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史,观天下
——浅谈高中历史阅读学习

2018-11-29 06:15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8年32期
关键词:正文关键历史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

金星

高中历史教材知识量大,内容丰富。如今网络平台中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与历史相关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同学们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很多同学缺乏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速度缓慢,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当让阅读进入历史课程,逐步培养阅读能力,提高文化修养。

一、阅读目录,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与事件的关键要素,掌握了关键要素,学习就会更加轻松。在学习过程中,头脑要清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也能够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目录可以说是教材的缩影,是课文高度集中的体现,是查阅教材的关键索引。目录能够帮助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的目录就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如将目录比作“链条”,那么章节目就是“链条”的重要环节。章节的标题为“路标”,目就是“路标”引导下的主要内容。跟着这根“链条”就能够全面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与主体内容。教材目录有效展现了学习主题,也展现了知识间的结构与内在联系。在阅读目录时,应当分析各单元间、不同节间的关系,由此构建单元知识体系,顺利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重视阅读单元(章)的引言

每个单元的引言部分都是单元的内容提要,同时也是单元的重要部分,能够凸显单元的主题。在学习正文内容前先阅读引言,能够帮助同学们初步掌握单元的主题。引言部分可分为内容补充式、知识概要式、框架线索式等几种类型。

内容补充式引言,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中。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古代史的横向比较就在引言部分中。引言部分有效展现了章节的要点,为后续学习正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阅读知识概要式引言时,应注意概括要点。在阅读框架线索式引言时,必须要先分清层次,把握知识的阶段性特征。例如,在学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部分内容时,引言讲述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后急需开拓海外市场,于是发动了鸦片战争,随后逼迫我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由此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后思想先进的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接着太平天国运动暴发。线索式引言揭示了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清晰。

三、阅读正文内容应全面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阅读正文是同学们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正文是阅读的关键内容。在阅读正文时,需逐段、逐句地展开阅读,需要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如事件原因、时间、地点及结果等,需要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需要提炼出每个段落的要点,理清标题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就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内容,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除了文章外,还需阅读历史插图、资料与注释等。这些材料是对教材主体内容的补充,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特定时期的历史面貌。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材料,便会从多个角度认识“立体”的历史。同时,同学们还要分析历史资料,得出正确的观点,由此做到“史论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多问问题,从无疑到有疑,通过质疑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化,同时也能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历史的方法非常多,在日常学习中,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与记忆力。除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外,同学们还需开展一些课外练习,如采用不同的方式查找历史资料,针对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开展阅读训练。通过系统的练习,一定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成绩。

猜你喜欢
正文关键历史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朱正文书画作品选
高考考好是关键
新历史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户口本
历史上的4月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