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汉字”的英文名正名

2018-11-28 15:14曾泰元
英语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词典英译词典

文/曾泰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连续使用的时间最长,也是远古诸文字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个。汉字是我们中国人重要的文化瑰宝,是联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的关键。不仅如此,对于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区的语文而言,汉字也曾有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汉字是个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长久以来,英文都称之为Chinese character,无论是在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或是在非专业的篇章话语,这都是标准答案,我也一直视为理所当然。

“汉字”的英文Chinese character,字面是“中文字符”的意思,不过它可能还有其他的解读,如“中国人的性格”“中国的人物”“中国人的角色”“中国的特色”等,不一而足。是吗?我们不妨先看看以下的例证:

(1) For Sm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 was defined by a ‘Contempt for Foreigners’ and ‘The Absence of Public Spirit’. —Jardine Matheson and Chinese Migration in the British Empire, 1833—1853, by Stan Neal【对史密斯而言,中国人的性格就是“鄙视外国人”和“缺乏公益精神”。──《怡和洋行,以及大英帝国里的华人迁徙(1833—1853)》,斯丹·尼尔著】这里的Chinese character不是汉字,而是中国人的性格。

(2) … particularly the evil Fu Manchu, the most recognizable Chinese character in Western books and movies before [Charlie] Chan came along. —From Fu Manchu to Kung Fu Panda: Images of China in American Film, by Naomi Greene【……特别是那个邪恶的傅满洲,在陈查理出现之前,他就是西方书籍和电影里识别度最高的中国人物。──《从傅满洲到功夫熊猫: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娜奥米·格林著】此处的Chinese character也不是汉字,而是中国的人物,或中国人的角色。

(3) sinicize To invest with a Chinese charact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使中国化〈及物动词〉赋予中国的特色──《牛津英语词典》】这是权威英文词典给sinicize(“使中国化”)下的定义,定义的文字To invest with a Chinese character不是“用一个汉字投资”,而是“赋予一个中国的特色”。

看完例证之后,想法是否有所不同?Chinese character不见得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汉字”,何以致此?原因在Chinese和character都是多义词,二者语义合情合理的搭配,造成了潜在的不同解读。Chinese是“中国的”“中国人(的)”“中文(的)”,可兼指国家、人民、语言。character的本义是“印记”,也就是在物体表面按压或凿蚀的痕迹,此义仅存于早期的文献。这样的印记如果用在人类的语言文字,就是表音或表意的“字符”。用在事物,就是不同于他者的“特色”。用在个人,就是有别于他人的“性格”,或是道德方面的“品格”,由此,character也可回过头来转指作为主体的“人物”或“角色”。

词语有歧义乃语言之常态,此时上下文是个关键,有助于厘清语义。在论及语言文字时,Chinese character应不至于产生误解,然若是语境不清,Chinese character所指为何?是汉字?是中国人的性格?是中国的人物?是中国人的角色?还是中国的特色?根据语料库统计,character作“字符”解是个相对低频的意思,“性格”“特色”“品格”“人物”“角色”等义,与之相较更为普遍。因此,许多英语人士看到或听到Chinese character时,第一反应恐怕不会是汉字,而是中国人的性格、中国的人物、中国人的角色或是中国的特色吧?

许多人跟我一样,长久以来都认为“汉字”的英文就是Chinese character,英文的Chinese character就是“汉字”,现在这个认知是否开始有些松动了?

汉字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独特性,然其英译Chinese character却存在着不同的解读,背离了独特性之所以独特的单一本质。因此,“汉字”的英译Chinese character虽广泛使用,但事实上并不理想。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日常检测可以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胶体金法速度更快,但是酶联免疫法应用价值较高。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样本可以再用酶联免疫法复核。艾滋病传播与高危险行为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自高危险人群开始传播并在一般人群中流行,因此,必须重视对高危人群加强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同时进行行为学和血清学检测,检测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对检出率造成的负性影响,尽量确保各个实验步骤的一致性。

我是个词典研究者(lexicographer),经常翻查权威词典,希望能从中了解语言的现状,体察语言的变化,借此鉴往知来。这个Chinese character,我遍查英美出版的各大英文词典,发现居然只有《美国传统英语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一部加以收录,连英语世界最大最全的《牛津英语词典》也未收,令人感慨。

《牛津英语词典》是有Chinese character(或其复数形态Chinese characters)的踪迹的,然而这个词组却仅担任辅助性的角色,出现在其他“词目”(lemma,或称headword)的词源、定义或书证里,用以解释说明,地位边缘,像是个未词汇化(non-lexicalized)的自由搭配(free collocation)。未词汇化的自由搭配,用白话文说,就如同“中国的文字”这个短语给人的感觉一样,结构松散,可任意替换(如换成“日本的文字”“中国的历史”……),而没有“汉字”这个词汇给人的那种语义清晰的紧凑感。《牛津英语词典》对Chinese character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同为其他的英文词典所遵循。

唯一的例外是《美国传统英语词典》,它“词汇化”了Chinese character,以Chinese character为词目,提升了Chinese character的词汇地位。定义分两条,第一条指的是中国的汉字,第二条指是其他语言(如日文)的汉字:

Chinese character 1. Any of the set of symbols used to write Chinese,each of which represents a single, usually monosyllabic word or morpheme. 2.Any of these symbols used to write the words, morphemes, or sounds of other languages, as one of the kanji of Japanese.【汉字〈名词〉1.用来书写中文的一套符号之一,每个符号都代表单一的、通常是单音节的词或语素。2.这些符号之一,用来书写其他语言的词、语素或音,比如日本汉字。】

读到第二条定义,看到文字里的kanji(日本汉字),不免让人感慨万千。日本的文字源自中国,其汉字(kanji)照搬自中国的汉字,平假名(hiragana)仿制自中国书法的草书,片假名(katakana)源于中国汉字楷书的偏旁,而这三个以罗马字母转写的kanji、hiragana、katakana,更是早为英文所收,中大型以上的英文词典均有收录,三者作为英文词汇的地位无比清楚。

书写韩文/朝鲜文的表音文字“谚文”,15世纪发明时借鉴了汉字方块的形态,迄今仅500余年,其音译Hangul也已经为多部大型的英文词典所收。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无可辩驳的明证就如此不留情面地横在我们眼前。

作为日本文字源头的中国汉字,作为朝鲜民族“谚文”参考对象的中国汉字,至今依旧在使用一个语义模糊的Chinese character,英文词典基本不收,即使现身词典的字里行间,似乎也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使用的楔形文字,英文是cuneiform(字面为wedge shape “楔形”)。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称为“圣书体”,英文是hieroglyph(字面为sacred carving “圣凿”)。汉字亦是远古时期的一大文字体系,相形之下,英文仍缺乏一个专属的名字,有的只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的Chinese character(中文字符)。“汉字”的传统英译Chinese character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把cuneiform(楔形文字)称为Sumerian letter(苏美人的字母),把hieroglyph(圣书体)称为Egyptian symbol(埃及的符号)一样。

前有人类文字先驱的楔形文字(cuneiform)和圣书体(hieroglyph),后有中国汉字子孙辈的日本汉字(kanji)、平假名(hiragana)、片假名(katakana)和谚文(Hangul),我们中国的“汉字”,是否也该赋予它一个与之匹配的英译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用汉语拼音转写的hanzi如何? □

猜你喜欢
英语词典英译词典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英语词典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析
用好英语词典 提高学习能力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
漫画词典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