究得出,企业网络能力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后续研究再次验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多重困境,创新成本与创新周期、技术难度、技术间交互等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网络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创新能力的相互作用也被论证,如在维持的基础上渐进性增加创新行为会推进创新能力地提升及企业对于创新所需基本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验证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呈正相关关系,或在特定行业,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网络位置与网络联结强度能够作为网络能力激励创新能力的中介因素。

(三)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研究者认为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吸取与企业现有知识相异或互补的知识,有助于企业获取相关创新观点,进而显著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在持续学习过程中,企业吸收、同化外部新思路与新知识,可以将组织文化和隐性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实证研究者也针对企业外部知识及关系学习的中介作用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讨论。制造业企业中网络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激励作用。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形成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耦合机制有利于企业发展。

二、基于案例分析的测量指标选取

案例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从实际现象出发,通过对某种现象的具体表现进行实证性的描述,来阐明不同个体与事物之间的逻辑与规律,并从有代表性的案例中抽取出理论关系,构筑理论模型。文章在进行分析之前,采取双案例比较方法,通过现实案例对变量进行分析,提取相关问题,结合文献研究,最终提取相关问题。

(一)案例描述。本文选取了A、B两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分析,A企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B企业为化学制药企业,两家企业均为行业先进企业,成立时间超过十年,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世界领先技术产品。以此两家发展相对平稳、内部构建相对完善、有固定长期合作伙伴作为案例,能够避免结构不完善、发展不充分的企业或组织缺少因素项的问题。同时,两家企业有相同所有制,以便尽量排除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影响作用。两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有较大区别,使得信息收集的丰富性之余能识别新的问题与现象,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二)调研结果可信度。本研究选择北京、重庆两家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预调研。A企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B企业为化学制药企业,两家企业均为行业先进企业,成立时间超过十年,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世界领先技术产品。以此两家发展相对平稳、内部构建相对完善、有固定长期合作伙伴作为案例,能够避免结构不完善、发展不充分的企业或组织缺少因素项的问题。同时,两家企业有相同所有制,以便尽量排除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影响作用。两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有较大区别,使得信息收集的丰富性之余能识别新的问题与现象,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涉及访谈对象包括企业家、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因此研究使用三角化数据收集法,将所需数据进行分组分类,调研访谈了相关领导层、相关管理人员及员工,在征求意见并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在后期处理时将内容整理成文字资料。

(三)企业网络能力的量表。根据文献分析,网络能力包含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利用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在采访时针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归纳出相关内容,作为网络能力维度量表题目项的设置方向。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相关描述见表1。(表1)

通过整理两家企业案例内容,确定网络能力的分解指标方向,结合相关文献中条目,以更好设计问卷类目项及指标体系,完成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为保证数据可靠,问卷中添加一道反向问题。最终获得的网络能力问卷见表2。(表2)

三、数据和分析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在调研公司普遍描述到的关键词基础上,根据文献综述整理,本文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维度依据研究内容进行划分,归纳现有材料,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利用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制作问卷。并根据预调研结果,广泛选择全国范围内制造业企业,涵盖小微、中型、大型企业样本。问卷采取匿名填写形式,所有参与调查者均以自愿进行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与部门成员进行联系,获取企业基本信息及基本情况,再选择相关人员进行问卷填写。问卷调查进行时间为2016年11至2017年1月,历时约三个月,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问卷403份,剔除明显数据异常、漏填及反向问题中出现明显前后矛盾的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9份。

(二)变量测量。本研究针对回收的问卷调查,以实际情况为参照点,通过科学的统计处理,获取企业知识研究使用的测量量表基于国内外参考文献,为保证问题描述准确,研究采用中英互译、双盲翻译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处理。问题采用Likert5点积分法对变量进行测度。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5”表示非常同意。

(三)描述性分析。此次调研样本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共计30个行业数据,样本量涵盖全国除新疆、西藏、宁夏、澳门外30个省级行政区域,并分属不同员工数目及运营年限层级,以最大限度反映国内制造业情况,见表3。文章选择职员人数和成立年限作为常数项,为了保证本研究变量的内容效度,所采用的量表均是已有研究中被学者广泛采用的成熟量表,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并进行修改,再在小范围内试投。小样本数据是由向EMBA班级同学及形成网络问卷后向制造业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邮件、微信投放,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83份。剔除回答缺陷、前后矛盾、答案明显虚假及反向问题矛盾的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42份。利用Cronbach's α和修正指标的总相关系数CITC对问卷进行筛查,取消CITC值低于0.5的项目。共剔除两项,分别为网络构建能力中“企业能更好地利用地区政策”项与创新能力中“与同行相比,企业承接政府创新项目的几率更高”项。并根据当面投放问卷时,答卷人反馈的意见及对文字理解存在歧义的项目进行文字修改,最终得到可投发问卷。(表3)

