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途径

2018-11-25 06:41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吴建平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共享层面

文/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吴建平

高校档案管理包括多种信息内容,包括师生的个人信息情况,同时也包括研究成果、社会实践信息等,有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需要通过对应的方式予以保存与运用,以此来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展开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是促使档案管理价值更高的有效对策。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有效地把控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性、便捷性、有效性,其有助于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

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校园各有关部门、不同层次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管理,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升级,让信息资源共享得到更好的基础条件。信息资源共享需要依赖信息资源、用户与信息传播结构等,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进行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其中共享是为了达到这个资源系统的关键部分。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理论本身是在文档管理操作基础之上生发而来,而后通过信息资源管理有关专家做逐步的研究而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提升重视程度,完善顶层设计。高校档案管理作为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展开,需要具备完善的规划,保证有充分的意识层面的成熟与技术的完备,避免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受到技术开发层面的局限。在具体的工作上,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独立性操作氛围,各高校各自为政,因此对于工作开展的计划、协调与具体管理都需要符合实际情况所需。有关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科学专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保持各项工作协调。在工作开展上需要从上而下推行,因此要做好顶层设计,才能保证后续推行工作的有效性。要让各方面对该工作重视,由此调动各方面对此工作的支持。在当下各院校多集中在自身组织的微观具象层面,需要突破视野的局限性,积极的看到网络级中观层面与国家宏观层面的重要价值。由这三个层面来构建高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

(二)注重档案管理上的投入。要构建好高效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需要积极地投入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顺利开展工作。要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提供良好的数字档案管理条件,为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基础环境。要注重对该工作开展的人才培养支持,经费投入,物资的完善,让软硬件条件都符合实际工作所需,减少工作阻力。要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时配置先进的设备,做好软硬件的更新。要提升档案管理有关经费水平,由此才能更好地促使工作开展。

(三)注重人才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中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无论是构建过程、日常维护都需要人才的支持。要积极建立自身的专业工作团队,做好信息化管理的优化。人员可以通过对外招聘专业对口人才,也可以发展校内专业人才,务必保证人才的专业对口。对于已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和新人员一起做好培训管理,让工作能力保持与时俱进,避免能力的退化或者陈旧。尤其是新时代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环境变化快,在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中需要充分匹配实际的社会环境与技术条件,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体系与能力水平都需要与时代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更高的工作水平。培训要结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联合进行,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四)注重信息中心与共享系统的建设。要注重专业的信息中心与共享系统建设,系统本身有助于信息的录入、整理、查询、分享运用等,有效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工作效率。具体的系统设置中,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做好权限设置。日常做好安全运行的监管,及时消除系统隐患。要促使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运用,避免形成信息孤岛,让信息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运用,开通部分信息资源权限来方便各校之间的共享运用。对于各校自身不便公开的内部私密信息则做好各自信息的管理,并不代表所有信息资源的全面开放,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做好每个信息类别的权限开通。

三、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模式需要一个过程,任何工作开展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协调各方面资源,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资源投入,让构建工作能够有更好的软硬条件支撑,由此提升工作开展的水准。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共享层面
云制造模式下分布式资源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基于云平台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