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庄子寓言“相忘于江湖”

2018-11-27 21:04杨建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寓言庄子

内容摘要:庄子寓言“相忘于江湖”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天下大乱的时代,友爱互助才成为一种急需,所以儒家的“相爱”不如道家的“相忘”。然而,庄子的推理中隐藏了一个不易觉察的逻辑陷阱,故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

关键词:庄子 寓言 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里有一则非常短小的寓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于这则寓言,历来有多种解读,笔者在此也不揣浅陋,发表几点意见。

一.“相忘于江湖”的语法解释

从语法层面来看,“相忘于江湖”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相忘于江湖”应解释为“将过去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张耿光在《庄子全译》中便是这样注解的。南怀瑾先生在“尚南论坛”网站上讲授《庄子》时,也作了类似的解释:“在江湖里怎么‘相忘呢?就是忘记了有江有湖,不受任何的管束了。”第二种意见则认为,“相忘于江湖”应解释为“在江湖里忘记彼此”,成玄英的《庄子注疏》便是这样解释的:“江湖浩瀚,游泳自在,彼此相忘,恩情断绝。”

笔者认为,成玄英的解释更为合理。两个“相”字,意思应该是统一的,都解释为“相互”,“相濡以沫”即“鱼儿们相互帮助”,“相忘于江湖”即“鱼儿们相互忘记”。 如果按照南、张两位先生的说法,把“相忘于江湖”解释成“忘掉江湖”, “相”和“于”这两个字在解释上就没有了落脚点,岂不是成了多余?

二.“相忘于江湖”的思想内涵

《庄子》一书,多用寓言说理。“相忘于江湖”这则寓言要说的道理是:仁义道德之说并不可取,儒家的“相爱”不如道家的“相忘”。

湖水干涸了,鱼儿搁浅了,它们吐出唾沫,相互润湿,多么感人啊!可是鱼儿们愿意这样吗?当然不愿意!它们宁愿放归江湖,自由自在,彼此相忘,恩断情绝。 由此可见,亲情和友爱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它是真性受损的证明,是环境恶化的结果。所以老子才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只有天下大乱的时代,仁义道德才成为一种急需。

按照庄子的说法,鱼儿最好的归宿是江湖,那么人类最好的归宿又在哪里?当然是道家的始祖所描绘的理想国:“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在这个理想国里,人们丰衣足食,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十分独立,不需要彼此依靠,所以便彼此相忘,老死不相往来。

三.“相忘于江湖”的逻辑陷阱

“相忘于江湖”采用的说理方法是类比推理。稍有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其结论并不完全可靠。庄子却将“或然性”的推理当成了“必然性”的推理,这便设计了一个不易觉察的逻辑陷阱。其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鱼儿陷入了困境,所以友爱互助;

人类也友爱互助;

所以,人类也陷入了困境。

人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智灵生物,而鱼则是一种受本能驱使的低级生物,将这两种有着天壤之别的生物相类比,显然违背了类比推理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强烈的社交需要,亦有强烈的情感需要,这一点就连庄子自己也不否认。庄子的另一篇寓言《徐无鬼》也印证了这一点:越国有一个流亡者,离开国都刚几天,见到故交旧友便十分高兴;离开国都一个月,只要见到有些眼熟的人便大喜过望;离开国都一年多,只要听到家乡的口音便欣喜若狂。由此可见,鱼儿可以做到“相忘于江湖”,人类却永远也做不到“老死不相往来”。(参见拙作《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的基本需要》,《贵阳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作者介绍:杨建猛,安顺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寓言庄子
时装寓言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