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18-11-23 06: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溃疡性

郑州市中医院脾胃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多见于20岁以后,病程1个月至30年不等,起病多数缓慢,且病程呈慢性发作与缓解交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及黏性脓血便[1]。脾虚湿蕴证是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引起的诱因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病情恶化,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与身心健康[2]。鉴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8.25±7.36)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8.26±1.25)个月。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7.85±7.06)岁;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8.64±1.7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3];②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中脾虚湿蕴证的中医分型,主症: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舌质淡红,舌苔腻,次症:腹痛隐隐,食少纳差,肢体倦怠,脉细弱[4];③年龄19~61岁;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放射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②合并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③有严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过敏体质或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忌食生冷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 g)口服,1 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重庆麦德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3891,规格:6 g)口服,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根据《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5]评估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每天大便次数小于2次,粪便常规无红、白细胞;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每天大便次数2~4次,粪便常规红、白细胞<10个/高倍镜;无效:临床症状、粪便常规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IL-17、IL-23及TNF-α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其中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其中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IL-17、IL-23、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IL-17、IL-23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痛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其中恶心、呕吐3例,头痛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自直肠起逆行向近端蔓延,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具有弥漫性、连续性,粘膜广泛充血、水肿及出血。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是由于炎症导致大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及结肠运动功能失调所致[5]。目前临床治疗目的为诱导缓解、维持缓解及提高生存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肠道益生菌制剂等。

美沙拉嗪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柳氮磺砒啶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及白三烯合成、清除自由基、抑制白细胞黏附功能,并且能够抑制细胞因子合成[7]。但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美沙拉嗪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中西药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纳入“久痢”“肠澼”范畴,脾虚湿蕴证的治疗以健脾益气、化湿助运为主,参苓白术散是由四君子汤加薏苡仁、扁豆、山药、莲肉、砂仁、桔梗组成,君药为人参、白术、茯苓,起到平脾胃之气、健脾渗湿的功效。同时能够多靶点改善胃肠道功能,明显降低腹泻的复发,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能够保护胃粘膜;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粘膜;同时能够抑制小肠推进,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8]。本方药性平和,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低,说明参苓白术散能够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增强肠道吸收功能,具有抗菌止泻的作用,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溃疡性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