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研究

2018-11-24 13:42章子钰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章子钰

摘要:《月亮和六便士》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作者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并参考高更生活经历的方式,刻画出的一个为了追求艺术而逃避现实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对《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形象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探究了思特里克兰德最真实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形象研究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证券经纪人,他基于内心的呼应,实施了“反叛”,抛弃了所拥有的一切到塔希提岛,追求心灵的自由以及灵魂的依托,并因此获得灵感,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基于对《月亮和六便士》的主题进行分析,作者主要是从艺术以及生活存在的关联和矛盾进行了论述,并从某种角度表达出伟大的艺术成就是通过有天赋的艺术家放弃一切摆脱世俗的束缚才能得以实现的基本思想。

一、《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得以升华,具体而言,人类通过不断的“结盟”,促使地球变成了“村落”,并基于某种条件下不谋而合。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灵也在逐渐趋于荒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的生命往往是荒诞、孤独的,但在不断挣扎的过程中,却祈求可以为灵魂寻找到一个安逸的栖息之所,并希望以此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对《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而言,纵使他长有一张粗野并显得有些肉欲的脸,但他却拥有一颗不安的心,虽然已经被孤独和“神”折磨的“遍体鳞伤”,但他又像是生来就应该为艺术而献身的人,因此,他注定要顺应“神谕”的召唤,挣脱出世俗的枷锁,到达艺术的最高境界[1]。

二、《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分析

(一)在孤独中彷徨

屈服于父亲的权威,思特里克兰德不再继续从事绘画,但可能这个人本身就应该是孤独的,只是造物主将他的灵魂放入了凡人的肉身中,并要求他在凡间承受多种世俗规则的制约。在他的父亲以“父亲”这个身份要求他放弃理想时,他选择了屈服,年幼的他无法与在他看来无比强大的父亲进行抗争,因此,他走上了经纪人的道路,现实的压力促使他的灵魂不断趋向于孤独,为后来他的“反叛”打下了伏笔。

在思特里克兰德从事了经纪人以后,他也步入了婚姻,并在父亲的引导下,在事业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思特里克蘭德作为一个诚实的经纪人兢兢业业的从事着自身工作,支撑着自己的家庭,这样的现状显然证明了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但这却有悖于思特里克兰德的灵魂,致使他在无法改变现状的迷茫下,又一次陷入了孤独中,并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挣脱出来,只能任由自己在孤独中彷徨[2]。

(二)顺应“神谕”的召唤,挣脱出世俗的枷锁

在孤独的强烈冲击下,思特里克兰德决然地放弃了他的所有。婚姻使他无法再忍受长久以来忍耐的一切,并促使他建立起了放弃一切的信念。倘若一个艺术家被婚姻限制住了一切的灵感,那么来自外界的巨大吸引力必然将成为帮助他摆脱“牢笼”的助力,帮助他不留一丝痕迹的“消散”在凡间,包括他的家庭、工作以及所有的一切。此时的他拥有英雄为了理想可以不拘小节的精神,但实际上,多数人是无法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这种“英雄”,因此,社会给予他的只能是不堪入耳的讽刺。但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而言,在他脱离家庭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世俗与仙境间存在的冲突已经不复存在,他好像是抱着不顾一切的态度鄙夷了自己的过往,且并未产生过一秒后悔的想法[3]。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念头,将思特里克兰德与绘画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由于无法承受灵感的诱惑,他毅然决然地将自身融入到了艺术的浪潮中。面对此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我们不由得会在心底里对他产生一些怜悯,也无法再对他的“背叛”恶语相加,因为他就好像是俄狄浦斯,必须要顺应神谕的指示,无论是要求他杀父娶母,还是做其他无法被理解的荒唐事。因此,思特里克兰德也只有将潜藏于灵魂深处的创作欲望爆发出来,才能使得自身得到“救赎”。随着这种欲望的不断膨胀,他无法再依靠主观意识控制自己,只能跟随着最原始的欲望采取行动。伴随着他的行动,世人的无法理解致使他又一次陷入了孤独的漩涡中,但此时的孤独带给他的却不再是折磨,而是一种慰藉。

(三)灵魂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在历经过太多次考验以后,最终找寻到了灵魂可以栖息的地方,在他到达塔希提时,他的灵魂仿佛获得了重生,这个地方不仅拥有着优美的风景,且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这些都让思特里克兰德欣喜若狂,因为他在塔希提感受到了追求已久的自由。这里淳朴的民风和原始的生活无一不对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他将自己的家建立在“丛林”的深处,不受喧嚣的干扰。思特里克兰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向往的所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艺术家的创作并不需要以一个优良的外界环境为前提,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可以依靠发挥想象力的方式,将自身理解的美尽情的描述出来,此时的思特里克兰德便是需要一个可以让他灵魂得以栖息的地方,可以让世界将他遗忘,如此一来,即便他依旧是孤独的,可他的心却获得了自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特里克兰德基于“神谕”的指引,在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又在无数次的冲突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并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使得灵魂得以安稳栖息。这不禁使我们在诧异于他不同寻常的坚韧的同时,被他生命具有的律动美所震撼。

参考文献:

[1]张白桦,杨柳.风格标记理论视阈下文学作品风格的传译——以《月亮和六便士》汉译本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 (02):91-94.

[2]骆谋贝,陈兵.传统土壤上开出的现代之花——论《月亮与六便士》现代主义叙事技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3):113-119.

[3]吴晓东,韩一杭.何处是归程: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我逃离、释放与救赎——浅析《月亮和六便士》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J].文艺争鸣,2016 (04):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