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换得满村芳(下)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述

2018-11-26 08:28李朝民,吴佩
农业知识 2018年41期
关键词:改厕人居秸秆

如吉林省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评办法》,细化各项重点任务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海南建立环境卫生整治“五个一”动态监督机制,每天发一条监督短信,每个星期曝光一个脏乱差典型,每个月巡查通报一次,每季度市县交叉检查一次,年终开展绩效考核;福建省长泰县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垃圾治理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年度绩效考评、年终评优评先表彰挂钩,年度前3名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

此外,各地还采用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监督。如江西2017年以来先后两次派省电视台记者对发现的垃圾污水、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和曝光;广西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改”、农村垃圾专项治理等工作,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暗访督查活动9次,曝光了一批突出问题,切实推动各地整改落实。

抓住重点做好示范,各地探索因地制宜好模式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充分结合自身条件,突出重点工作,并探索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好做法好经验,很有借鉴性。

围绕村容村貌的提升,广东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基础环境整治,截至6月底,2277个省定贫困村17875个自然村已基本完成整治,占总数94.1%。海南大力推广《海南国际旅游岛村庄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指引》《海南省村镇居民建房推荐建筑设计方案图集》。福建编制并免费印发数万份农民建房标准图集,引导村庄建设显现出乡土田园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广西构建了“村收镇运县处理”、边远乡镇“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村屯就近就地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河南配备19.3万名保洁人员,占农村人口的3.5‰,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安徽开展农村陈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动,消灭“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突出问题。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重庆重点推进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的污水集中处理,并制定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累计建成乡镇及村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417座,让700余万村民受益。有的地方则采取连片推进的方式治理生活污水,如贵州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推广“渗、滞、蓄、净、用、排”海绵村庄生态建设理念,成片连村实施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

在农村改厕上,各地积极推广适应地域特点、农民能接受的改厕模式,并注重粪污同步处理。如山东以标准化理念推进改厕建设、使用和管理,制定了厕具产品、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等地方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四统一”工作流程,整村推进实施,并由县级组织逐户验收,把好质量关口。目前,全省已累计改厕931.5万户,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乡镇内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针对冬季寒冷漫长、建设成本高等困难,吉林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定采用三格化粪池室内水冲厕所改厕技术模式。2017年以来,安排资金10亿元,改造农村厕所达25万户。

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黑龙江大力推广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覆盖还田技术,运用青贮、黄贮、揉搓等方式实现秸秆饲料化,组织开展秸秆固化压块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培育秸秆产业化企业,延长秸秆利用链条,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重庆巴南区建立农药销售台账,开展农药销售网点回收农药包装瓶试点;垫江、梁平等区县引导个体经营者在村社田间开展巡回回收、在集镇建立网点定点回收,建立农膜回收长效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初显,今后还要加大推进力度

督导调研组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农民积极参与,乡村中国正在发生着改变,在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方面初见成效。

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客家文化和民居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方乐土,2012年入选为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由于存在违规经营农家乐现象,导致村容村貌“脏乱差”。为了保护桥溪村良好生态环境,雁洋镇党委政府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整治后的桥溪村,如今已打造成“桥溪古韵”乡村旅游景区,由雁洋镇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同管理、共享成果。桥溪村继善楼屋主之一的朱新果算了一笔收入账:2017年景区分红2700元,环卫补贴1.2万元,古民居补贴1100元,经营收入1.3万元,如今每年收入较开发前增加近3万元。

桥溪村只是一个缩影。尽管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局良好,进展较为顺利,但督导调研组也发现工作推进中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比如农民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统筹谋划不足、组织领导机制有待进一步压实、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运营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等。

围绕下一步如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调研组建议:

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农业农村部门的统筹协调牵头责任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责任,指导各地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保持逐年增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工作内容,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绩突出的县予以资金奖励。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注重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村社会组织作用,鼓励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组建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猜你喜欢
改厕人居秸秆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华中地区农村改厕及典型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合肥市改厕政策推进分析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