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话环保

2018-11-23 00:26李倩
今日印刷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印刷业印刷绿色

李倩

近日,为考察中国绿色印刷现状,海德堡全球单张纸产品管理部门绿色印刷负责人Harald Woerner先生,专程从德国飞往中国,开始了一次从南到北的“中国绿色印刷之行”。他先后深度探访了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多个城市的近10家代表性印刷企业,以这些印刷企业为样本,调研了中国绿色印刷政策以及实施现状。

11月15日,Harald Woerner先生、海德堡中国产品总监夏靖、海德堡中国系统服务部经理管毅寒,带着调研得来的满满干货,在北京798艺术区的爱特咖啡与9位印刷行业媒体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印刷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

VOCs治理三措施源头过程最关键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的考验愈发严重,地球的土壤、水和大气都受到了污染,其中,印刷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VOCs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并且逐年增加。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物质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体及环境的健康与发展。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VOCs排放量在2200万~2600万吨。据海德堡测算,在中国,单张纸胶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量的0.01%~0.1%,也就是2000~20000吨。

Harald Woerner先生表示,在VOCs的治理上,应该采取3个方面的措施,即源头预防(Avoid)、过程控制(Reduce)以及末端治理(Remove)。

源头预防(Avoid)即在源头上做工作,对于海德堡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比如,使用印前免冲洗的PS版;印刷过程中采用无酒精印刷;采用大豆/菜籽等植物基质油墨;采用环保纸张、印版、橡皮布、润版液、清洗剂等印刷耗材等。其次是过程控制(Reduce),在印刷过程中,保持车间密封;使用LED光源;对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能进行收集并循环使用;印刷过程中降低过版纸的使用;使用水性上光代替溶剂型光油;对于润版液进行过滤重新使用,废液要在有资质的机构回收等。在整个印刷生产过程中,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层层减少耗材的消耗,最终通过末端治理,实现VOCs减排,甚至零排放。Harald Woerner先生特别指出,如果前两个环节做得出色,第三个环节甚至不用过多考虑,这正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致力于做的事情。

Harald Woerner先生通过此次中国绿色印刷之行,对于走访的每个省市相关的绿色印刷政策也进行了调查。他表示,每个省市都已经颁布了绿色印刷政策,但是执行力度有所不同,也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绿色印刷的实施细节以及处理方式,每个地方的环保部门说法不一;对于VOCs处理后最终排放量标准不同,北京市规定30g/m3,而其他地区是80g/m3;对气体处理的方法和工艺要求不一样,北京要求必须使用燃烧方式处理;对废料定义不统一,收费标准不统一等。

对于走访的这近十家印刷企业对于绿色印刷的态度,Harald Woerner先生表示,印刷企业管理者对于VOCs控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都有所认识。但是有很多印刷企业是作为成本增加来对待这件事情,没有认可这是通往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有一些观望者,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一阵环保之风,风吹过去终究会停。当然,也有一些印企在特别积极地拥抱环保事业,像贤俊龙、红星包装在三四年前已经在绿色印刷方面有所动作,在绿色印刷的工作上已经卓有成效。

Harald Woerner先生最后阐述了绿色印刷对中国印刷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正在席卷全中国的绿色印刷环保浪潮对于印刷业会产生冲击,如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会降低印刷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政策执行力度的不同会促使印刷企业进行搬迁,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绿色印刷能够提高印刷业的准入门槛以及技术装备水平,加速整合,促使强者更强,弱者淘汰。Harald Woerner先生认为,虽然短期会有阵痛,但是长期会提升中国印刷业的总体竞争力。

VOCs治理五管齐下 环保成印企“生死牌”

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印刷技术杂志社总编王丽杰女士接下来为大家分析了印刷业在绿色印刷中的角色,并且梳理了我国印刷行业VOCs治理的五大管控政策。

首先,她坚定地表示,绿色环保已经是我国一项坚定的国策。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到2020年中国有3个主要任务,第一是防范金融风险;第二是提升国民收入水平;第三就是绿水青山,即环保问题。环境治理要打三大战役,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为了打赢这3个战役,国家制订了国家级纲领,分别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壤十条”。印刷业的位置就在“大气十条”这里,由于印刷业中的包装印刷排放位居工业排放第三位,而工业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条重要成因。据测算,全部工业VOCs排放量估算为2500万吨。其中,包裝印刷业VOCs排放量估算为100万~200万吨,其中最重要的是凹印软包装印刷,估值是70万~120万吨。所以,印刷业当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包装印刷,其中最主要的排放大户是凹印企业。

为此,国家对于VOCs管控政策实际上采用了五管齐下的方式。其中,法律法规是法制手段;排放标准是技术手段;排污收费是经济手段;总量控制是规则手段;环保监管是行政手段。

第一管:在政策法规方面,2016年1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管:在制定排放标准方面,目前的8个省市排放标准不一致,北京市是全球最严格的标准,而大家最为关注的全国性标准没制定出来。

