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的石油波

2018-11-23 05:19文/新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关税

○ 文/新 民

从行业中观看,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能源行业影响有限。从宏观上看,美国加征关税是其国际商品贸易逆差问题,也是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问题。

9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正式对来自中国的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清单加征关税,并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从今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10%;第二个阶段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加征关税比例上调至25%。

7月6日,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价值约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开始生效。

两轮2000多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清单,合计金额占USTR发布的2017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总价值5055亿美元的46.29%。这对我国对美商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深远的影响。那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又将有怎样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行业中观和国家宏观两个方面看。

油气行业影响有限

在美国加征关税清单中的石油、天然气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相对较低。例如原油方面,2017年,我国平均出口美国2.08万桶/天,2018年1-8月下降至平均1.93万桶/天,尤其是2018年8月进一步降至0.69万桶/天。天然气方面,我国对美国几乎没有出口过,无论是气态的,还是液态的。而从美国进口液态天然气仍处于初期,规模相对较小。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我国最早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始于2011年5月。但从2016年才开始保持相对连续地进口美国天然气,当年3个月共进口4.88亿立方米。2017年有8个月进口,合计进口29.29亿立方米。2018年1-7月,月月均有进口。

而在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行为的反制措施中,我国已将来自美国的原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列入加征关税清单,但尚未最终实施。截至2018年7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加征关税行为的反制措施

●尚未对我国进口美国原油及其产品产生实质性影响。原油方面,继续保持54.48万桶/天的进口水平,与之前数月的水平相当。媒体报道,国内进口美国原油最大的企业中国石化曾一度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后又重新恢复进口美国原油。这与之前对原油加征关税政策形势不明朗有关。此种变化将在2018年8-10月的原油及其产品进口数据中得到反映,不排除经历一个短暂的急剧下降之后再急剧攀升。而天然气方面,由于美国天然气在我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因此从目前的状况看,商务部把美国天然气列入加征关税清单对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冲击不会很大,寻找替代进口来源比较容易。然而,如果未来全球除美国以外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供给趋紧,美国天然气的替代性削弱,将会面临政策调整的考验。

关注我国贸易顺差

美国对来自中国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虽然目前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我国需要认识到,美国当前认识到国际商品贸易逆差持续居高不下的严重性。这应该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有利形势。我国更应该关注美国国际商品贸易逆差问题同样是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问题。

据国际贸易组织、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商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很长时间维持在8000亿美元/年。2006年最高曾接近9000亿美元。国际贸易逆差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曾一度高达6%以上,且已在4%附近及之上连续保持近20年。通常,长期严重偏离平衡的国际商品贸易逆差必然造成四个后果:一是产业投资收缩,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二是国内制造业萎缩,产业空心化;三是产业结构恶化,对外依存度攀升和高位运行;四是产业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弱。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且是军事和科学技术强国,如果因此而出现不稳定、动荡,对整个世界将是弊大于利。美国在当前认识到国际商品贸易逆差持续居高不下的严重性,这应该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有利形势。

然而,相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需要认识到,美国国际商品贸易逆差问题同样是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问题。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国际商品贸易顺差持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尤其是对美国国际商品贸易顺差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国际商品贸易顺差70%以上来自对美国的国际商品贸易顺差。 2018年以来,我国国际商品贸易顺差90%以上来自对美国的国际商品贸易顺差。而USTR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国际商品贸易逆差总额中来自中国的逆差占43.53%。

如果说美国仅仅是国际商品贸易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那么我国面临的绝不仅是国际商品贸易顺差问题,而且面临把“对外国际贸易顺差的全部鸡蛋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的严重问题。一旦我们的国际商品贸易规模大到了极限,而且毫无警惕地寄托于对美贸易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没有回旋余地的困境。

预判事态发展

这一轮美国掀起的国际贸易摩擦,根源在于美国国际商品贸易的严重失衡,重点是中美国际商品贸易严重不平衡,其中也不乏夹杂了一些其他因素。尽管我国倡导保持平衡、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但是任何过度失衡之后的再平衡都是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如果处置不当,极可能致使国际贸易摩擦急剧恶化,直至引发全面经济摩擦、政治冲突甚至战争。一旦如此,势必导致全球性的经济震荡,驱动全球石油、天然气消费出现阶段性滑坡。

迄今为止,中美之间已经出现了贸易问题向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演进的迹象。部分人有把贸易问题引向更加严重的经济打击、政治冲突的企图。如何应对当前的贸易摩擦,避免进一步恶化和进入硬碰硬的状况,最终实现双赢?我国有必要凡事从合理性、平衡性、可持续性等多个角度正反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确保事态朝着有利于双方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当前,在应对美国对我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方面,我国有必要对原油、天然气等初级原材料与其加工后的半成品、成品区别对待。同时,中国的能源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快对高科技产品研发的步伐,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真正从数量型经济走向质量型经济。除此之外,尽快建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商贸关系,与更多的单个国家或者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而眼下,更为重要是,对美国的要求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以此对我国的经济与政治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和客观的预判,针对不同的形势和要求拟订多种应对预案。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关税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化肥出口关税时代结束
若关税征收25%,罗非鱼养殖户会怎么做?这位养殖达人也许给你启示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