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研究

2018-11-23 11:30朱杰
卷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供给产品农村

1 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

1)公共产品的界定

公共产品是指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收益上不具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1]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消费的两大特征。

非竞争性是指在公共产品的覆盖范围内,原有消费者享用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由此获得的效用程度,并不会由于新消费者的增加而有所减少或损失。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人享用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2]

非排他性是指在公共产品的效用覆盖范围内,任何个人、家庭或企业对它的享用,都不影响和妨碍其他个人、家庭或企业同时享用其效用;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无法或很难阻止其他人享用该产品,因为在这种情形下阻止他人享用该产品要么在技术上做不到,要么就是阻止他人享有的成本过于高昂以致不可能实现。[3]

2)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它既包括农村交通、电网、农田水利设施、医疗卫生以及教育设施等硬性公共产品,也包括信息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公共秩序维护、制度安排等软性公共产品。这些产品或服务会使农村受益,但其中有些社会产品的受益范围又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

1.1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1)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意味着公共产品不可能完全由具有竞争性的市场来提供,而且,公共产品往往是增进社会福利所不可缺少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用税收筹资提供这种产品,提供公共产品是任何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1)纯公共产品的提供

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及非可分割性,且不能确定价格的公共产品,我们称之为纯公共产品。[4]

理论上认为,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按照英国财政学者巴斯特布尔提出的关于划分中央支出和地方支出的受益原则,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支出,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应由各级地方政府支出。[5]

(2)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对准公共产品而言,市场机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政府提供与否有较大的伸缩性。其消费方式是采用政府提供方式、市场提供方式还是政府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的混合提供方式,应根据其外部效应的大小来决定。

2)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根据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也可区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农村准公共产品。

典型的农村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综合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等。

现实生活中,农村纯公共产品是屈指可数的,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外部效应较强。二是一般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村高中、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水利灌溉系统、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等。三是在性质上接近私人产品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有线电视、自来水、农业机械设备投入、农业多种经营等。[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因此,决定了各级政府应成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体。

1.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和农业风险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农民独自承担绝大部分医疗费用以及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之农民整体的收入水平较城市居民低很多,预防性积蓄少,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极易陷入贫困,更扩大了城乡差距。农村地区这些公用设施的不足,延缓了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7]

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

2.1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2.1.1 农村义务教育的严重缺失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教育这块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的义务与责任,可是由于很多乡村,条件艱苦,自然条件差,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学龄前儿童上3年的幼儿园会花很多的时间与金钱,索性直接上小学一年级,那么这类家庭的孩子就真正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2.1.2 卫生条件的不均衡

老百姓生病生不起,这是农村人的普遍痛点,乡村里建了卫生所,可是没有相关的人员配备,形同虚设。乡镇上的医院也只能解决小病小症,机械设备的不健全,医护人员的缺失,导致了医院硬性条件和软力都严重失衡,没有得到和城市医院的同等条件待遇,

2.1.3 基础设施的空缺

对于山高路远的农村,很多都是没有电,甚至喝不上自来水的人家。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山高路远,这是自然条件的恶劣,对于电的使用还是很奢侈的,人户少,对于改造用电的情况,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而也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清清河水,山上来,山里边引用的水,没有很好的措施的话,也会造成很多的不方便,饮水不安全。对于这些情况,村民缺少的是一个表达机制,没有一个可以代表人民真正需求的呼声与渠道。

2.1.4 供求关系的失衡

公共产品的提供,不仅政府有责任、社会组织也是有很大的责任。但是中国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很容易造成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状态,至上而下的决策,没有深入的了解到,底层人员到底需求的是什么?需求量是多少?没有搞清楚,就启动一个项目,这样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没有解决到农民的根本性问题。

2.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成因

2.2.1 政策倾向问题

对于出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系列问题,是有原因的。政策的倾向性问题占很大的比例,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除了中央人民政府给予,也有社会上很多组织、企业同时也进行了辅助。政策的决策基本是至上而下的决策,对于城镇公共产品的决策明显比乡村多,由于国家在公共产品的政策供给上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实行的是城乡差别政策,城市公共产品有充足的工商税收来源作保障,而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筹解决。

2.2.2 政绩工程

一个现状的发生到改变需要好几年才会有雏形,可是一个领导的任期却是有限的,很多领导出现了,为了政绩去开启政绩工程,基层政府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往往是以政绩的提升和自身福利的提高为导向,热衷于投资见效快、易出政绩的公共项目。

2.2.3 市场的影响

市场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对于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将目标很准确的投入到市场中去?市场在给政府提供信息的时候,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3 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不合理的政策

调整不合理的政策倾向,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两个部分,国家不能只抓城市的建设,而忽略了大面积的农村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向性和导向性。调整城市发展支持农村,农村发展需要城市的辅助,当前我国还是个农业大国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实现了,城乡一视同仁,得到公平的待遇后,才会更加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只有从政策上进行调整,把三农问题放到主要部位,把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投向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从而才会共同进步,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3.2 多元主体的再造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在中国处于一个重要的大面组成部分,农村所需求的公共产品,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层次的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不一致的,那么所有的市场需求,政府部门不能全部得承担起责任,也不可能承担得起所有的需求,那么需要到社会、市场、社会组织的鼎力相助,分担政府压力,实现更好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局面,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对于纯公共产品和外部效应较大的准公共产品,应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提供;对于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一般准公共产品,可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提供方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和“量力而行”的原则,采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主体投资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对于外部效应小、内部效应大、在性质上接近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应以市场提供的方式为主,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来承担。

3.3 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政绩观,指的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和认识。追求政绩,古今中外皆受重视,本无可厚非。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陷入了追求政绩的误区:重近轻远、重表轻里、重硬轻软、重局部轻全局等等。

具体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主要表现为:重“硬”輕“软”、重“准”轻“纯”、重“短”轻“长”、重“建”轻“修”四个方面,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造成了农村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引导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而不是以自身利益的升迁为导向。

3.4 加强社会监督作用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公共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诸多问题。要提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就要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资金要用在刀刃上,才能有效的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受到社会、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任何公共产品的生产都应以节约为本,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同时要强化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及时查处各项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权力腐败行为,将公共资源的使用置于严格的社会监督之下。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176.[1]方杰.城乡和谐发展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探讨[J].软科学,2007(5):91-93.

[2]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5、56.

[3]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1-42、37.

[4]于晓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05.

[5]秦庆武.县乡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山东社会科学,2007(5):13-15.

[6]徐理结.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3):23-27.

[7]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404.

作者简介

朱杰(1994-),女,汉,河南省新乡市,硕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猜你喜欢
供给产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赞农村“五老”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