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名第一的牛奶如何“作死”自己

2018-11-28 08:36云无心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毒素奶粉原料

云无心

日本有一个乳制品牌“雪印”,但是它的产品中现在已没有牛奶。这家成立于1925年的企业,2000年之前在日本的三大牛奶品牌中排名第一。

他们退出牛奶市场,纯粹是自己“作死”。雪印牛奶危机,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经典案例。

这要追溯到2000年3月31日。那一天,雪印牛奶在北海道地区的工厂停电,生产线停止运行。那个工厂是把牛奶进行脱脂,然后制成奶粉运送到其他地区,复原成液体奶再销售。脱脂工段的操作温度在20-30℃,正常生产时原料只停留几分钟就过去了。停电之后,原料就停留在这个温度下,直到来电恢复生产,总共停留了4个小时。在奶制品生产线上,原料储罐需要保持低温,而这几个小时的停电使一个储罐在9小时内无法保持需要的低温。

按照生产规范,发生了这样的事故之后,生产线上的原料就不再符合设定的生产流程,应该全部丢弃。然而,工厂管理人员心存侥幸,认为这几个小时的停电不会导致多大问题,即便是细菌有所增加,经过后续的灭菌之后也能够达到安全要求。于是,来电之后他们就继续生产。

在后续生产的830袋低脂奶粉中,有450袋细菌检测合格,另外的380袋细菌总数超过了厂家的标准大约1%。在食品生产中,有一些不合格产品跟安全性无关,比如物理形态或者营养指标不合格,可以加回到原料中再利用。但如果是安全性指标不合格,比如细菌超标,就不允许加回去。该厂的管理人员或许是觉得超标不多,虽然没有入库作为产品,但也没有丢弃,而是选择了“返工再利用”。

这些返工的原料加上新的原料,一共生产了750袋“合格”的低脂奶粉。4月10日,其中278袋奶粉被運到了大阪。6月23日开始,大阪的工厂用这批奶粉复原生产低脂牛奶。

从6月27日开始,陆续有喝雪印牛奶的消费者报告食物中毒。28日,当地政府下令雪印停止生产、召回上市牛奶并公开通报该事件。然而,雪印的管理层心存侥幸,没有立即执行政府要求,在29日早上还在“进一步确认”。最后,他们终于在当天公开确认了事件,并宣布30日开始召回。

7月2号,日本卫生部门在雪印的低脂牛奶中发现葡萄球菌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有害细菌,它们本身并不耐热,很容易被杀灭。但是,如果在杀灭之前它们大量增殖起来,就会分泌毒素。而这种毒素,就能够承受住杀菌的高温而保持活性。牛奶对于人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对细菌也是。在停电的几个小时中,那批牛奶原料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产生了大量毒素。虽然后来的杀菌和返工杀灭了它们,但其留下的毒素却足以让它们“报复人类”。

牛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一两天的延误,导致了许多消费者饮用了问题牛奶。而且,不仅是大阪,问题牛奶也扩散到了周边地区。到7月5日,报告中毒的人数已经超过万人。截至7月10日,整个日本关西地区有14780人报告因为这些牛奶而中毒,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其中,一位84岁的老太太因为引发其他疾病而去世。

公众的愤怒不仅在于问题产品本身,还因为雪印管理层心存侥幸,其拖拖拉拉的处理方式使得事态扩大。7月11日,雪印宣布停止了21个工厂的生产。

到7月25日,日本监管部门批准了其中10个工厂恢复生产。到8月2日,又宣布20个厂已经确认安全并恢复生产。

然而,愤怒的消费者对雪印失去了信任,纷纷抵制。到了2001年,跟牛奶业务相关的子公司不得不关门谢罪。从此,雪印公司不再经营牛奶业务。

食品行业有一句话:安全的食品不是检测出来的。在食品生产中,“检测合格”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要充分保障安全,并不能仅仅依靠监管机构的“检测”,更需要生产企业“遵守规范”。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检测标准”才能够保障安全。

猜你喜欢
毒素奶粉原料
吃不得啊
What Makes You Tired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做拔丝菜四要点
奶粉危机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奶粉放冰箱对吗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