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要钱

2018-11-28 20:05张之路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哨子汪汪张三

张之路/文

蔡成恩/图

我的朋友张三是个很聪明的人,但也是一个挺马虎的人,出门的时候经常忘记带东西。

有朋友告诉他,出门的时候叨唠一遍“伸手要钱”这个词,再粗心大意的人也不会忘记重要的东西。他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伸手跟谁要钱?

朋友解释说,这里说的不是“伸”而是“身”,表示身份证;“手”表示手机;这里说的“要”表示“钥匙”;“钱”表示钱包。

张三明白了,这里的“伸手要钱”其实是“身手钥钱”。挺好记、挺好玩儿,也挺实用的,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一下子就记住了四样重要的东西。张三很高兴,有这样的“诀窍”,以后再也不会忘记带重要的东西了。

张三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乱放东西。比如说钥匙,开了房门,钥匙随便一丢,等要出门的时候,虽然记住了“伸手要钱”,钥匙放在哪儿却忘记了。

有人送给他一样好东西:一个小狗形状的钥匙链,还有一个小哨子。十来米的距离,哨子一吹,发出鸟鸣的声音,于是小狗钥匙链就发出汪汪的声音,就好像钥匙在说:“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张三欣喜若狂。

可是没过几天,哨子找不到了。“小鸟”不叫,“小狗”也不汪汪了,钥匙自然也找不到了。没有“小鸟”的时候,有时还惦记着钥匙,有了“小鸟”的依靠,大可放心了。现在“小鸟”一丢,找钥匙更麻烦了。

大家谈起张三的事情,简直成了一个笑话。

有一次,张三要到外地去,行李都收拾好了,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记得朋友曾经告诉过他一句话,可那句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要忘记……出门见喜……安全第一……饱带干粮热带衣……他瞎蒙了好半天,就是想不起“伸手要钱”这个词。张三懊恼得直拍脑门。

有一次开会他遇到了一位心理学家,把自己可笑的遭遇讲述了一遍。心理学家告诉他:“再好的点子、再好的主意、再好的方法也必须经常实践,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了,这些好东西才能为你服务。你每天早晨出门的时候,都念一遍‘伸手要钱’,一个星期以后,再记不住,你来找我。”

以后,张三每天出门的时候都念一遍“伸手要钱”。一个星期后,果然忘不了了。他还吸取了教训,在进门的墙上钉了个钉子,进门就把钥匙挂上去。

从此以后,张三找钥匙的时间缩短了许多。

猜你喜欢
哨子汪汪张三
小狗汪汪
厉害的哨子
汪汪,你“肿么”了?
下车就跑
欢快的音乐世界
寻找张三
我的名字叫张三
失踪
下雪了
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