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研究

2018-11-23 11:30王淼
卷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举措新时代现代化

王淼

摘 要:中非农业合作已进入互利共赢以经贸合作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推进非洲现代化农业商品经济发展是中非农业现代合作的主要内容。围绕非洲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层次的目标,面向非洲内需推进粮食作物产能合作和面向国际市场推进经济作物产能合作。新时期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以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推进中非农业产业合作为主线,以八个结合为路径。建议国家加大对中非农业合作问题,尤其是产业合作问题的战略研究,为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升级对非农业援助目标、模式和职能;综合运用金融贸易支持政策促进中非农业产业合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综合农业产业合作区及龙头企业,培育形成若干非洲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新时代;中非农业合作;现代化;目标;举措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再次召开,农业合作仍是中非合作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宏观把控和微观层面的正确操作决定着中非农业合作的成效。

1 中非农业合作已进入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非农业合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中非农业合作整体上是以无偿援助为主[1]。之后,尤其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中非农业经贸合作开起步和在探索发展,中国对非农业无偿援助和经贸合作并重,其间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和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额整体上持续增长[2]。2015年中国在非洲投资成立农业企超过100家,对非农业投资存量突破10亿美元[3],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额也达到了57.8亿美元[4],中非农业经贸合作开始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主旋律。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新时代。2014年非盟第22届首脑峰会以“农业转型:非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为主题,同期尼日利亚提出农业转型计划(Agriculture Transform Agenda)、埃塞俄比亚制定了农业增长和转型计划(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Plan)。非洲提出农业转型本质目的就是推进非洲农业从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农业商品经济转型。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发表《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幕辞,将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了中非農业现代化合作计划、加快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合作目标,与非洲发展农业的意愿和潮流相契合,成为中非农业合作进入新时代的宣言。

2 新时代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目标与思路

2.1 合作目标

新时期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目标,以加快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为使命,可具体分解为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以实现非洲国家或区域内粮食自给为目的的非洲粮食安全目标;二是发展农业经济促进非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

从需求侧来看,当前非洲面临迫切解决饥饿和保障粮食自给的基本民生需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首要的功能是生产粮食;其次是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原料、劳动力、资本积累和市场[5-6]。为此,当代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也应从粮食问题和经济发展两个层次的目标来

考虑。

从供给侧来看,非洲是全球粮食平均价格最高的地区,也是生产流通成本最高的地区,当前落后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业基础,无法支撑非洲大宗粮食规模化进入国际粮食流通体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当前阶段,只能定位于解决自身粮食安全问题来发展粮食产业。相比之下,以非洲热带光热气候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劳动密集型为依托的特色经济作物,可优先从经济发展目标来考虑。

对于帮助非洲解决粮食问题,对于中国也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口基数大,自身水土资源相对贫乏。随着中国从温饱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变,农产品日益依赖国际市场[7]。中国帮助非洲解决粮食问题,从全球粮食供应平衡来看,增加了粮食的总供给,有利于维护全球的粮食供给平衡,对于中国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拓展非洲经济作物贸易合作,有助于扩大中国贸易合作渠道和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加国际市场话语权和价格影响力。

综上,我国应从粮食作物(包括面向非洲营养改善型的畜牧产业)和经济作物(包括出口外向型的养殖产业)两方面,确立解决非洲内需粮食问题和发展外向型农业两个层次的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

目标。

2.2 合作主线和思路

新时期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应以推进中非农业经贸合作为主线,着力推进对非农业投资和农业产业化合作开发。

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应与非洲当前发展的阶段相结合,要在非洲现有生产力基础上,有效嫁接适用技术,形成带动当地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当地发展意愿及目标相结合,形成与所在国农业发展相互融合共同支持的局面;推进国别合作与区域合作发展合作相结合;企业和产业的经营模式与改善当地民生、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致富相结合,如采用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共同发展的模式;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促进工业化相结合,挖潜以优势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潜能,综合进行产业开发布局和规划;对非援助与引导中非农业产业合作相结合,为中非农业现代化产业合作提供支持;与国内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统筹两个大局协调发展;与国际多边合作相结合,借助国际资金技术力量以及渠道,形成合力,同时为中非农业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社会舆论环境。

3 新时代推进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举措建议

围绕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着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加快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具体落地,建议通过如下三个方面的举措加大推进力度。

