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探讨*

2018-11-25 15:45陈经城
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化人才

陈经城



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探讨*

陈经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仍然存在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观念不强、高校体育产业化法律规体系不健全、体育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和产权不明晰,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因此,需要更新观念,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产业化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培养体育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明晰体育资源产权,提高管理经营水平。

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探讨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业化就是顺应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改革现存体育教育体制,使体育教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充满活力的新机制[1]。本文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必然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方向,希望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必然性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高校体育产业化是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高校需要将校内的体育资源通过市场的形式,使其变成完整的体育产业生态链,增加高校财政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丰富体育服务产品和内容,为全民健身创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加速完成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校拥有着丰富的体育人才和体育基本设施等体育资源,将高校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体育资源加大力度开发,完成高校体育消费结构升级,使其高效利用,能够丰富体育产业结构,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一方面,激活体育场,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体育需求供给充足,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加宽阔的运动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实施全身健身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体育技术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增加高校额外收入,有利于缓解高校自身的经济压力,减少国家或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拨款,缓解财政压力,将更多的经费和资金用于校内基础建设、高校日常管理开支、教学工作和科研等方面上,整体提升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实力。

2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

2.1 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观念不强

高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学校各项工作均围绕教学工作来进行。受到历史和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的领导仍然坚持高校的纯粹教育性,主要精力集中在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上,没有引起市场机制的思维,在主观认知上,固化思维认为高校的财政支出均由国家和政府来维持,高校是读书育人的地方,不应接纳市场机制。这样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产业化的性质和未来发展前景,体育产业化意识不强,忽视体育市场资源配置需求,从而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体育发展仍然囿于校园之中,缺乏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交流,高校体育资源在教学休息期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没有起到丰富体育市场结构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高校大部体育资源出现闲置状态,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体育的校外功能未真正发挥出来[2]。

2.2 高校体育产业化法律规体系不健全

体育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体育产业路线而制订的行动准则。它是国家规范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也是国家宏观指导、调控、优化和监督体育产业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2014年国务院出台4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这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随后,《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体育事业,提出了新目标。有关体育产业政策和文件的出台,确保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性和指导性,但有关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政策仍然存在空白,这大在限制了其向前发展。近几年,我国才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真正可行的发展路子和经验仍然缺乏,高校体育产业化仍然在努力地尝试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市场合收,仍然缺乏统一规范的相关政策的文件,这也导致了高校体育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2.3 体育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在中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体育复合型人才不仅掌握体育发展基本规律和体育经营管理能力,还需要了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性质和特点,最重要的是,这样出色的人才需要将高校体育产业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体育产业化能够健康地发展,因此,体育人才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自身拥有着人才资源优势,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对体育经营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虽然高校有着很多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体育人才,但是既懂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又懂市场经济运作的人才,却少之又少,这就遏制了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对体育产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将体育产业和市场运作相关领域有机结合,最终的结果就是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专业人才数量较少,综合能力较差,专业水准能力有待提升[4]。

2.4 产权不明晰,经营管理不善

高校的体育场馆、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和体育相关资源均归属于高校所有,但体场馆的实际运营是由高校的体育部和后勤部门管理,这就出现了体育资源的关系不明确,产权所有性质模糊。高校体育资源出现多头管理情况,会使得资产真正所有权产生分歧,从而在利益分配上出现问题,这就使高校体育产业化在机制上出现管理问题,体育资源管理效率严重下降,资产流失,衍生出种种问题将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资源经营不善,缺乏有效性的管理,管理模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业务范围有限。我国大部高校的体育资源涉足于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和体育培训等方面,许多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体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闲置。此外,高校体育服务意识不强,与提供体育服务项目目标严重不符,间接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3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改革出路

3.1 更新观念,引进市场机制

高校本身应树立体育产业化观念,转变思维,培养市场意识,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保进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迅速完成。同时,高校应借助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机会,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认真研究和学习成功的高校体育产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构建健康有效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观,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产业化机制,走出属于自己的高校体育产业化的道路[6]。要充分认识到绿色隐形课程的重要性,把绿色隐形课程开发融入到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绿色低碳理念在校园的普及推广,健全激励及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3.2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产业化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对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有效规划,能够加强体育市场的规范化,提升体育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丰富体育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将其纳入法理管治下。法律法规保障了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正确方向,防止在改革中出现贪腐或投机行为,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高校体育产业化相关政策能明确高校体育产业的总目标和理念,为其提供发展方向,使高校体育产业化健康地开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高校体育产业化管理机制和发展目标相一致,避免偏离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违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减少在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7]。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校企双方要联合制定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进程,坚持学院和企业共同培养原则,借鉴德国双元制,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加强实践实训。,把绿色知识、绿色能力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绿色知识、绿色能力、绿色价值观、绿色态度。

3.3 大力培养体育复合型管理人才

引进国外高质量优秀的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积极开展专家讲座,加强体育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定期到国外进行考察,或将高素质的人才送到外国进行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体育产业化成果,提高对高校体育产业化认知的深度,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解决体育产业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8]。一般培养高校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和市场对接,培养出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体育创新型人才,对高校体育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培养工作。

在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体育人文管理理念、教育贯通理念融入到学生的体育培养中,完善合理的体育综合人才培养机制,架构逻辑层次鲜明的体育教育模式,拓宽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方向的渠道,努力建设好一流的大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地培养学生的修养、知识、责任、视野以及能力,促进培养的体育人才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与现代化的能力。要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鼓励复合型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开拓思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在实践教学过重中,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意识,理论实践的意识,思考如何结合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3.4 明确体育资源产权,提高管理经营水平

根据自身的需要,高校可以适当地引进市场机制,进行具有高校特色的商业化运作。以体育资源管理部门为中心,坚持教育为主,经营为辅的原则,在保障日常教学的情况下,提升体育资源经营和管理水平,减少运营成本,增加体育资源利用率,为学生和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同时,高校体育产业化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事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为导向,积极提高自身管理经营水平,优化体育市场环境,丰富体育市场供给,增加体育服务内容,调整体育消费结构,多渠道多手段地大力保进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9]。应用转换转化能力和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技能。校企双方要联合办学,为复合型人才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采用工学交替的办学方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的增强。借鉴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产学研基地,切实增长复合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高校体育产业化能够丰富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体育产业化有着其必然性。

[1]娄德玉,商勇.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29-31.

[2]桑治刚.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90-92.

[3]王明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存在问题、潜在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20-23.

[4]樊晓飞.对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8-9.

[5]李森.浅析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3):11-13.

[6]徐磊.浅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16,37(2):25-27.

[7]吴兆红.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定位及发展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3):17-18.

[8]黄若涧.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81-82.

[9]孟猛.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与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6):121-122.

Discussion obout the Reform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CHEN Jingche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aomin 525000, Guangdong, China)

2017年度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校企协同发展民营企业体育文化研究——以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项目编号:2017GJ03。

陈经城(1980—),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产业结合。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产业化人才
人才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毛遂自荐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