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2018-11-28 09:40邓娟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9期
关键词:引导者状态师生

邓娟兰

以往听课,常被一些老师的激情所感染。公开课上,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每个教学环节都环环相扣。整堂课上教室里热热闹闹,学生读书读得摇头晃脑,问题也回答得响亮,老师更是激情澎湃,妙语连珠。老师的激情,精彩的教学语言,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都让我羡慕不已,自愧不如。也就是说以前的我认为,一节好课应重点关注老师的表现,看他(她)怎样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本人是否满怀激情,教学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等等。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是不去注意,只是放到了更次要的地位去关注,有时甚至还会抱怨学生没有很好的配合老师上好课。

而实际上,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老师扮演的角色已不同于以往,显然已由幕前退到幕后了,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老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让学生有更佳的学习状态,我尝试过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一、我们要注重课堂上师生间双向中有价值的互动

课堂上在师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中推动教学,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师生的互动不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是学生大胆地质疑,老师点拨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部分學生往往能在别的学生回答中受到启发,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并引发感情共鸣,所以生生互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至于学得怎样往往就是不尽人意了。一部分学生很茫然,不知所措,开口说的同学不多。看来这得老师花一段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都做到方法在先,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心学生自主学习,但交流汇报时老师要注意迅速抓住学生回答中透露出来的重要信息,适时点拨,促进学生思考,从而领悟文章旨意。

三、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们早已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就此淹没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浪中了,谁也没听清楚,当然究竟学生们是否都能围绕中心主题讨论也不得而知。

老师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可那学生稍有迟疑,马上就有学生脱口而出把答案说出来了。

一位发言的学生讲得很精彩,可下面也有同学旁若无人地干自己的事,轮到他发言时,不知所云。

以上描述的课堂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气氛活跃,发言踊跃,但收益的学生不多,他们只顾自己发表学习见解,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事实上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课堂上倾听老师讲课,能很快正确地掌握这节课该掌握的知识,学得快,倾听同学发言,能取长补短,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理解,也便于知识更容易消化。总之,在一堂课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中,如果学生能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的话学习的效果自然很好。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老师服务的对象。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所做的一切都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课堂上我们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看学生学习中能否乐于合作,互帮互助,有效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难题;能否乐学善思,积极发言,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能否在回答老师问题时不拘泥于课本,能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灵活运用书中语言,自己组织语言自信大胆地谈出感受体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一堂课上真正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吗?

猜你喜欢
引导者状态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智珠二则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麻辣师生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