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生“写什么”难题的四步法

2018-11-28 18:28张友琴
写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口头资料想象

张友琴

“大道至简”,写作学的理论虽然十分复杂,但其要点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老师、作者、出版商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育学生“怎么写”上了,而对告诉学生“写什么”,训练学生“写什么”,却长期不太用心,大概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按照写作活动的规律,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必须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怎么写”。本文只想说明,按照传统的方式,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可以对“写什么”进行有效训练。

一、观察体验训练

人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往往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而抽象。观察体验训练,应该从观察身边的人开始。学生最熟悉最了解的人,当然是父母及家人、同学和老师。语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并把观察的结果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定要以说为主,说多了,说熟了,才可以适当写一点观察笔记。中国人的脸皮薄,一般不好意思在公众面前多说话,尤其是害怕说错话,留下笑柄,让人家许多年以后还当谈资。老师鼓励大家说话,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可以综合施策,凡是开口说了的,就给基本分,不说的就没有分,说得好的就加分。这样,学生就会习惯于开口说话,口头训练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书面的观察笔记,一开始最好不要求完整,可以先要求学生写一些观察笔记片段,包括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走路,有什么事情特别引起你的注意,等等。观察片段写多了,自然而然会写出比较复杂完整的观察记录,这就是以记人为主的散文了。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写完整的记叙文,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腹中空空,写起来当然很痛苦,这样的文章,即使写再多也起不到训练学生的作用。

除了教学生观察一个人,还可以教他们观察若干人,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特点,小学生有什么特点,中学生有什么特点,男生有什么特点,女生有什么特点,爸爸们有什么特点,妈妈们有什么特点,男老师有什么特点,女老师有什么特点,老教师有什么特点,年轻老师有什么特点,主课老师有什么特点,副课老师有什么特点,等等。这类观察多了,他们自然会观察更多的人,观察更多类别的人。

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得细致一点,例如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学和放学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还可以回忆自己刚上幼儿园时的情景,或者请父母讲讲自己上幼儿园时的情况,把这些小朋友上学和放学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写成观察笔记。

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还要学会观察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的人,这也是观察体验训练的重要内容。例如,三国英雄张飞在当阳桥上吓退曹操时,张飞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曹操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吓退曹操大军以后,张飞为什么又毁掉了当阳桥,曹操后来为什么又重新返回当阳桥,等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除了教学生观察人,还可以教他们观察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山岭、河流、湖泊、太阳、月亮、星星等,比方豆子怎么发芽,蚂蚁怎么搬家,湖泊里的水为什么看上去有颜色,而装进瓶子里又没有颜色,树叶春天的颜色与夏末的颜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等等。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先要求学生说出来,确有时间,确实重要的,可以写一点观察笔记。

学生最熟悉的事,当然是自己的事,身边人的事,比如每天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准备早餐的;周末看望爷爷奶奶时,谁买菜,谁做饭,谁洗碗,大家都说了一些什么话,哪些有意思,哪些没有意思;老师上课时,什么时候开怀大笑,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什么时候忧心忡忡,什么时候吹胡子瞪眼睛,等等。说多了,说熟了,再考虑让他们写出来,不能一上来就写文章。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件非常痛苦的差事,就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腹中空空,还根本不知道“写什么”,而老师动不动就要他们写文章,而且不按时写出来,不写好,还会受到惩罚。

学生还会听到一些村庄、社区、城市里的事,看到电视报纸网络上讲的事,其中会有他们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有让他们感动的事,也有让他们讨厌的事,可以引导他们讲一讲这些故事,并且对这些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二、搜集资料训练

人类了解世界,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直接观察体验,只是方法之一。由于人类生命太短,活动范围太小,时间和空间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利用各种资料,间接观察体验世界,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古代文献中有“舆论”之说,有“道听途说”之说,有“木铎”之说,有“入乡问俗,入境问政”之说,有“风闻”之说,都说明古人很早就借助他人获取信息,以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

如今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发展得更快,产生的信息更多,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获取资料的一些办法。例如,小豆子白天如何发芽,学生可以观察得到,晚上没有太阳照射,小豆子又是如何生长的,就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方法。直接观察方法是可以熬夜观察,也可以晚上录像,白天再看。间接观察方法,则可以借助科学家的观察成果,这些成果,网络上都可以查到,学生能很方便地获得这些资料。

学生上图书馆,进实验室,时间很可能不够,图书馆、实验室也太少,可以考虑尽可能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告诉他们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目标设定和具体题目的设计十分重要。网络平台上什么资讯都有,要是老师不告诉学生,先设定目标,设计题目,学生一上网,就好比把一群兔子放在大草原里,马上就会连影子都找不到,那就会很麻烦了。建议老师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办法,分门别类设计题目。例如学生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以后,可以查查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资料,包括祖辈特别疼爱孙辈的资料,祖辈的心理特征,等等;学生读了三国英雄张飞吓退曹操的故事以后,还可以查查张飞的其他资料,如他是怎样收服颜延老将军的,这些故事说明张飞有什么特点,等等。如果谈道理,老师可以在设计了具体题目之后,还有意识地设计若干观点,让学生去查资料,找证据,自己去讨论,最后拿出自己的结论。总之,老师设计的题目越是具体,资料搜集工作就越有成效。如果题目太大太空泛,效果就不会好,还有可能让学生染上网瘾。

