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语文

2018-11-28 11:28于建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母语语文课程语文课

于建生

一、什么是精思语文

“精”为精心、精细,“思”为思考、思维、思想,“精思语文”就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策划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塑造学生思想作为语文教学基本和终极任务。

二、“精思语文”的内涵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语文,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一个教师弄清了这些问题,那么他的语文课就不会认认真真耍花架扎扎实实搞形式,不会只为追求热闹追求表演效果,远离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偏离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围绕这些基本任务,借助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践,这是“精思语文”的第一内涵。

2.精心策划教学流程培养学生思维。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有思维品质,它主要包括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广阔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3.精心挖掘教学内容的道德情感价值,熏陶学生情感,塑造学生思想。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长期以来,语文的知识系统、解题技巧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从而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

三、“精思语文”教学一定是慢的艺术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独特而美观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它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是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艺术欣赏需要慢,艺术的熏陶感染也是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样,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语文教学就是艺术,而且是慢的艺术,它具有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更是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那如何做呢?

1.全。“全”就是将知识点讲全。每一篇课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它的创作凝聚着作者情感与心血,学习一篇经典文章就是了解一个时代,走近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么就请学生预习时做足课外资料的搜寻阅读的,要么就你将与文章创作背景相关的时代资料和作者的经历告知学生,让孩子们知道,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甚至在结束了一篇教学后,可以将同时期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课后去阅读。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如有些老师所说的浪费时间,笔者这么做,经常能感觉到学生与文章反而走得更近了,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

2.深。“深”就是将知识点讲透了。语文课不排斥训练,对听说读写的训练,涉及到知识点训练时,不可一点而过,应该讲透。语文课也多有学生精彩发言的生成,教師要立足生本,做好引导,注重深层对话。课堂要满怀尊重十分耐心地通过问题、等待、倾听等环节让学生的智慧自然并精彩地生成。教学时多站在学生角度,想想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学到什么;多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做研究,能给学生什么,如何最有效的给学生。备课时自己要慢慢细致地多遍裸读文本,深入研读文本,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环节。

3.返。“返”就是学生的举一反三。课后,让学生带着你课堂教给他的方法,和他领悟的经验去独立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精彩的文章,这个就教“返”。语文教学中还要树立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着力引导学生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积累积淀,提升语文水平提高语文素养。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附录中,明确而又详细地给语文学科提出了有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如果真正能将这些建议中的书籍引进课堂,有意识地带领同学们关注,那么你的课堂不可能匆匆忙忙,不可能空空荡荡。

“精思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慢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每一个有志的语文教师都应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法绝对不唯一也不僵化,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猜你喜欢
母语语文课程语文课
语文课文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