第一,加大对中非农业合作问题,尤其是产业合作问题的战略研究,为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提供智力支持。除政府主管部门依托其所属相关官方机构加强深入研究外,应大力扶持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业等社会力量进行深入的中非农业合作战略研究。对于中非农业产业领域合作,不仅涉及双边和区域宏观领域,也涉及微观产业和具体国别甚至社区微观社会及经济状况。深入非洲,广泛合作,以及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农业合作的政治社会敏感性,政府的研究机构很难深入广泛的开展非洲一线微观层面的研究。为此,首先要加快支持和培育能与政府部门、企业、国际机构多方有效对接的中非农业合作领域的民间组织,以逐步形成中非农业产业合作领域的专业智库团队和战略研究力量。进而深入进行中非农业产业合作研究,为我国中非农业产业合作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持。

第二,升级对非农业援助目标、模式和职能。农业无偿援助,除人道主义救助外,也应围绕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来布局和安排项目,重点用于技术转移和破解非洲发展的人力资源约束瓶颈,形成小微农业经济发展能力。

中国以往对非援助,主要集中在粮食援助、技术示范、人力资源培训和以小型基础设施或农具提供为主的扶贫开发等几个方面的微观层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议农业援助培训进一步往国别或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农业职业教育、产业示范等方面加强和提升。对于农业技术培训,以援助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国内农业院校走向非洲与非洲农业院所合作开办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联合培养高端农业人才。

将农业技术示范与扶贫开发向结合,往产业开发扶贫,即形成小微农业经济发展能力方面提升。融合小型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技术转移和技术培训,进行可持续经营和具有推广价值小型产业项目援助,探讨援助建设培训联合运营的新型援助模式。

中国援助非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近年来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主要内容之一。除了对受援国农业技术提升和中非合作的政治影响外,对于推进中国农业企业和技术走向非洲、培养人才、培育中非农业产业合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小而全、效果不突出、可持续发展难等问题。建议结合当前运营情况、所在国意愿、执行单位等综合因素在非洲区域内进行定位,向四个方向提升。其一,与企业结合往产业园区或产业孵化园区方向提升;其二,仍在援助资助框架内,以非洲发展潜力大的作物为目标,向专业研究中心提升,服务于非洲某一类农业产业的发展;其三,于所在国合作,向农业技术职业化培训方向上提升;其四,往农业信息中心方面提升,可将在非所有示范中心联动,推进形成非洲病虫害防控信息中心、农业灾害预警中心等、农产品供求信息中心等。对于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基础较好中心,可推进形成综合功能的农业中心。

推出专门针对农业的对非金融支持政策和举措,破解对非农业投资企业融资瓶颈,结合援助贸易政策及政府服务支持,促进中非农业产业合作。打造一批综合农业产业合作园区或农产品自贸区及龙头企业,培育形成若干非洲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或产业集群,形成自身发展能力,带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针对非洲基础设施落后以及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在农业领域,应重点推出针对农业的对非金融支持政策和举措。中国对非金融合作虽然也是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农业的风险性,盈利性很难达到执行机构的按一般商业项目制定的标准。同时,尤其对企业对外投资往往有要求内保外贷。对于专注非洲领域的企业更无法提供“有效担保”。为此,在相关中非金融合作项下,推出针对农业的更优惠和符合农业特点的金融支持项目或政策,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非洲大多数国家地区基础设施整体落后,一揽子解决不现实,可选择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和地区,设立农业产业园区或农业产业开发区。可通过优惠贷款,结合援助政策支持及政府服务支持多种措施并举。如,通过援助项目进行技术转移,人力资源培训和公益性设施的提供;通过对产业区开放市场,建设自贸区;推进政府间订立合作框架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降低社会风险等。形成面向当地农业产业开发的综合服务体系和产业开发示范孵化体系,形成局部对区域农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培育形成能综合带动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8]。在此过程中,应支持和培育一批中非農业合作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支能持续推进中非农业合作的执行主体

力量。

参考文献

[1]齐顾波,罗江月.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历史与启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月,第4期,11-17.

[2]赵密霞,宋军霞.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J].世界农业,2014年8月,117-180.

[3]农业部国际合作司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16年度)总篇24页

[4]中国海关杂志社2015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7年10月1日出版.

[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6]姚洋.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7]宋玉智.浅析农产品贸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辽宁省农产品贸易工作为例[J].农业经济,2017(2):129-131.

[8]程福伟.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7年1月,13-17.

猜你喜欢
举措新时代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