现在的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学生成长到一定时候,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许多知识。在网络文明时代,老师传授知识的作用会明显有所下降,而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其作用却越来越重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料,获取知识,不仅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有意义,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意义。如果学生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料,不仅可以让他们顺利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怎么写”的问题也会解决得更好。

当然我们搜集资料的途径,绝对不仅仅只有网络平台,图书馆、实验室、田间地头、太空大地、荒漠草原、湖泊海洋等,都是我们搜集资料的地方,老师要给学生讲清楚,免得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情况。

三、想象思辨训练

观察的人物、事情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思考某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犯了错误,爷爷奶奶不许父母打我呢?网络上常常有教育家的文章说,年轻的父母不要让祖辈带孩子,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带,这是为什么呢?祖父母为什么都特别疼爱孙子,这也需要合理想象。即使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没有想象做必要的补充,也是很难观察清楚的,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办法很多。现在有些老师,把故事只讲一半,剩下的让学生自己讲,这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把一个完整的故事,中间掐掉一截,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掐掉的那一截补充上来;甚至可以只讲一个开头,其他都由学生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讲。又如,观察到蚂蚁拖了一大块面包进洞了,想象它们如何分享面包,蚁后会享用多少,工蚁会享用多少,等等,这样的训练可以随时进行。

想象力的培养,还可以结合阅读来进行。比方学生读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里头就有许多想象的成分,老师要结合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在分析天地宇宙本源时,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著名论断,没有丰富的想象,那是不可能的。

想象是具体可感的,个案性质的,思辨则是抽象的,发现的往往是规律性的东西。老子的上述论断,就是把具体可感的想象,与抽象的思辨结合起来的著名的例子。学生观察的人物、事情多了,就自然而然会做出总结,这就是思辨的开端。老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观察对象,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自己考试分数很高,回家告诉父母,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父亲却似乎没有任何反应。对父亲的心理,要通过想象进行分析,还要查阅资料,发现天下父亲往往如此。做父亲的,为什么大多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呢?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呢?父亲必须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是工作单位的顶梁柱,甚至必须是国家天下的顶梁柱,这对他们的性格养成有什么影响?这些就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这就是思辨,就是研究,不仅写文章从这里开始,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也从这里开始。又如,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在全世界挑起战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真的是要推进所谓的民主?他们的盟友,例如沙特阿拉伯等,很多都是专制政体,为什么不推翻这些专制盟友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查资料,引导他们帮助美国算算经济账,算算军事账,算算地缘政治帐,美国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就比较清楚了。这就是思辨,就是总结规律,就是在做研究工作。思辨能力强的学生,还怕他写作能力不强吗?还怕他将来学习科研上不去吗?

四、基础写作训练

广义的写作训练,包括上文所讲的全部活动,以及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狭义的写作训练,则仅仅指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训练。我这里所讲的写作训练,用其狭义。这里提几个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写作训练要以口头作文训练为主,书面作文训练为辅。人类都是先会说话,很久才会识字,识字很久以后才会写文章。要把话有条有理地说出来,并不容易。有人觉得,小学有“看图说话”训练,这就是口头作文训练了,现在该写书面作文了。其实,口头作文训练,大学阶段都还要多做、多练,小学阶段的那一点训练是完全不够的。口头作文训练,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同时训练许多学生。同一个作文题,口头作文训练很熟以后,再进行书面作文训练,效果会更好,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情况就将很难再出现。

口头作文训练,不一定要出口成章,建议老师先让学生多做文章片段训练,例如描写一个人的面容,就是一个训练题;或想象孩子惹祸以后父母的反应,或想象兔子与乌龟的对话,等等。这些都是文章片段训练题。文章片段训练多了,学生熟悉了,再做整篇文章的口头作文训练。

整篇文章的口头作文训练,建议不要一字不落地全部说出来,可以采取“说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比较详细地说出来,这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学生觉得尴尬,也可以节约宝贵的训练时间。许多人都不愿意别人读自己的文章,学生要是在班上说完自己的文章,说文章者很可能不高兴,其他学生也很容易起哄。

书面作文训练,也应该先以片段训练为主,训练熟悉了,再做整篇文章的训练。我的这个构想,与武术家教弟子学武术有相通之处。高明的武术教练,总是先教弟子练习马步,再教弟子练习其他基本功,最后才教弟子练习拳术。学生的片段练习多了,整篇文章的写作还会困难吗?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可望具有以下作用:

其一,在基本不影响学生现在的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习惯,为他们积累比较丰富的写作素材,甚至可以积累部分进行小科研的素材。

其二,将一次写一整篇文章的习惯,改为先写若干文章小片段,再写若干文章长片段,最后写作完整的文章,如此过渡,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写作文章的习惯。从此,写作文章将有可能不再是件痛苦不堪的差事,学生还有可能从中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其三,经常观察。经常写观察笔记的学生,不仅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而且阅读水平也会明显高于常人。语文学习无非是读读写写,学生会读会写,语文水平自然比较高。

其四,养成观察、做笔记、再观察、再记录的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科学研究甚至生活,都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时间很紧张。如果我们想点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他们就有可能较好地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可能比较愿意写文章,并且有可能写出通顺像样的文章,将来成大器也未可知。

猜你喜欢
口头资料想象
快乐的想象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如何写口头通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