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创设实践研究

2018-11-27 02:38孙羽佳
消费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孙羽佳

摘要:本文着手于银行的财务现状、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未来的发展能力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创设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时间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财务绩效 评价体系 创设 实践研究

现代过对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等的经营者都较为重视这个问题:怎样创设出科学、完整、精准、合理的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才能实现对商业银行运营活动具体功能的科学评测,鉴于此,稳重展开相关论述,期望能为其他同仁提供些许借鉴。

一、综述国际中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

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银行外部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益方面的评价;其二是商业银行内部领导层对其内部运营管理人员、分支部门的考核,文中主要针对外部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益方面的评价展开论述。

(一)西方先进国家中的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伴随西方先进国家对商业银行整体管制方面的逐渐放松,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银行以及破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引起国际上理论界和实物界的管饭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有很多,比如Stuhr与Van Wicklen、Joseph Sinkey、Gilbert和Peterson、Daniel Martin、Korobow,Stuhr和Martin、PantaIofie和Platt、Whalen和Thomson、Frase等,这些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分析模型通常都会把指标分成监管性质、社会中介、自律评价体系三个类别,因为各自出发点是不同的,所以使用的指标与方法侧重点也是不同的。现代巴塞尔协议的国际银行之间进行联合监管的关键方式,其中包含很多有关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方式与要求。社会中介评价体系是西方的银行协会、专业资信评级机构和较大的投资机构等民间形式的财务绩效评估,其目的的帮助公众预测评估对象的未来发展,并且制定对象科学的投资方案。自律性评价体系则是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未来考核经营管理人员具体经营业绩才创设的评价体系,这样三类体系在实际运行当中相互交叉并且互相借鉴。

最近几年,西方银行财务绩效分析模型方面的探究慢慢转化为银行内部、评价公司、监管机构共同引导的实践行为。通常都是使用确定指标体系、应用统计方式、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技术等多种方式,选择并建立评估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这样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普遍运用,但是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方式。

(二)我国线性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近几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相关领导一直在细致探究和解决这个课题,并且创设了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模型。银监会也已经提出了相关的议案,可是因为我国金融体制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亦处在完善与调整时期。

针对国内的探究现状来讲,很多商业银行中的绩效评价是基于统计指标进行的确定不同指标内容,再针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之后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分数。这样的方式重点在于指标算则与权重设置方面,评价人员依据不同的侧重点选择指标并且设置权重,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有很多学者使用多元的统计方式、层次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技术等多种方式实施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评价,并且提出一系列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一)现行指标体系中的问题

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是围绕财务报表这个核心的,其关键纳入包含:资本与资产的规模、实力、财务业绩、完全性、稳定性、发展能力等,其中财务指标的关键的考察内容,可是这样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1.银行差别大,指标可比性差;国外银行在实际绩效评价中一般都遵照银行的规模进行分类,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只有两个大的类别:国有商业银行于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二者之间的区别正在逐渐消除,已经不适用于这样的划分方式了,并且其结果也没有说服力。

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大多是使用单因素分析法,更侧重于财务类的因素,对银行潜在的风险和未来的发展能力等因素未进行全面的考量。

3.财务绩效评价的主体不够明确;主体不同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时的目的也不相同,因为目标不一致,所以要使用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我国现行的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确保评价指标是完整、可测、可控并且可操作的,稳重对比以往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运营状况、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层面上选择评价指标,并且进行权重的分配。

1.资产流动性:可选择使用两个指标:流动性比率以及存贷款比率,流动性比率是考量整个企业业绩时常用的指标,比率越低表示流动性越不好,银行用来进行清偿的可流行性資产不够。存贷款比率则是指贷款所占的存款比率,越高则表示银行流动性越不好。

2.经营状况:使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利润率以及营业利润率。前两者是考量企业经营业绩时常用的比率,资本利润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成效以及投资者投入资本后的活力能力,营业利润率衡量的是银行的运营效率。

3.安全性:使用不良贷款率、资金充盈率、杠杆比率,不良贷款率遵照国际流行的五级分类指标,对一些商业银行中的数据进行调整。杠杆比率与资本充盈率是整合反映商业银行实际运营的安全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发展能力:使用资本累积率、营业创收增长率,关键是要衡量银行业务的增涨与收入实际增加的情况。

三、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实践分析

基于有关数据内容的可获得性与可比性,文中搜集商业银行连续两年的原始数据资料作为样本数据,并且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一)计算绩效评价标准

有两种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计算的方式,其一,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指标,例如资本充盈率,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可借鉴相关标准展开计算,再基于前期计算结果进行浮动。其二,是不具备前者标准的指标条件,实际计算的时候要取各个银行的平均值,并且依据功能系数来确定评价标准数据。

(二)以实际情况为实例,计算出财务绩效的分数

把指标的原始数值和评价标准进行对应,找出其中的区间,依据百分之原则分别算出得分。之后综合每个指标的实际权重,算出加权绩效分数,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结果。

四、分析并探究實践结果

在对商业银行实施绩效评价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工商、招商两个银行的财务绩效比较好,但总体来讲,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效益并不理想,总体分数较低。仔细分析,是因为:

1.存贷款比率太高造成银行流动性欠佳;基本所有的商业银行存贷款比率都比较高,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我国金融监管的有关要求,让各个商业银行资金的实际使用比较雷同。

2.大部分银行运营状况的四项指标值都偏低,这表示样本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比较低,盈利性能比较差。虽然从银行的财务报表中能看到各项数据内容都是不断上升的,可是在对利润率进行计算之后会发现,很多利润率的相关指标出现下降的状况。这表示银行的资本、经营扩张并未获得原本期望的成效,对提升银行自身的收益没有实质性作用。

3.在安全性指标上,资本充盈率与不良贷款比率始终都是被讨论的问题。基于前边的实践来讲,还存在个别商业银行实际的资本充盈率未达到相关协议的基础要求,其他商业银行虽然能达到要求,可是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在不良贷款比率层面上,各个商业银行控制得还是比较好的,可是也存在有部分银行中的不良贷款依然呈现增涨的态势。

4.关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能力的指标层面上,除鲜少几个银行所有者的权益在增加之外,其他的各个商业银行都处在较为平稳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虽然不会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能力产生太多不良影响,但是在市场竞争环境日愈激烈的当下,面对竞争者的时候,自身的前进,也就是在后退。

5.但是,在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创设实践的时候,有的银行的确展现出极为突出的发展势头,其运营绩效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更为主要的是,这部分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获得有效的改善,盈利能力以及其实际运营中的利润率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这种情况,对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创设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其切实带动了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进行商业银行金融操作的首选目标。真正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终上所述,所创建的评价体系模型,已经基本具备阐释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相关问题的能力,可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的非定量因素还需要科学的定性分析,诸如人事方面的管理,服务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等;在解决完数据内容处理的相关问题后,有些指标要对应地加入到模型当中,强化模型本身的阐释能力;指标的权重创设方面有人为干扰的因素,会对模型的精准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创设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以促进商业银行未来更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