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足球竞赛特点与技战术运用

2018-11-26 05:59聂柏其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引导员五人制足球比赛

聂柏其

(长春大学 体育教研部,长春 130022)

在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历经数十年发展,备受盲人群体欢迎,盲人青年为尤为关注盲人足球竞赛及盲人足球运动的发展。第十二届雅典残奥会首次将盲人足球项目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盲人足球队获得银牌,我国盲人足球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近几年,在设有特殊教育的学校及高校开始普及这项运动,健全人对盲人足球运动也由好奇转为关注和喜爱。与正常足球竞赛比较,盲人足球在竞赛及技战术运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

1 盲人足球竞赛的特点

1.1 参赛队员及场地器材特点

1.1.1 参赛队员特点

缘于盲人足球的特殊性,国际盲人足球比赛一般均采取五人制比赛形式。按照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参赛上场队员每队最多5名,包括4名B1级(完全失明)队员、1名视力健全或B2或B3级(视力部分缺失)守门员。每支参赛队伍应按下述职能注册最多15名人员:8名场上队员,2名守门员,共10名队员,另有1名引导员,1名教练员,1名助理教练员,1名队医,1名理疗师[2]。

1.1.2 比赛场地及器材特点

盲人足球比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盲人足球比赛场地也有特殊要求:比赛场地要求硬质平坦,如天然草皮、人工草皮场地、水泥场地均可,但不可使用混凝土或柏油场地。比赛场地一般长度为32米—42 米,宽度 18 米—22 米(国际比赛场地长度 40米,宽度 20米),球门高 2 米、宽 3 米,比赛场地应开放并适宜声音的传播。与健全人五人制场地不一致的是,在盲人足球场的边界需要设置约 1 米—1.2米高的围板,以便于引导场上队员确定方位。比赛场地分为:守门员区、8米罚球点、6米罚球点、罚球区、球门后引导员区域、角球弧等。具体见图1。比赛场地要标明引导员区域:在距球门线大约12米处,从场地的一端至另一端应设有标记线,与球门线平行,以便场地划分三个引导区域,即1防守区(本方守门员可以帮助指挥)、2中场区(本方教练员可在场外指挥)、3进攻区(本方引导员可到对方球门区后指挥)[2]。

图1 盲人足球场地

盲人足球比赛用球与常人足球比赛不同,其特制专用足球也称铃铛足球,周长约 60—62 厘米,重约 510—540 克(重量在普通足球2倍以上),比赛用球以皮革等材料制作,在球的内部装有特殊的发声装置,以保证比赛时运动员通过球发出的声音辨别足球的方位,准确判断来球。运动员(守门员除外)都为视力残障人士,上场必须佩戴特制的眼罩和头罩(眼罩和头罩中间衬有吸水布料),以减少运动损伤,保障队员竞赛时的安全,佩戴义眼的队员可戴也可不戴眼罩。

1.2 引导员配备及特点

在盲人足球比赛中,听觉和触觉是盲人运动员认知比赛过程和选择技战术的主要途径。运动员在技战术选择和运用时,需要通过听觉和触觉在大脑中建立球场比赛局势及足球所在位置,在比赛进行中,是否能够建立正确清晰的心理图像对比赛的成败极为重要。在比赛现场,引导员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运动员建立心理图像。

1.2.1 引导员指挥及特点

按照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盲人足球比赛配备引导员,现场指挥比赛。每个球队配有1名专职引导员、2名兼职引导员(场上守门员和教练员)。在比赛进行中,当足球到达场地中部1/3离进攻的球门最近区域时,引导员可以在射门前的停球时用喊声向队员指出球门的位置。教练员可以在此位置指挥队员,履行引导员的职责,守门员引导员应引导本队队员,帮助队员定向定位,或在对方射门时组织防守人墙。引导员超越区域进行指挥,将被判罚犯规[2]。

