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平台改造:从传统模式走向IP化

2018-11-23 11:30曾宪澜
卷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模式

曾宪澜

摘 要: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其传统电视平台无法适应当前市场要求,从而必然会向着IP化的方向转化。对数字电视平台从传统模式向IP化的转化研究,可以为我国数字电视媒体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持。本文就针对这个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数字电视平台;传统模式;IP化

由于数字电视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会不断老化和耗损,因此需要不断扩大规模,进行平台升级。鉴于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频道扩容和 业务量增加等不同需求,数字电视平台改造则成为了一种必然,而目前数字电视平台改造从传统模式向IP化的方向改造是现阶段数字电视平台的主流趋势,是现阶段业内研究的热点。

1 数字电视平台护化改造模式探索及分析

现代化网络发展强调三网融合,凸显数字化网络平台优势,在此背景下,全国电视平台掀起改造高潮,但不同地区基础不同,电视数字平台具有不同发展基础,改造有不同的目标与标准。在进行护化数字电视平台改革时,要重视根据不同的系统安全等级要求,对改造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不同层级的地区平台,其系统主要改造模式为:

对省级护化数字电视平台,根据其地位水平的不同,建立满足省级安全稳定需求的数字电视平台,对基地设备进行异地设备备份优化。对此应当建立全面的数字保护系统,以此为基础提升数字平台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性。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在平稳状态下逐步向数字化平台过渡,将原系统作为备份保留,成为新系统的异地参考数据。通常情况下,此系统改造成本最低,风险最小。

对地级护化数字平台系统,可建立独立平台发展结构,建立市县区对级接口平台,升级系统安全性,提升信号的稳定性,逐渐扩张平台发展服务范围,进而满足现代化数字发展需求,逐渐向第三、第四级平台过渡。对此可在地级数字发展平台,沿用AS工信号源接收设备,向第三代平台结构过渡,使用全新护输出接收设备时,可向第四代数字电视平台过渡。对两种不同型号设备及方式进行改造时,要注意期间的差异性,利用第三代平台时,需注意对应AS工输入口信息对接,虽提升平台的复杂度但也降低了改造成本。利用第四代平台时,注意利用交换机完成信号的汇聚,架构平台敷设简单,线路布局调理清楚,但此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护理,造成改造成本增加。

现阶段,大部分县市级数字电视节目,信号需要经由过护网络由地市级向各县市级发送,改造步骤相对简易,经过编码信号传输后本地节目可经省市传送下来,经由交换机向复用加扰器传输,再加扰信号输出处理后,传送至相关设备进行混合调制,进而将RF信号输出。

2 数字平台改造流程介绍

2.1 总体改造思想

2.1.1 需求分析

数字电视平台是一项多系统的集成工程,具体包括信号源接收、核心处理、信号传输以及设备管理等。

1)信源接收:信号源主要是用来接收各种数字电视节目信号与数据信息,包括卫星数据接收、自办节目,主要设备包括数字卫星接收机、视频播出服务器、编码器等。

2)核心处理:这个部分是针对各种音频、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使运营商运营商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数据控制,主要设备为传输流复用器、条件接收系统等等。

3)传输部分:主要是进行信道编码调制,针对不同传输传输媒体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比如:QAM、QPSK等调制方式,主要设备是调制器。

4)设备管理:是操控的数字前端的关键部分,需要满足设备设置管理、状态管理、安全性管理等网络运行的基本要求。义乌数字电视平台系统采用了ASI+IP混合模式进行设计,卫星信源系统从接收机端开始、本地节目从编码器端开始、SDH信源从DS3适配器开始,信源输出都为ASI信号。中心平台的核心复用器输出IP信号。整个数字电视平台系统实现了128套SDTV、10套HDTV、16套NVOD、6套数字广播业务的传送,满足义乌市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规劃,符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各种业务的开展要求。

2.1.2 指导思想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的主要技术已日臻成熟,国际国内主要的技术标准已陆续颁布,相关的核心设备也已定型,系统集成方案多种多样。因此对新数字电视平台提出了大容量、安全服务、自动应急处理等新的要求。

