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

2018-11-23 11:30白亮亮
卷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业务外包采编图书馆

白亮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读者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服务也发生了一些调整,直接体现到图书馆藏图书种类的增多、图书更换频率的提升、图书加工质量的提高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的工作模式也要随之调整。本文中笔者针对采编外包业务,分析了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背景,并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采编业务外包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Outsourcing),亦称资源外包,其目的在于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中最优秀、最专业的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所谓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是指将图书馆采编工作中比较基础性的工作以合同的方式外包给书商。这种采编业务外包的模式可以降低图书馆图书制作成本、提升图书制作质量、增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促进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

1 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背景

1.1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采编业务外包提供了平台

近几年,网络技术和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得很多资源能够很便捷的进行共享,省去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另一方面这种高度集成的系统也为采编编目书目数据的交换提供了技术支持。建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与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联合目录数据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文献的著录。这样以来,大大降低了采编编目工作的入门门槛,为采编业务外包提供了

平台。

1.2 图书馆藏书量每年剧增与采编工作人员紧缺的矛盾,营造了采编业务外包的内部环境

图书馆采书量逐年剧增,图书馆借还书的智能化对图书加工质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过程中,采编工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工作人员数量形成反差。然而,图书馆采编业务借助外部力量可以有效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在确保图书采购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将投入成本降至最低。因此,采编业务外包是解决采编人员编制紧缺问题的一剂良药。

1.3 图书招标加剧了书商的竞争,营造了采编业务外包的外部环境

随着政府招标制度的日益完善,图书采购也已纳入到了招标体系。图书招标指标不仅包含图书的采购,而且覆盖了书目著录、加工等。书商通过提升书目编目、加工等自动化水平来赢得夺标优势,甚至较有实力的书商会花费重金来开发专业编目软件,和订购书目加工设备。这样一来不仅书目加工质量和速度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资金投入也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书商间的竞争是长期存在的,市场中优胜略太这双无形的手也会驱使书商不断进行软件和设备的升级。这种良性循环可以让图书馆的书目加工水平保持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因此,图书招标加剧了书商的竞争,营造了采编业务外包的外部环境。

2 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书商加工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图书馆专业采编工作者大多参加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且有长期采编工作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工具书进行原始编目。而书商加工人员通常只是经过短期的基本操作培训就被安排上岗,很难对编目规则有深入的理解。因为,书商加工人员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或者是原始编目图书就无能为力,甚至会出现编目数据错误。

2.2 书商管理模式不利于保障质量

书商盲目追求速度,对员工的工资实行计件工作制,超额完成部分再另發奖金。不可否认,这种制度会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大部分员工早来晚走,甚至有的员工工作到深夜。但是,我们也会看到,这种一味追求数量的背后很容易出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这与我们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3 编目规则的不统一

虽然书目编目有系统的编目规则,但是对于一些字段依然需要根据编目者的理解来录入,这就存在了由于理解不同、习惯不同、需求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外包加工人员短时间能掌握的,而需要对图书馆的历史进行了解,并不断的磨合才能统一。因此,外包加工人员出现类似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2.4 书商加工人员流动性较大

书商加工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图书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图书馆会定期针对书商组织图书馆采编加工专项培训,但是由于书商人员队伍较大的流动性,加工人员更替频繁,专项培训无法跟上书商人员更换速度。根据实际经验和数据统计,每次人员更换的时候数据出错率都会大大提高。人员更换频率过快的问题造成双方无效沟通增加,图书馆员需投入大量精力指导新人,大大提高了图书加工成本。因为,保持书商加工人员的稳定性是保障图书质量的

基础。

3 采编业务外包的质量控制

3.1 择优选择业务外包模式

采编业务外包按照加工地点可分为异地加工和到馆加工两种模式。异地加工模式是指书商加工人员不需要到图书馆,通过网络远程访问ALEPH(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异地完成图书加工的模式。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占用图书馆的办公设备和场地,缺点在于图书馆采编审核人员只能看到已经录入的书目数据,不便于及时与实体图书进行比对,以至于错误不能及时有效得到纠正。然而,到馆加工模式是指书商派专人到图书馆完成采编项目。其优点在于在数据加工过程中随时与图书馆采编审核人员进行沟通,审核人员也会及时对已完成书目数据进行审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错误出现概率。缺点在于图书馆需要提供书目加工必要场地和设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图书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必要选择到馆加工模式。

3.2 提高书商加工人员业务素质

图书馆需要针对书商加工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来提高加工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并且要制定易上手、好交接的培训课件,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在加工人员交接的时候除了以往的方式,还可以通过以往培训课件来学习业务,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3.3 保障加工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采编外包加工人员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图书馆数据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保持加工人员队伍的稳定对降低错误率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合同约束。 在与中标书商拟定合同书中明确加工人员要稳定,并且要对人员更换次数和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二是薪资设置约束。在薪资待遇中设置本岗工龄项目,随着在本岗工作时间越长,工资会提高。并且,可以设置年底一次性奖金。以此来减少人员流动,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3.4 对图书加工质量进行实时审核

图书采编业务外包后,图书馆审核员应对图书加工数据进行实时抽查、审核,而不能积压太多或者一次性审核。图书馆采编审核人员必须与书商加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图书馆采编审核人员才能将图书馆书目加工的要求及时反馈给书商,使其根据要求及时调整书目加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采编外包模式是一种图书馆与书商之间合理分工、互利共赢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资源优化整合的产物。这种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图书加工的质量。不难看出,在改革的大潮中,采编业务外包是一种正确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应认识到采编业务外包的必要性,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之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颜惠.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4,(5).

[2]杨淑琼.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与核心能力构建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黄波,李铁钢,何萍.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重心转移与加工业务外包[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99-102.

[4]简少君.Interlib在控制采编业务外包风险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12(4):116-118.

[5]孙会云,崔文彦.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1(5).

猜你喜欢
业务外包采编图书馆
图书馆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与防范
浅谈现代企业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