1.2.2 引导员素质及要求

盲人足球竞赛的引导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第一,需要了解盲人足球技战术及其运用特点,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场指挥技巧,及时了解和判断比赛现场双方队员比赛情况的变化,能够把握好语言指挥的时机和内容,运用专业语言向本队运动员做出提示和指挥;第二,科学研究、深入揣摩、准确把握盲人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引导员与教练员共同引导运动员克服不良个性及比赛场上的不良心理变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帮助运动员养成积极乐观、永不言败的性格,在比赛进行中,实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并准确发出语言指令;第三,把比赛中的指挥语言融合到训练中,在训练中不断磨合,使运动员对引导员的指挥语言熟悉并形成“定式”,通过听觉、触觉、空间感以及经验,能够对瞬息变化的比赛作出快速合理的判断,正确果断地采取行动,合理运用技战术,取得主动权;第四,根据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规定,在比赛现场,引导员必须以谨慎、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在语言提示及指挥中不得给队员发挥带来不利影响。

2 盲人足球比赛规则

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制定有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规则与常规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有所不同,包括判罚球,如进球、任意球、点球等,以及对队员犯规等均有特殊规定。

2.1 进球的判定

按照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当球的整体从球门柱间及横梁下越过球门线,而此球在并非由进攻方队员(包括守门员)以手掷入、带入或故意以手或手臂挡入的情况下,只要不违反任何竞赛规则的情况下,则进球得分[2]。

2.2 任意球及点球的判定

在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进行中,如果出现运动员用语言或噪音故意迷惑或欺骗对方等情况,比如在铲球、争抢球或搜球时, 运动员不能清楚地说出“喂”或“走”等类似语言,否则裁判员将判对方直接任意球;比赛场上运动员如犯有绊摔对方队员、手抓或扑向对方队员、企图袭击或袭击对方队员、推对方队员、用双脚从前方铲对方队员,裁判员将判对方获得直接任意球[2]。

如果队员有严重犯规,如暴力行为、向对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故意用手球破坏对方的进球或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域内的正常运动),这种情形下裁判员将判对方获得任意球或点球。

2.3 队员犯规的判定

在盲人足球比赛场上,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破坏安静环境、用语言或噪音故意欺骗或迷惑对方,在未得到主裁判同意故意触碰眼罩、眼贴以得到某些光感,运动员如果做出危险性动作、阻挡对方守门员发球,运动员用双手握住围栏踢球、企图踢球时在侧面挡板处做出俗称“三明治”动作时(即第二名队友阻挡对方队员),以及其他犯有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IBSA)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第12款的犯规行为,主裁判则判犯规运动员停止比赛并罚出场。

在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中,如场上队员犯有非体育道德行为、持续违反规则、延误比赛重新开始、当以角球和界外球以及任意球或球门球恢复比赛时不退出规定的距离、未经主裁判许可擅自入场或重入场以及违反有关替补程序、未经主裁判许可擅自离场、故意触及自己必须配备的设备以获得一些便利等,主裁判均将出示黄牌予以警告。

在盲人足球同一场比赛中,如果某一队员犯规累计达到五次,主裁判则判其离场,且在本场比赛不能再次上场,此时由其他队员替换上场。场上队员如使用无礼侮辱性或辱骂性语言及动作,同场比赛中获得第二次警告,以及存在犯规中的任何一种,主裁判则示红牌罚令出场[2]。

在盲人足球比赛执法工作中,裁判员需清晰及时用语言报告运动员判罚的结果,每次犯规必须向值班台用语言和手势报告,再由场上播音员向全场播报。

3 盲人足球比赛技战术的运用

在盲人足球比赛中,无论是进攻战术还是防守战术,与常人五人制足球比赛类同,但是场上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方式与方法技巧却大有不同,比赛中各种技战术运用的频率与常人五人制比赛也有所不同。

3.1 运球过人技术

在常规足球比赛中,一般将运球过人作为进攻战术中的主要技术。盲人足球运动员由于视力障碍,不能直观地观察到进攻运动员的意图,只能凭听觉、触觉和空间感进行防守,从而大大增加了防守的难度。进攻队员运球过人相对较为容易,导致盲人足球比赛中运球过人成功率远高于常人足球比赛[3]91。运动员运球过人技术一般以“双脚敲击球”为主,也运用拖拉球运球过人技术,但技术动作比较难掌握,需要运动员在大脑中对球向有良好的方位感。

在对盲人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加强拖拉球技术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球过人能力,以便在比赛中很好地发挥个人能力,赢得主动权。