2.2 我国总前端系统改造

传统数字电视平台主要是以第二代数字电视系统为主,因此其主要信息处理平台为纯AS系统。主要是对核心复用设备加设抗干扰设备,利用常见的NETWORK矩阵设备进行信号切换, 使用单频点进行调制器调节,因此结构及布线相对复杂,操作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效果较差。

向第三代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主要是采用AS工设备进行部分信号源接收,将带护输出设备作为核心处理系统的替换设备,因此进行原操作流程改造时,主要步骤为:

前一级预复用信号以原NG设备进行接收,将可提供转换工序的哈雷复用加绕器替换原设备的核心装置,以NG设备对信号源进行预复用处理,经由AS工对信号加工向核心复用加扰设备传输,随后可将为护信号转换汇聚至核心交换设备。转换后的系统中由交换机进行信号汇聚处理及分发处理,并以交换机向各类型加扰护接口传递信号。常见的护信号接口为:向IPQ AM调制设备传输,混合调制后将信号传送到HFC网络,或是信号由清流护接口向各县市经万兆网传输。两种不同信号源通过不同VLAN虚拟网络对信号进行隔离,进而实现区分本地信息与县市区内传播信号的不同。

现阶段,常见的信号接收地址以IP化改造为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采置一批编码器、卫星接收机等相关设备,构建处理IP地址信号源的系统,或搭建信号处理平台,以此为向第三备份平台做准备。待稳定后,逐步向新型系统、数字化电视平台发展。

2.3 各县市分前端系统改造

现阶段对县市级下的各数字电视平台系统改造存在一定的复杂难度。部分县市级本身数字电视平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各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地区直接使用市级下传的有线电视信号,因此在进行电视平台数字化改造时,应当采用统一化工程。对IP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可通过万兆网进行信息传输,再经由两个常见护信号接口向各县传递输出信号。

对于不同市区,有不同的万兆网进行数字信号传递,主要分为两个环网,常采用cisco i 600设备作为环网核心交换设备。在各县市级内,通过交换机实现万兆环网数据传递对接,进而保证本地电视数据平台与核心交换机之间的信息抗干扰交流。

在环网系统内对其相关设备进行连接,由交推机实现互联互通,并以此构建自动保护功能,当中断链接通路某部分时,可实现自动搜寻新的信号传送路径,保证电视可数字化安全播放。建立各县级万兆环网可促进县市点实现点播互动,突破有限电视直播的局限性,通过万兆环网实现向县市级数字电视平台直接传递IP信号。

各县市间本地节目信号通过从万兆网接收、存储、处理并以护信号形式向复用加扰器内传入,经过编码后传递至复用器内,经过复用加扰处理,可接入至IPQ AM中,进行信号编制调整后混合输出。实现本地区内Ip化数字电视信号传递、推动数字平台升级与改造。

改造后,各县市级数字电视平台可逐渐向第四代数字电视平台发展过渡,架构新型系统构架,简化系统架构设置、简化结构布线布局,提升数字电视平台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向第四代数字电视平台改造,为检修、检错数据系统提供便捷、为系统管理排错提供方便。将系统权限下放,向各县市放权,以各县市实际发展需求为依据进行灵活化调整,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数字电视平台系统,增加系统的灵活可变性。

3 结束语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数字平台传统模式向IP模式转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数字化电视平台改造提供一些建议和助力。

参考文献

[1]蔡维坚,邓志华.江西广电网络设区市数字电视备份平台改造方案[J].科技资讯,2016,14(19):16-18.

[2]楚飞舟.牡丹江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改造与实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290.

[3]王宇波,吴旭明.义乌数字电视平台改造建设[J].电视技术,2013,37(12):29-31+44.

[4]黄妙清.互动数字电视平台本地节目1+1 IP改造[J].有线电视技术,2012,19(08):50-52.

猜你喜欢
传统模式
浅析基于价值链下的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模式
探究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浅议农民工群体流动党员管理的现存难题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