第三管:排污收费。2015年6月18日,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保部联合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财税(2015)71号,提出对包装印刷行业VOCs排污收费试点。2015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关于制定石油化工及包装印刷等试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185号。要求全国各地制定各地的政策,出台的办法可以高于全国标准。到11月初为止,全国已经有21个省市开始VOCs全面收费。

第四管:VOCs总量控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2020年比2015年减排5%~25%。在最新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描述“使用非水性油墨或者涂料年用量80吨及以上的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更改为正式版中的“对使用溶剂型油墨或者使用涂料年用量80吨及以上,或者使用溶剂型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包装装潢印刷”。污染物排放将实行“一证式”管理。包装印刷行业将在2020年完成持证排污、按证排污;

第五管:环保督查。由党中央、国务院牵头,以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形式进行。党政企同督,重点是督政。以两年为周期,4轮环境保护督查已经结束,目前做到了全国各省市区督查全覆盖。未来,行政督查会是常态。

王丽杰表示,如果说以前绿色印刷对企业来说是道选择题,那么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必答题,而且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印刷企业的“生死牌”。

绿色印刷推广难点多企业负担重成首难

《今日印刷》市场总监王婷随后为大家解析了绿色印刷发展现状及推广的难点。她认为,印刷标准不完善、绿色印刷成本较高、绿色印刷研发力度不足、国家政策对企业影响过大是目前我国绿色印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绿色印刷企业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绿色印刷推广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方面:投入大,企业负担重、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收益不明显、技术发展跟不上企业的需求、缺乏相应的监测与检测、相关信息渠道狭窄等。其中,“投入大,企业负担重”以及“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获得了最多绿色印刷企业的关注,突出反映了当下绿色印刷企业的经营压力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而对于投资绿色印刷新技术,虽然有需求,但是仍受限于经济能力。另外绿色印刷企业对于目前的绿色印刷技术所带来的直接成效并不满意,投资的回报率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应用绿色印刷技术的积极性。

王婷认为,印刷过程中的绿色印刷技术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各种基础设施的改造、环保设备的投入、新的印刷技术等。应用发展的难点在于投入高、运营成本高,对于微利的印刷企业来说负担较重。另外,各地方又缺乏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所以相对来说发展脚步比较慢。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和未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在业务量和经济效益上没有明显的差别,未能看到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业人员对于绿色印刷系统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性不够,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提升对标准要求的理解。

王婷表示,虽然前方有很多困难阻挡绿色印刷的发展进程,但趋势不可阻挡,印刷企业要抱着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态度去认真对待。

源头治理有路可循打好绿色印刷攻坚战

《印刷工业》主编马雪君为大家梳理了印刷行业VOCs治理现状以及路径。据估算,印刷包装业VOCs年排放总量超过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印刷、烘干、复合和清洗等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来源是油墨、黏合剂、涂布液、润版液、洗车水、各类溶剂等含VOCs的物料的自然挥发和烘干挥发。其中,塑料彩印軟包装行业是印刷包装业VOCs排放的“主力军”,为达到印刷产品效果,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乙酸乙酯、甲苯、丁酮、异丙醇等,业内估算VOCs排放量超过120万吨/年。

她还总结了印刷包装业VOCs排放具有四大特征,分别为排放节点多且分散;无组织排放占比大,难以集中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不同工艺排放差异大;工况不稳定,间歇性排放情况明显。

马雪君表示,从V O C s治理进展情况来看,平版印刷企业多以直接排放为主,有些安装了活性炭吸附箱,但能定期更换吸附材料的并不多;以凹版印刷和干法复合为主的软包企业,由于排放量较大,一些大型企业已开始安装末端治理设施等。目前,针对凹版印刷工序,中小企业治理是难点。此外,有一些企业在源头治理方面积极推进,水性油墨、黏合剂,无溶剂复合均有所进展,特别是今年在中国印工协的组织和推动下,治理的老大难塑料凹印的水性油墨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

在VOCs治理方面,马雪君以两家北京的印刷企业为案例,充分说明了北京的大中型印刷企业对于VOCs治理的重视。这两家企业分别是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和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其中,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近3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节能降耗、在线监测、废品运输等多方面进行环保治理。而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在有机废气处理方面,其最终采取的方案为用活性炭浓缩—脱附—催化燃烧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还有更多的印刷企业正在积极地迎战这场绿色印刷的攻坚战。

不知不觉,半天的交流已近尾声,大家在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中达成了共识。

对于印刷人来说,绿色印刷事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若要打好这场战役,需要供应商、印刷企业以及全行业同仁,为了我们的同一片蓝天,共同应战!

猜你喜欢
印刷业印刷绿色
绿色低碳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
未来亚太地区包装印刷业发展趋势
把心交给印刷
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的中国造纸印刷业经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