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观遗传学的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

2018-11-26 09:49万林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靶向治疗

万林

【摘要】小細胞肺癌生长较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且广泛,约占肺癌的20%。医学临床上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对放疗与化疗敏感,极容易复发与产生继发性耐药现象。在治疗小细胞肺癌过程中,除了常规药物、化疗、放疗以及手术治疗外,靶向治疗可以有效针对肿瘤在器官组织、分子水平的靶点不同,使用不同靶向治疗技术进行治疗。虽然现阶段医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治疗局限小细胞肺癌,但对于晚期肺癌缺乏有效根治。因此,进一步研究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与其发病机制,尤其是表观遗传学非常重要。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1-071-01

引言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90%,其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肺癌按照组织学特点即可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虽然,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据20%,但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肺癌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与化疗。而临床对小细胞肺癌很少采用手术治疗,多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同时,小细胞肺癌对放疗与化疗敏感,极容易复发与产生继发性耐药现象。因此,为了改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深入了解小细胞肺癌的遗传变异现象、总结靶向治疗经验,对未来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治疗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1 基于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是指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可以表达一种多变化形象的一门遗传分支性学科,此种变化现象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时可以在隔代遗传中保持稳定,但是不会涉及到其他DNA的改变。表观遗传的表象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以及RNA编辑等。而小细胞肺癌具有多样化的遗传变异,经研究发现其在染色体水平中经常出现缺失或扩增现象。基于表观遗传学,小细胞肺癌存在较高的DNA甲基化,并且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互成正比。同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在小细胞肺癌中高达98%,导致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经常突变或转录失活。除此之外,基于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学染色体3p区域,经常集中缺失在小细胞肺癌中,染色体集中缺失大部分与肿瘤抑制相关,但现阶段仍没有准确的定位。染色体长期高频率的缺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染色体扩张现象,以至于会促使多种细胞进行自我调控、更新或者凋亡。

2 基于表观遗传学的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分析

2.1 早期研究的靶向药物

经过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是现阶段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经常突变或转录失活,靶向治疗中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是治疗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变异的首选药物,并且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虽然,吉非替尼作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小细胞肺癌治疗突变率的效果却不明显。而厄洛替尼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治疗中,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化疗都没有明显效果。由此表明,早期研究的靶向治疗药物效果大多都不理想,不能充分的对小细胞肺癌起到抑制作用。

2.2 目前临床靶向治疗药物

近年来,临床对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进程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临床对小细胞表观遗传变异研究不够深入,对其病例机制不能充分了解,导致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治疗过程与效果也没有明显变化。然而,目前临床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不断的对其病理机制与表观遗传变异机制进行研究,已经逐渐开发了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主要治疗方向通常以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受体、细胞周期相关蛋白、DNA甲基化基因等进行检疫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细胞肺癌的抑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着一定的效果。

2.3 现阶段新型靶向治疗建议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而其中包括的小细胞肺癌也具有较高死亡率。因此,对肺癌的治疗研究刻不容缓。基于小细胞肺癌除了正在临床进行试验的靶向药物外,还有一些新开发研制的靶向药物刚刚起步。新型靶向药物的问世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小细胞肺癌新型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正在紧密进行中。目前,小细胞肺癌新型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联合用药和免疫治疗。其中一类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为,基于Bcl-2抑制剂与ABT-263的联合疗法。但是在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中,ABT-263其单独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依维莫司能够缩短机体对治疗的时间,减低影响,因而利用依维莫司和Bcl-2抑制剂ABT-737可以有效抑制小细胞肺癌。其二,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能够利用肿瘤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它是临床实践中极具吸引力的一种靶向治疗方法。由于癌细胞可以自身调节免疫反应,而靶向治疗能够针对特殊的免疫机制发挥不同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将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特殊性向结合,可以有效抑制小细胞肺癌,并且能够良好增强可抗肿瘤的作用,降低肿瘤对靶向药物的耐受性,无疑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在多种肿瘤中表现出有益的抗癌效果。虽然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据20%,但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医学临床对小细胞肺癌治疗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而靶向治疗的早期尝试成效却不理想。随着对小细胞肺癌的遗传变异与病理机制深入研究,开发了许多新型靶向药物,并且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抗癌作用。基于对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将来有着真正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靶向药物。

参考文献:

[1] 尹东涛,云天洋,刘阳.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中的自噬调控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05):441-443+457.

[2] 迟红卫,王藏海,杨志明,任进军,徐倩,陈艳芳.应用表观扩散系数值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J].临床荟萃,2015,30(08):883-887.

猜你喜欢
靶向治疗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IV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IV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靶向治疗”结合中医调整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护理分析
超声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