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从游教学与大学英语的自组织学习

2018-11-28 17:47刘玲玉
文学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助手探究教学模式

刘玲玉

信息时代到来,网络的普及,自组织学习、泛在化学习对大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此背景下,仅凭经验教学已经不足以达到教学的要求。如果不去从理论中深入研究,自觉地运用。教育将丧失先行地位,而教师的角色也会日益尴尬。

一.研究现状及目标

本课题研究在儒家“从游教学”的模式启发下,结合西方自组织学习理论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相关学科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更新缓慢,呈现匮乏状态。目前在知网检索到和自组织学习相关文献不足百篇;和英语教学相关的仅1篇。郑艳林(2016)将从游模式应用到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实践研究;王一川等(2009)在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中尝试“从游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组织。吴长城(2015)对自组织学习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指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应注意区分SOLEs的不同应用场景,清楚不同活动阶段的处理方法和策略。岳秀丽(2015)探索了自组织泛在英语学习模式,认为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从“云端”获取所需资源进行“泛在”学习和以“干预最小化”为教育理念的“自组织”学习;英语教师需更新思维、转变定位,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自组织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英语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和共享者以及“互动输出”为驱动的课堂组织者。李勃(2008)研究了当代青年网络学习的自组织特征,该研究适用于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对象主体的学情分析和自组织学习的开展。史利平等(2016)的研究聚焦自组织学习主体的构建,根据自组织学习特征提出相应的运行机理,对深入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和方向上的指导和参考。

二.理论依据

儒家教育思想提出的“从游教学”论述记于《论语》、《史记》、《后汉书》及明代著述《卷上‘按语’》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1)对该教育理念做了进一步阐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孔子周游列国,讲学于弟子,身体力行体现其教学思想。后代教育家进一步阐述师与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印证了传统教育思想。苏伽特·米特拉教授基于教育学试验提出“自组织学习环境”(SOLEs)的理论体系,主要囊括自组织学习系统、形成条件、学习动力圈、最小干预教育探究循环圈、信息流五大部分。

Sugata Mitra教授认为学习的本质深藏在自组织之中。“墙中洞”是一个没有外界干预、结构化的自组织学习系统,这个系统总是显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被称为“涌现”的学习状态(Mitra,2012)。在个体维度,学习者需要具备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理性的辨识系统的能力三项基本技能;在群体维度,SOLEs群体应具备开放、协作和多样化的特点。学习动力圈(Learning Dynamics)由三个动力子圈组成:学习状态、学习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和班级结构。MIE方法的核心是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问题(Dangwal et al.,2005)。孩子们遵守的自组织规则是与自己的朋友形成学习小组,组成社交网络,并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展开学习(Dangwal et al.,2006)。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会从教学模式、学习环境构建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依托大学英语课程,依托单元主题,引入课题研究模式(project research),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其次,构建自组织学习环境。学习既然是一个自组织的行为,教师和教学机构的定位确实受到挑战。教育者要认识到时代的进步,充分利用。在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隐身”的同时积极探讨教师的作用并有效发挥。同时,构建多元多层次的师生关系。教师可在学生中找到教学助手做教学活动的协调者,有效的架构“大鱼——中鱼——小鱼”的多元多层次的教学关系。学习的有效达成将最终促成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实施步骤

在最初的方案制定阶段,把握四个原则: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好地让小组发现和聚焦研究问题,让帮助者的行为更加精确。

在具体实施阶段,组织问卷调查和教学研讨。师生共同发现现行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掌握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倾向等,为后期教学实践打好基础。

教学实践设计:根据按照单元主题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模式,设计单元活动。活动设计三大活动阶段:寻找问题、开展调查和展示发现。

1.寻找问题阶段。 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Big Question),让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project research)。大问题应是开放的,问题解决相对困难,没有简单的答案甚至没有答案。问题解决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深层次和长时间的对话,而不是为了找到唯一答案。由于这个大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发现和探索,而不是由教师设定的,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欲,引起他们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并激励他们协同共创和质疑反思。另外,一个好的大问题往往是复杂的、跨学科的和面向未来的,能够激励学生探索更广泛的话题,联结更多的主题和对问题的理解。大问题是教学设计试验成败的关键。

2.开展调查阶段。起初,学生们自主探索,以多人小组为单位在网上协同合作寻找答案;其次,各小组同时进行行动管理并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使用录音笔、照片、问答网、文字等记录活动体验。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教师是“隐身的”,仅充当协调员的角色,不解答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中间选择一名助手,助手在活动过程中承担如下职责:(1)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每个人都在为解决问题而努力;(2)帮助其他学生解决大问题,以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隐身”;(3)帮助学生去解答疑问。

3.展示发现阶段,引导学生向小组提问,提问的支架主要包括:他们是如何获得答案的?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下次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即使学生们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他们也能从各组的讨论中获益。在这个阶段应注意的方面:第一,给予学生展示空间,以分享他们小组合作的故事;第二,讨论问题本身及他们的调查过程;第三,激发学生反思如果以后参与这样的活动,个人和小组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分享自己及其他小组的优点;第四,充分利用时机调动学习气氛,让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成就感,教师和助手还应大力赞扬和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和辩解。

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助手交流,并作出教学反思,从整体设计、操作细节以及课题完成质量等方面上作出具体的反馈,以指导下一轮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充当助手的学生迅速成长。

五.结语

在经验教学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今天,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和西方先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为大学英语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和根据教学反馈逐步调整是下一步工作。

猜你喜欢
助手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