由于问卷为企业数据,题项均由同一填写者填写,为避免同源偏差,除信息隐匿和反向问题进行事先预防之外,还采用Hraman单因子检验同源偏差。检验结果证实未旋转时第一个主成分所占载荷为28.116%,未占据多数,因而数据和研究结论不会受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偏差影响。

(四)相关性分析。本文对变量间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从相关系数来看,网络能力与知识管理、创新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表4)

(五)回归模型构建。通过数据验证和相关性分析,证明该数据确实可以进行后续分析,且变量间存在很强的相關性。因此,本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式对网络能力与知识管理及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以检验假设1至假设5。文章共构建了7个模型,M0为基础模型,仅将控制变量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作为自变量,用该模型数据作为参考项。模型M1至模型M6对网络能力、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验证。

M1和M2都将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M1引入网络能力做自变量,研究网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M2以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为了验证中介变量的作用,参考郭润萍等研究方式,建立M3与M4,在自变量相同的情况下以知识管理作为自变量。并再次建立M5、M6,在M1和M2的基础上加入知识管理,根据Baron和Kenny对于中介变量作用的条件研究,验证知识管理在网络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最终得到结果见表5。(表5)

分析表5中的数据。所有模型均优于M0,证明自变量确实能影响创新能力。M1证实网络能力对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M2进一步证实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都对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中网络占位能力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而网络管理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M3和M4证实知识管理显著地受到网络能力的积极影响,且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都会对知识管理产生显著的正向激励,但除却网络占位能力的作用效果最强之外,其他三个维度的正向激励效果并不十分明显。M5和M6结果表明,知识管理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作用。分别对比M5与M1可知,加入知识管理后,网络能力对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明显降低,且相关系数数值大幅降低。M6与M2,进一步证实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在引入知识管理作为自变量后,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均大幅下降,网络规划能力与网络管理能力不再对创新能力造成激励效果。

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有不容忽视的正向激励作用,其四个维度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具有更强的影响,结合问卷问题设置,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网络能力,试图在建立合作关系、寻找合作方等方面实现更高的网络构建水平。但在例如确定长期网络能力战略发展方向、衡量并评价合作关系层级、建立更多类型的合作方等方面还存在进步空间。

知识管理作为创新能力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资源获取、效率和效果。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知识管理对创新能力造成正向影响,创新活动与新技术、新思想密不可分,知识获取是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知识整合和利用效率带来了研发绩效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网络能力。

四、结论及启示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很难仅凭自身能力获取创新所需的信息技术和其他支撑,因而组织合作协同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网络能力为企业构建与合作方的关系,维护和管理建立的关系,利用渠道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善网络结构、调整与其他网络成员的关系,在本文网络能力被识别为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在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双案例分析,验证网络能力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全国制造企业数据,验证、处理、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能力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涵盖资源配置、企业结构、企业文化、管理层性格、外部制度、外部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在针对网络能力测度时,对于这些方面进行问题设置;(2)网络能力的各个维度对创新能力都有强烈的正向激励作用,其中网络占位能力与其他三项相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网络管理能力影响作用效果最弱。可能的解释为网络占位能力表现企业位于关系网络的位置,具有跟合作方更强的联系作用,在实际运营中与合作方关系紧密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获取新技术、新思路,促进知识传递和创新能力;(3)知识管理在网络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具备完全中介作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对于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且其重要性已逐渐被企业所广泛理解、接受并看重。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1)便于制造业企业了解网络能力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对网络能力的指标构建存在参考作用;(2)便于企业针对知识管理进行调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持续获取价值和竞争力;(3)验证网络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探究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并特别提出网络占位能力的影响作用,旨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内部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积极构建和维系良好伙伴联系;并提出相对较为薄弱的网络管理能力,建议企业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数量,将样本从我国制造业拓展至其他国家、地区及不同产业类型,并尽可能选取更为适用的统计学方法或模型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得到更具有适用性的研究结论。同时,本文研究中假设将企业规模、成立年限等作为控制变量,结果证实成立年限也会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未来研究中,网络能力对创新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也可能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A.RADCLIFFE BROWN.On Social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40.70(1).

[2]邢小强,仝允桓.网络能力: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

[3]RITTER,T,WILKINSON,I F & JOHNSTON,W J.Measuring Network Competence: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2.17(2/3).

[4]RITTER,T.GEMUNDEN,H.G.Network competence: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success and its anteceden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6.

[5]張宝建,孙国强,裴梦丹,齐捧虎.网络能力、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中国孵化产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评论,2015.2.

[6]宋晶,陈菊红,孙永磊.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文化异质性的作用[J].管理评论,2015.2.

[7]闫星烁.网络能力对公司空间次序演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6.

[8]游达明,李志鹏,杨晓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绩效的影响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2.

[9]包凤耐,彭正银.网络能力视角下企业关系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3.

[10]范钧,郭立强,聂津君.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突破性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4.1.

[11]曹鹏,陈迪,李健.网络能力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机理和绩效研究——基于长三角制造企业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11).

[12]简兆权,陈键宏,郑雪云.网络能力、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制造业企业多元线性回归知识管理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