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思维与学生

2018-11-28 11:28胡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教材

胡辉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时在课文的注释①会看到“有删节”、“有改编”等字眼。如现用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项脊轩志》注释①“选自《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有删节”。

回想自己八十年代末上高中,《荷塘月色》一文被删减了好些句子,读大学时看了原文不禁恍然,形容荷花的删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落下的黑影删去“峭楞楞如鬼一般”,描写采莲的事情“她们是唱着艳歌去的”“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些句子是没有的,梁元帝的《采莲赋》八十年代的教材里也是看不到的。

现行的语文教材没删减这些内容,把价值观的思辨能力还给学生,才是可取的。

看到“出浴的美人”“风流”“妖童媛女”学生会不会变“黄”,如果担心这一点,自媒体时代比这“黄”的多了去了。因为担心,而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我们假设的“纯洁”当中,而不是用引导、鉴别的方式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其结果就应了那句老话,一抓不死,一放就乱。幸而教育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1986年的国家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有”公民的高度来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并在教学目的中还增加了开扩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的要求。在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思维发展与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项脊轩志》,以其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为胜,可读,耐读,被选入教材。并被放在“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单元中,但在选入时,编者删去了“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推敲编者删减的理由,应是为了突出归有光继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

如何评价改编的价值?按改编的版本梳理文章内容:先述项脊轩的环境由破、暗、向胜、亮的变化,其次说大家庭的人事变迁,重点回忆老妪、先大母、先妣殷切的语言及叩门、阖门、持笏这些细微的动作,最后怀念和妻子平淡而深情的时光。从这个角度说:归有光以项脊轩为生发点,记了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四个女性,忆了最平常也最真情的日常琐事,从而寄托人去轩空的伤感与眷恋。应验了黄宗羲的评价,“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次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杂事无巨细,惟此可歌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删减此节,笔墨更为集中,主旨更为明了,真情更能动人。

反观,归有光写此文也应表达另一层意思,即读书有成,兴家旺族。第二段回忆先大母,先妣,殷切的语言和细微的动作,这些语言和动作的内容无一不和希望读书有成密切相关。而项脊轩就是书斋名,书斋是读书人心目中最重要的处所。删减的章节,以清、刘玄德、诸葛亮为例,比较其昧昧于一隅与名扬天下的处境,表达自己处败屋中,人谓与坎井之蛙同,而自谓扬眉瞬目有奇景,寄托渴望读书有成,扬名存誉的理想。

综合两个角度,不删减此节,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文章学的思辨能力。第一次成文,表达的是青年时代渴望讀书有成的抱负,第二次追记妻子归宁离世的生活,表达的是对四个重要女性的怀念,含悲伤之意。而之所以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其实是作者人生阶段的不同思想的反映。青年时对功名的追求,随年岁增长,经历人生变故,失去亲人,对亲情的依恋与怀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此定位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章学的思辨能力。

在选文入高中教材时,不删减章节,既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思辨力的重要途径。此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此种思维能力和品质,可以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设置与此类章节相关的讨论题,让学生进行深度理解、辨析,还思辨与学生,而不是一删了之。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教材
教材精读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