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优势 实现融合发展

2018-11-28 05:24■刘
新长征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吉林文化遗产旅游

■刘 斌

雄浑壮美的白山松水赋予吉林大地以生机和活力,积淀了多元融合、底蕴深厚、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关注、保护和传承的目光,也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者、观光客的眼球。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优势旅游资源高度融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至关重要。

一、充分发挥政府平台优势

我省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新中国工业文化、黑土地农耕文化是地域文明的结晶,既要继承,也要发扬,更要提升。通过植入旅游元素,丰富形式。拓展空间,丰富内涵,使传统地域文化焕发新的光辉,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实现文化升级,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事业中塑造吉林映像。搞好顶层设计,从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出发,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制定具有战略性、可实施、高标准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元素的融合发展,不断挖掘、创新、推出新的文化旅游景观,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活力。开发具有吉林民族民俗特色的演艺产品。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拍摄宣传片、纪录片,创意开发以旅游为题材的出版物、游戏、动漫和微电影等,切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旅游载体平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幸福美好吉林提供有力支撑。各级党委、政府搭建了很多平台,如果相关部门和有意愿、有能力参与的企业抓住这些机会,利用好这些平台,就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

二、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优势

我省有一大批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和传承者,他们孜孜不倦,追根溯源,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几十年如一日,以对家乡、对历史、对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难,勤勉执着,严谨认真,付出了许多艰辛努力,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传播和弘扬吉林地域文化理念,梳理总结文化历史,提炼升华文化精髓,使优秀的地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曹保明的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他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人的原生态,传承也濒危了。”人类遗产的标准是在人类与自然以及生产、生活的互动中不断得到社区、村落、族群和人们的认同,并得以传承。我省的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努力保护传统村落,成为真正的村落守望者。他们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寻找着被人类遗忘的角落,走进一个又一个领域。无论是民间文化、文化遗产、地域知识、文化创意、文化开拓、文化扶贫,还是民俗礼仪,只要是社会所需、生活所需、群众所需,就能见到他们奔波的身影。这些基础性的发现、保护和弘扬工作,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的灵魂,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迭代和产业跃升。这些基础的富于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研究成果,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用文化的力量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文化服务于旅游的支撑价值。这是一条厚实的、坚韧的必经之旅。曹保明抢救和保护下来的遗产,包括查干淖尔冬捕在内的许多遗产都是“东北文化的源头记录”,具备人类文化遗产的赓续性、延展性和启示性。查干湖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无疑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每年冬捕期间松原市成为我省一张金色名片,旅游的人次及收入一次次刷新纪录,成为文化旅游“寒冷”季节的一个“火热”现象。

三、充分发挥团队平台优势

执着于地域文化研究的绝不只是曹保明等几座孤零零的文化高峰,在他们背后有一个个东北文化团队、专家文化团队、志愿者团队,他们始终站在历史的节点和时代文化的前沿,捡拾着历史记忆,昭示着未来的发展轨迹。那些有代表性的老渔把头、老淘金者、老伐木工、老猎手、老马帮以及老传承人、老艺术家,那些能讲故事的孤寡老人、民间歌手等,他们口述的过往,他们讲述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习惯乃至思维方式,仍保持着原生态,告诉世界有一个“活态”的吉林,展示了东北的历史和今天的精神风貌。他们成为不断修复、丰富和完善文化遗产,包括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松花江渔猎文化、闯关东习俗文化、东北老字号的故事等的主力军。这些被人们忽视了、淡忘了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承,再次得到了发扬,并相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源头活水。一个个文化团队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把思想和文化奉献给人们,积极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鼓与呼,通过公益报告会、各种讲座等,为村落、社区、厂矿、电台、电视台、学校和机关送去知识和智慧,让文化和旅游深度嫁接、加速融合。从高峰到高原再到平原,这些不同层次、层级和层面的文化大军,在行走、传播、普及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是旅游路径的探索,旅游景点的丰富,旅游魅力的升华,实现文化与旅游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无疑成为中外专家、学者、游客探究和追寻的目标,成为旅游带给人们既富于理性又富于激情的向往终极地。

四、充分发挥文字平台优势

文化工作者在探究发掘过程中,发现的静态文物,研究成果凝结成的文字,都曾经历过不同人群的“百家争鸣”,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让文字成为汩汩流淌的溪流,吸引着人们一探究竟,追求精神的充盈和体魄的康泰,完成了由文化到旅游的蜕变。我省许多文化工作者撰写的调查报告、著作、民俗考察手记等,从理论的高度凝练出了地域文化的精粹,承载了历史的重托,成为旅游的“背书”,成为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遵循,为旅游业发展挺起了脊梁和筋骨,注入了鲜活灵动的血液。这些著述,真实勾勒了沧桑岁月的历史纵深,鲜活展现了时代律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风云激荡的事件,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淳朴浓郁的文化民俗……这些著述体现出的历史性、区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如渔猎文化、狩猎文化、淘金文化、森林文化,成为活的记忆,体现出文化的张力,给人以走进的引力,了解其前世今生,这也是旅游的深层次目的,是旅游的生命力。

五、充分发挥名人平台优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专家学者的名人效应客观存在,他们研究文化的深度,参与活动的格次,话语的分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在从事文化活动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文化寻找突破口,而旅游无疑是不二选择。因而,文化与旅游热烈拥抱,品尝甜蜜,共浴爱河,自然水到渠成,结出丰硕美满的果实。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省推介的“祥云小屋”,向世界介绍吉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文化部和奥组委的格外关注。曹保明作为民俗文化学者在宣传展示吉林优秀传统文化时引起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新闻媒介的青睐,对推动我省文化保护发展和助推旅游业起到了独特作用。■

猜你喜欢
吉林文化遗产旅游
与文化遗产相遇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吉林卷
吉林卷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旅游
吉林出版集团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