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开展“品质革命”

2018-11-24 08:45周其仁
支点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之口突围竞争对手

周其仁

如果颠覆创新的能力不足,成本又比别人高,剩下的路就是义无反顾地提升品质。

一家公司走入正轨后,成本会下降,但降到最优点以后就会往上升,因为企业要招更多的人、要有更多的地,这些都会抬升成本。这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全世界的企业都一样,成本在降了后还会再升上来,这是不可抗拒的,被称为“成本的诅咒”。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形象来说就象一个全球“三明治”。往上看,一些国家的增长速度虽比不上中国,但是它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大。而往下,一些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在走当年中国的道路,他们具有成本优势。

全球的格局变化其实就是比较优势的变化。新的追赶者很多,我们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独到性优势还不足,这是一场躲不开的大考。应对这种大考,有两种突围方法,一种是改革突围,因为改革可以降成本,特别是降低体制成本。第二是创新突围,同样的成本,可以生产出更好、更优的产品。

创新,不一定非得是颠覆性的,不一定非得研出发新产品,原有产品品质的提升,也是创新,这就是“品质革命”。“品质革命”不是我们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形势所迫,如果颠覆创新的能力不足,成本又比别人高,剩下的路就是义无反顾地提升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品质不等于提升质量。质量,是从制造商的角度去看的,而品质,是要让用户能够感受到的,因为产品是要让用户使用的。产品做得再好,如果用户没有感受到,这顶多叫质量,還谈不上品质。

品质的“品”,是三个口,客户之口、用户之口、公众之口,即产品经不经得起说、经不经得起吐槽。互联网是推进“品质革命”的利器,广告上说的都是最好的词,讲得都很好听,但有户用了以后什么反应?品质不能以企业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提出要求,一定要以用户为中心。

到底要怎样才能实施“品质革命”?从一些成功企业的身上,可以总结出多条路径。

有的企业善用减法,“少就是多”。单品爆款这种思维就值得好好琢磨,企业要敢用减法,某种程度上,少就是好,少就是精。

有的企业奉行“让价不让质”策略。面对竞争对手打价格战,要坚信品质溢价。只有追求独到性,才有议价权。一样的产品,同行价格低对你就有威胁,但是你能研发出跟同行不一样的商品,低价竞争就未必对你有威胁。

有的企业追求耐用、耐看。他们的产品从设计时就不追求时髦,而是打造耐看、耐用、耐得起时间躁躏的产品。如果产品经常需要更新换代,就会加大品控的难度。

有的企业“无视”竞争对手,而是直面用户的“痛点”。企业在意竞争对手的动作是正常的,但对对手太过在意反而忽视了用户,导致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提升都跟着对手走,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的产品跟竞争对手有同样的毛病。

总之,当前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对企业家来说,不要光喊创新、炒新概念,更多的是将品质再改善一点、再提升一点,谁能带这个头,谁就能抢占先机。

猜你喜欢
之口突围竞争对手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白鹭飞过铁匠铺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堵车“突围”记
“真理之口”,不再只说真理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罗马“真理之口”不再免费“测谎”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