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货币”下一步

2018-11-23 05:35王丽娟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中性借贷货币政策

王丽娟

央行能够保持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的底气,来自于工具箱的丰富性。

央行继续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定力。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再次强调了“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同时,会议还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做到松紧适度,重在疏通传导机制,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

前一天的19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说,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在这个不寻常的10月,央行已多次针对“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进行表态。如10月7日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时,也强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中国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四季度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不会大水漫灌,也不会收紧,这有利于货币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四季度往往是财政支出的高峰期,这也有利于增加货币供给,提高货币周转效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判,政策对于经济增速波动区间特别是下限的容忍度将更大,未来政府更关注的是结构优化,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以即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货币政策配合放松的必要性也不如从前。

“稳货币”的效果

央行在最近一次降准答记者问中说,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年初以来,央行已采取包括四次定向降准在内的多项货币调控手段。

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央行发布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来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运用得宜。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3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杨跃认为,现阶段M2增速相对合适,是对“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有力执行。9月份M2-M1增速的剪刀差有所稳定,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局面正逐步传导到实体经济。

不过9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虽实现了同比10.6%的增长,但增速下降趋势仍需要警惕。按照央行的统计口径,9月份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量为738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增量约34%,占比较大。若剔除这一部分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承受着下降压力。

今年8月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为将该接替效应返还到社会融资规模中,需要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央行的工具箱

受访人士大多认为,央行能够保持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的底气,来自于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现在已包括短期、超短期、中长期工具,其多样性和实施准确性也在提高。

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说,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上述工具的合理应用将足以应对不确定性。

10月19日,就在易纲回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当天,央行又开展300亿元7天逆回购,结束了连续14无操作的周期。由于当天无逆回购到期,此举整体实现净投放300亿元。

央行今年不但于1月、4月、7月和10月分别实施降准,并在短中期调控方面采取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在结构调整方面,央行利用多种手段引导银行信贷扩张。比如,采取定向降准鼓励银行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并以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等方式达到“缩短放长”的效果。

同时通过将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和再贷款担保品范围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支农、支小和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年初以来,央行已采取包括四次定向降准在内的多项货币调控手段。

为了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央行亦打出三大工具的组合拳:

一是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通过信用风险缓释为部分发债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从而带动民营企业整体融资恢复。

二是推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

三是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未来操作空间

当前市场关心稳货币政策还有多少操作空间。

多位专家认为,央行应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礎上,不松不紧,保持好前瞻性和灵活性。通过今年的四次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相对高位;而针对美国今年的三次加息,央行尚无利率上的调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还都有可调整空间。就存款准备金率而言,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还能有降准空间及可能,还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利率调整分为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我国主要通过市场利率进行调整,政策利率也有调整余地。例如相比国际上的主流国家,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的空间。

受访人士认为,关注具体调控手段的同时更应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在宏观经济“稳中有变”的形势下,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的是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更加精准地应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防止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过剩产能行业,防止形成“加杠杆”的宽松金融环境。

猜你喜欢
中性借贷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女绅士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元代就有“按揭”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