3.2 传球技术

在常人足球比赛中,传球是进攻的主要技术,影响传球技术的因素包括时机、力量、角度及准确等。传球技术的运用,第一,需要确定准确的角度,同时球的传出要有力量;第二,需要抓住时机并运用晃骗等技术和技巧。盲人运动员因受视觉障碍的影响,正常传球技战术运用的要求不能完全实现,因此,在盲人足球比赛中,传球技术一般运用得不多,队员之间的传球次数较少。可见,传球不是盲人足球进攻的主要手段。

在对盲人足球运动员传球技术的训练中,主要通过听声辩位训练,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时建立人与球的运动方向及位置,加强对运动员固定方向和固定位置的训练,以便在比赛中提高传球位置的准确性。

3.3 接控球技术

现代足球比赛,接控球技术是在足球赛场上保持控球权及比赛优势、突破对方防线并迅速抓住进攻时机争取射门机会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盲人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不足,仅通过触觉、听觉以及引导员的指挥决定自己所实施的动作,所以接控球技术运用比较单一。运动员在使用接控球技术时,运用脚内侧接球技术较多,用脚前掌接球技术较少,一般采用缓冲式接球,导致接球动作滞后,缺少攻击性[3]93。在对盲人足球运动员训练中,教练员应尽可能培养运动员接控球技术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3.4 抢球及断球技术

在足球比赛中,抢球技术是主要防守技术。盲人足球比赛中的抢球技术运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人足球比赛,其主要原因是参赛队员在比赛场上反复争抢,运动员具有连续控球时间短的特点。在比赛中,防守队员一般是在听到引导员的指挥或球的声音后,通过触觉、听觉和在头脑中建立的空间感来判断球的方向,以及对手和同队队员的位置,上前逼抢夺得控球权,将抢球作为主要防守技术和手段。分析发现,在盲人五人制比赛中,队员围抢战术的运用最多是运用在后场,前场运用很少。

盲人足球竞赛中抢球技术的运用,反映运动员对球声音的敏感度和对引导员指挥的反应速度,是运动员个人防守技术水平的体现,在对运动员的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把握这一特征,强化抢球防守技术运用的训练。

在足球竞赛中,运动员断球技术的运用对预判能力要求较高,由于盲人足球运动员的视力限制,在赛场上只能通过听声辨位,预判能力很低,有意识传球较少,防守运用断球技术所占比例一般较低,在比赛中一般不将断球作为防守技术的主要手段。

3.5 射门技术

据赛场调查,盲人足球赛运动员射门脚法最常用内脚背射门;其次是脚尖射门,脚尖射门因其突然性和射门时球速快,成功率较高;再次是外脚背射门,很少出现正脚背射门。由于盲人足球比赛的守门员由正常人担当,所以总体射门成功率一般不高。

在盲人足球比赛中直接射门较少,一般是队员传球后没有对球门形成威胁或者被对方防守队员破坏。但是,角球与任意球在进攻中有较大的利用空间。由于盲人足球比赛的特殊性,赛场上出现犯规的频率较高,所以球点球与第二球点球也是射门得分的重要手段。角球和任意球也是获得进攻机会较多的形式。

由于盲人足球比赛中特定因素的限制,使传切配合与反抢都不能形成有效的得分机会,所以个人运球与突破就成为进攻的主要战术手段。训练时,教练员可以训练运动员在特定情况下采用脚尖捅射技术,以增加射门的突然性,提高射门成功率。

3.6 封堵技术

盲人足球比赛中所用的封堵技术主要是封堵射门,封堵技术主要发生在后场。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对整体球场情况不能作出综合判断和分析,致使运动员在场上传球技术运用较少。在比赛中,当一方进攻结束或失去控球权时,球队的重心迅速转移至后场,队员重点封堵射门。

在盲人体育运动中,盲人足球运动具有较高的对抗激烈性。盲人足球运动的特点取决于盲人特殊群体的特殊性,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选择和运用上,主要依靠感觉机能,包含听觉、触觉、位觉、本体觉等对本队及对方球员的位置及来球方向作出辨别和判断,运动员凭借个人感觉机能选择运用不同的技术动作。在对盲人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要针对盲人足球比赛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创新训练方法,提高训练实效,强化对运动员听觉和感觉机能的训练,使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战术动作及运用要领,提高技战术水平。

猜你喜欢
引导员五人制足球比赛
精彩的足球比赛
小学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受引导人群疏散研究
平罗县五人制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足球比赛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公共文明引导员就在您身边(下)
五人制足球比赛特点——近7届五人制足球世界杯进球分析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