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8-11-25 21:45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计分卡审计工作指标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2600)

一、内部审计质量与内部审计质量评价

(一)内部审计质量的含义

国内外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定义并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观点,但是各种定义在本质上都相差不大,其含义可以概括为: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与审计职能的发挥水平,是审计工作效果综合性和有效性的表现,从整体上反映出了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规范程度的高低。另外,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环节主要分为审计立项、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策与贯彻落实,所以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审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工作的规范程度和质量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部审计质量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审计行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含义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含义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给出的定义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是内部审计机构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更为有效而实施的一项控制活动。通过对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事项进行检查以及对目标实现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有效控制,以此来不断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另外,内部审计质量评价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高效进行,为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指明方向。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1.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价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指:参与评价活动的行为主体。一般来说就是指谁来评价,这个主体就是谁。评价主体决定了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从一定角度而言,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层次复杂多样的活动,所以,不同层次上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主体,同样也会面临不一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

2.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其实就是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客体,是与评价主体相对应存在的。通俗来说就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需要对什么对象进行评价并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对象可以分为:审计行为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审计行为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执行进行评价,来判断其质量的好坏,进而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出回应和改进。

3.评价标准。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方向,是反映审计工作目标达到与否的依据,是评价质量参考的标准和原则。一般可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指标。

4.评价技术和方法。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来支撑,而一般在评价体系中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需要多种方法相互结合来实现评价工作。每一种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

(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构建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研究和实施起步比较晚,主要是借助国外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和六西格玛方法。

1.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一种综合绩效管理体系。一直以来,在企业内部作为一种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来使用。这种方法主要关注财务和非财务、长期和短期、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效益平衡。平衡计分卡方法将影响组织绩效中一些因素分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大指标,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方法有效运用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衡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2.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方法其实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追求相对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企业管理审计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化、数据化。其核心就是通过以数理统计为根本依据的数字,来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改善质量,促进企业在质量管理上达到最佳的境界。

综上所述,两种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相对来说,平衡计分卡方法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衡量和控制中用的比较多,首先,它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范围考虑得很全面;其次,它对指标各个层面的分析较为深入,对每个指标都考虑了可能包含的所有细分指标,剖析的程度较深。笔者认为六西格玛方法在具体实施中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只能在某些方面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主体构建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的评价工作,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因评价主体不同而不同。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主体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即企业内部评估机构、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

1.企业内部评估机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就是企业内部评估,企业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企业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这种方法主要在于关注财务和非财务、长期和短期、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效益平衡,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做出正确评估。企业内部评估需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企业全体员工协调合作来实施,对于特别的企业,如企业内部设置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还应当开展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更深层次的评估活动。

2.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也是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由外部的内审行业协会对企业内部审计活动进行评价,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公开性和鲜明性特征。

3.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作为企业监督者的角色,具有权威性,清晰地了解国家整个内部审计的大环境,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权威性的执业标准和措施,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指出方向,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健康、高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对象构建

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对象其实就是对什么进行评价,即需要评价的对象有什么问题或目标。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对象构建主要是从内部审计的环境因素、审计资源因素和审计行为因素三方面来构建。具体来说,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对象主要包括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人员配置、审计前提准备、审计计划与实施、审计结论分析与反馈等。

(五)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标准构建

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评价体系的标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体系的一般标准,二是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

1.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一般标准。一般标准主要包含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首先,完整性主要是指:一是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个完整性审计过程,其审计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内部管理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二是评价活动又必须涉及审计工作的全部流程,包括审前准备、审计方案设计与实施、审计结论分析和反馈以及审计后续改进方案工作等等。合理性是指:对于企业审计工作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具备合理性原则,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依据不同行业的需求配置适宜的、科学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需要考虑其执行中的效益成本问题。再者是有效性:评价结果能否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和审计工作的效率水平。

2.内审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其实是由一系列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决定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按影响因素分为:审计环境因素指标、审计资源因素指标、审计工作流程指标和审计顾客反映指标。审计环境因素指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环境,一是企业物质方面,主要体现为审计机构的设置问题,审计机构必须注重权威性、独立性和职能有效性。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方面,尤其是企业高层在审计工作方面的组织制度和文化理念,决定了内部审计章程、计划、条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审计资源因素指标主要包括:人才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及审计的技术与方法,这四个方面都是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正确、高效开展的重要资源。审计工作流程指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前中后进行的行为和步骤,规范并熟知审计工作流程,可有效地将审计资源配置在审计工作的各个流程中去。审计顾客反映指标主要是指被审计部门对审计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被审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沟通,同时需要被审计部门提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见下图。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中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协调配合起来,寻找正确的、科学的、能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笔者主要从四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环境

第一,在《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专门性的《内部审计法》来规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细则。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熟的立法经验和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内部审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应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准则、章程和具体操作指南等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组织协会的执行监管。第三,应加快行业环境的规范进程,在其行为准则和制度上做出相应的强制性的规定,并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资源。

(二)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高层需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识,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建议企业应该由董事会及其下属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及时有效地提供内部审计质量结论分析和反馈意见,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强化内部审计运作环境

第一,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之间的联系,审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做出正确的指示和规划,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其他部门执行的有效性,同样,内部审计机构需及时、准确地将结果和评价进行反馈。第二,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积极配合外部审计部门的调查和审计,主动提供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活动情况、财务信息报表、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评价结果等信息资源,并加强与外部审计师之间形成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内外部审计资源,减少审计工作资源的浪费。第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程序、技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和方法,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企业高层需要重视企业组织制度文化的环境塑造,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文化,来强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内部审计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第二,加大引进现代化内部审计人才的力度,并对其积极培养,不仅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培养,更要定期组织内部审计的相关培训,加强和巩固其学习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第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让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中来,整体配合,有效进行,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计分卡审计工作指标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建材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建材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