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2018-11-23 11:30周湘杰龚事引
卷宗 2018年32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周湘杰 龚事引

摘 要:本文以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为核心,通过分析现阶段扶贫对象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提出以优化贫困适龄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侧结构改革和提升贫困适龄劳动力自身技能供给侧结构改革两方面来实现贫困适龄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社会参与度提高,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结构改革;自我效能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湖南省光伏扶贫为例”(课题编号:XJK18CZY098)。

1 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解读

精准扶贫,贵在时效。自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来,“精准扶贫”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举国上下向贫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脱贫攻坚战”。2015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稳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治本之举"。这也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2017年1月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文中要求“加大职业教育脱贫力度”,强调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让贫困地区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如何在剩余的两年时间内借力职业教育打赢脱贫攻坚战,值得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人深思。很显然,漫长的基础性教育工作在现阶段无法在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只有在汇集前期所做基础教育工作上结合周期短、见效快、专注于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1]。

2 现阶段精准扶贫对象的特征

1)从贫困人口基数上看。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1日发布数据,截止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精准扶贫策略起到了显著效果,但农村贫困人口基数依然较大,且这部分贫困人口相较以前的贫困人口而言,脱贫难度更大。

2)从文化层次上看。目前未脱贫人员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欠缺、就业难并且还有就业逃避心理等特征,自身也比较排斥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缺乏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3)从生产技能上看。普遍生产技能匮乏,存在“等、靠、要”思想,内心层面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无心脱贫。

4)从就业观念上看。精神文明教育较缺乏,喝酒和赌博等享乐之风严重,自主生产意识薄弱、勤奋他是、脱贫致富之风不浓导致就业率低,无法脱贫。

3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文化水平要求较低。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实践技能,主要服务于生产一线,对教育对象在文化水平方面要求较低,只要基础理论满足技能学习要求就行。

2)技能实践性较强。职业教育注重方法、技术以及经验的传承,具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特点,并注重教育对象的经济效益,更有时效性和实践性。

3)教学周期较短。职业教育特别是投入少、见效快、满足市场需求的職业培训往往几个月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训练即可完成学习并上岗,职业培训能够快速解决基层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助力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4)培训效果好,投资回报率高。培训时间短、投入成本低、技能针对性强的职业培训可以提高扶贫对象的社会参与度,在较短的时间通过自身劳作获得相应经济效益,短期内在经济上实现脱贫致富。

4 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精”在精密部署,统筹安排。“准”在判断准确,目标清晰。结合现阶段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精准扶贫应该将基础教育扶贫转变为投入少、见效快、更强调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扶贫。从优化贫困适龄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侧结构改革和提升贫困适龄劳动力自身技能供给侧结构改革两方面提升职业技能,实现精准脱贫[2-3]。

4.1 优化贫困适龄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侧结构改革

1)在开展脱贫工作时应立足市场,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局把控、统筹协调推进发展。要注重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同时,地方政府要助力职业教育脱贫攻坚,地方企业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落实扶贫攻坚规划,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脱贫的时效性。

2)深化职业教育扶贫举措供给侧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效果评估,提升贫困地区适龄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推进力度,为贫困适龄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制支持,为多元、高效地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各项实践提供有效保障,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台相应区域政策助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落地。

3)完善并落实职业教育扶贫的制度安排,做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强化制度、政策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协同,避免职业教育扶贫资源的浪费。

4.2 提升贫困适龄劳动力自身技能结构供给侧改革

从贫困人员自身技能结构供给侧改革方面来说,可以由职业院校协同培训机构、劳保等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力的技能文化,加快提升贫困人员技能结构供给侧改革。

1)远离“等、靠、要”思想,实现主动“造血”。精准扶贫要转向于“智力”和“志力”扶贫,加快刺激贫困地区经济活力,能在短期内实现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满足现阶段造血式扶贫的要求。短期内智力扶贫的主要对象是16~50岁贫困适龄劳动力,通过帮助他们短期内提升生产技能和外出务工技能等扶“智”手段来达到扶贫脱困的目的,而扶“智”的根本在于帮助贫困人员远离“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适龄劳动力自我效能感,最终实现帮助贫困人员树立主动造血的志向。

2)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增加技能培训力度。一是进一步做好“摸底”。通过具体的真实的数据来找出致贫和脱贫的原因,通过一对一座谈来找准贫困家庭脱贫的需求。二是对贫困适龄劳动力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脱贫技能培训方案,比如结合每户贫困家庭制定不同的职业技能帮扶对策,实行培训效果跟踪与反馈,及时推荐就业。三是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由职业院校协同培训机构、劳动保障厅等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鉴定可颁发技能鉴定书,及时推荐到扶贫帮扶企业相关岗位就业,实现智慧扶贫与科学扶贫。

3)统筹要素保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政策宣传。以一对一的方式宣讲并解读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明确扶贫薄弱环节,建立以精准脱贫、同奔小康为目标的就业岗位供需渠道,保障精准扶贫的需求落实到位。二是树立贫困人口脱贫信心和决心,激发其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切实执行扶贫攻坚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定时公开各村扶贫情况,建立扶贫干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四是树立脱贫致富典型,用身边艰苦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为贫困百姓树立引领致富榜样。

参考文献

[1]范思立.精准扶贫成败系于基层治理水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5-11-26.

[2]贾海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6,09,05:15-16.

[3]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15:12-15.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