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的结果研究

2018-11-28 02:41刘美丽罗尧岳朱丽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脑电图癫痫电极

刘美丽,罗尧岳,朱丽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长沙 410001)

癫痫是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部位不同,可发生短暂的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及自主神经等单独或组合出现的功能障碍[1]。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及早诊断、明确异常放电部位,对癫痫患者治疗尤为重要。视频脑电图(V-EEG)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息长程记录患者视频和脑电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可实现短程检查和长程监控功能,同步采集视频信号和脑电信号,对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同步记录,提高捕获痫样放电的概率[2]。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3]。癫痫患者心智尚未成熟,认知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治疗配合度较低,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比疾病临床发作更为明显,因此,对癫痫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专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临床表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阐述了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质量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V-EEG监测癫痫患者160例,按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诊断标准》[4],确诊为癫痫患者;(2)年龄1~18岁;(3)患者V-EEG监测时长≥6 h;(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1)无自主意识患者;(2)合并严重皮肤病患者;(3)大面积外伤患者;(4)检查前服用镇静药物患者;(5)处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6)研究期间出现其他负性事件者。观察组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17岁,平均(7.25±2.17)岁;V-EEG日间监测59例,夜间监测21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51例,发作性抽搐41例,精神异常18例,肢体不自主运动8例,眩晕6例,头痛10例,腹痛4例,呼吸困难2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18岁,平均(7.89±2.03)岁;V-EEG日间监测57例,夜间监测23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47例,发作性抽搐43例,精神异常22例,肢体不自主运动6例,眩晕4例,头痛12例,腹痛5例,呼吸困难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检测时间、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检查前1 d为患者清洗头部,避免头部皮肤油脂过多,导致电极片粘贴不牢,易脱落;粘贴电极片后用3M透气胶布固定电极,为患者带上弹力帽防止电极脱落,与患者监护人进行沟通,检查前勿服用镇静药物,以免影响患者睡眠剥夺检查结果;患者照常服用抗癫痫药物,监测过程中不使用例如手机等干扰脑电波仪的电子设备,电极脱落后立即通知医务人员连接;对监测后头部皮肤症状较重或者是发展较为迅速患者,迅速给予涂抹抗过敏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专项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发作前的先兆表现,防止患者跌伤或记录仪器的损坏。(2)严格控制监控室内光线与温、湿度,防止温度过高,患者由于头部出汗导致电极脱落同时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患者寒战,产生肌电干扰。(3)监测过程中,密切注意电极接触、导线放置位置、脑电波型基线是否平稳、有无伪差。(4)监督患者动作行为,避免患者牵拉电极线,与监护人进行沟通,看护好患者。(5)增加护理巡视次数,每30分钟检查导联连接1次。(6)与监护人进行沟通,尽量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减少肢体活动、避免情绪波动。(7)过度换气诱发试验:患者连续不断进行深呼吸,持续3~5 min,换气量为正常情况下的5~6倍,不能配合的患者在其哭闹换气频率高时观察,可用道具对患者进行诱导达到过度换气状态完成试验。(8)睁闭眼诱发试验:持续睁眼5 s后安静闭眼,每5~10秒重复1次,连续进行3次,选择脑电图波幅最高时为宜,不能配合的患者,可由家长用手指轻压上眼睑使其闭目。(9)闪光刺激试验:通过在患者眼前20~30 cm处放置光刺激闪光器,给予不同频率闪光刺激,闪光频率为3~50 Hz,每一频率刺激5~10 s,间隔10 s,频率逐渐增加,后用杂乱刺激增加患者生理负担,闪光刺激后患者闭眼调节,促进眼部舒适。(10)睡眠剥夺试验:早上作检查的患者,检查前5 h将其唤醒,有午睡习惯患者可将午睡时间推迟到检查之后,夜间检测患者可不进行睡眠剥夺。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V-EEG监测成功率,成功:监测过程顺利,未发生电极脱落现象,视频成像清晰,脑电图基线平稳;缺陷:监测过程出现电极脱落,但能及时纠正,基本不影响监测成像结果;失败:监测中断,无法继续进行[成功率=(成功人数+缺陷人数/总人数)×100%]。(2)记录两组患者脑电图监测质量伪差报告发生情况与患者睡眠剥夺情况。(3)记录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如电极松动、导联脱落、电线损坏发生情况。(4)统计患者皮疹及外伤情况发生率。(5)在满意度调查中,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层次,记录患者家属评价结果,计算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V-EEG监测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V-EEG监测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脑电图检查质量比较 观察组伪差报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剥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V-EEG监测成功率

表2 两组脑电图检查质量比较[n(%)]

2.3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电极松动与导联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线损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n(%)]

2.4两组患者不良结果发生率 两组患者皮疹和外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表5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2.5两组患者家属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8.75%)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 论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儿童癫痫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5]。癫痫发作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加大了医疗保健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V-EEG是一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检查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通过数码摄像头装置将患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的变化同步录像,在目前小儿癫痫的诊断、分型及用药的调整中具有重要价值[6]。据临床实践,V-EEG监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电极粘贴不稳,导致部分脑电图丢失;(2)睡眠剥夺失败,无完整的睡眠周期脑电图;(3)检监测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出现伪差;(4)患者未能配合检验动作;(5)患者头皮因粘贴电极片导致过敏等[7]。规范的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对确保V-EEG监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疾病特点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实现了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明确了各岗位的专业职能、行为准则和管理标准,加强了环节监控。

李小可等[8]研究发现,综合护理控制有利于提高患者V-EEG监测成功率,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采用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减少了外界因素对电极线的干扰同时通过控制患者的肢体活动强度,平稳患者情绪,减少了伪差报告的发生率,通过剥夺患者睡眠,使监测过程中患者有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记录睡眠时的脑电波,在增加判断脑电活动成熟度的信息量的同时,减少了由于患者大幅度动作导致的电极松动、导联脱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由于V-EEG导致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外伤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聂珊等[9]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皮疹的发生与患者自身体质及个体皮肤敏感性有关,依靠物理干预效果不明显。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在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提高监测成功率。

猜你喜欢
脑电图癫痫电极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一种新的PVC膜铝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