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11-29 19:31TAIYangZHANGJin
物流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蒙古国

泰 阳,张 瑾 TAI Yang,ZHANG Jin

(1.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0;2.国电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6)

“中蒙俄经济走廊”于2014年9月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中国提议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丝绸之路”进行对接,共同打造三国互惠互利的经济走廊,获得俄方和蒙方积极响应。对于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重要参与者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实现稳疆兴疆、改善民生、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维护周边地区稳定作用的重要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与挑战。

1 “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环境

面临当今极其复杂的国际局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不得不考虑走廊外部的投资环境的变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各个国家都意识到整个世界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虽有复苏但也面临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自身经济与世界经济协调同步的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就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新尝试,试图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内产业结构,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1]。

因此,作为与“一带一路”的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意在寻求构建中蒙俄三国间投资合作为重点的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间关系。而TPP与TTIP这两个多边贸易协定同样试图缔造国家间新型的贸易关系,由于主导国与参与国家的特殊性备受瞩目。TPP与TTIP从提出的动机、内容及进程来看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构成走廊外部投资环境的一部分。

2 蒙古国发展环境

2.1 自然环境

蒙古国领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北与俄罗斯接壤,边界线长达3 485公里,南与我国相邻,边境线长达3 700公里。蒙古地处亚洲中部,远离海洋,四面环山,是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国家。蒙古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据蒙古国家资源局统计,探明的有煤、铜、蓝石、金、银、锡等80多种矿产资源,截至到2012年已有800多个矿区和8 000多个采矿点。蒙古国气候条件与我国东北地区相似,冬季长而春夏秋季短促,气候干旱少雨,因此蒙古国水资源缺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九分之一。近年来,蒙古国政府鼓励本国及外国企业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但由于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矿区周边水资源环境恶化,使原本就堪忧的水源逐渐枯竭,给开采带来很大难度[2]。

2.2 社会文化环境

蒙古国的主要民族是蒙古族,国语喀尔喀蒙古语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同属一种语言,拥有几乎一致的文化与传统习俗,这给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便利的社会人文条件。蒙古国劳动力缺乏,截止2013年底,蒙古国人口仅为294万,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但蒙古国实行免费的普通教育制度,教育普及率高,人口识字率高达90%,大学、专科及技术院校遍地开花,人口素质较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也飞速发展,蒙古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己成为蒙古第一大投资国和贸易国。因此,对于蒙古国而言,同中国建立更多经济联系和合作,是克服经济发展阻碍,使其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便捷通道[3]。对中国而言,中国市场潜力大,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加之应对经济新常态和产能过剩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驻蒙古国市场。

然而,蒙古国对中国的疑虑自古存在,“中国威胁论”在蒙依然畅销[4]。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逐步深入,蒙古国民众担心本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增大,而中国对蒙古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民众对其经济命脉被中国控制的疑虑增大,可能危及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媒体舆论对“中国威胁论”的渲染更是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中蒙经贸关系的发展大量中国廉价产品和低素质的小商小贩、民工涌入蒙古市场,在蒙古当地造成不良的影响,加深了蒙古民众对中国人的不满情绪。

2.3 经济环境

蒙古国曾长期实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放弃了原先追随苏联“一边倒”的政策,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现在蒙古国是一个私有制为主的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蒙古经济的增长一直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在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和矿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蒙古经济在2009年出现很大的波动,从2010年经济得到复苏并快速增长[5]。

蒙古国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国内交通运输、医疗与中俄两国相比较为落后,蒙古国水电暖供应系统并未实现全国覆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落后无法实现电力自给自足需要依赖进口。蒙古国全国公路总里程不足5万公里,连接首都与各省会间的国家级公路为11 218公里,然而仅20%的路面为柏油,其余路面仍为砂石或自然路。蒙古国现仍仅有一条铁路,全长1 815公里,连接首都乌兰巴托及中俄两国,承载了蒙古国所有铁路货运及客运的负担,运输压力不堪重负。

2.4 政治环境

蒙古国实行有总统的议会制,国家大呼拉尔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公民投票方式选出,行使立法权,具有讨论包括国内外政策及其他所有一切问题的权力。在蒙古国,政府成员的任命与罢免都由大呼拉尔决定,政府没有制定修改法律与政策的权利,只负责执行与监督。蒙古国是多党派国家,国内大概有20余个政党,蒙古人民党与民主党为主要政党。由于利益集团间的相互博弈造成党派间纷争不断。党派之争使得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缺乏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政策的连续性。蒙古实行开放、不结盟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首要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两大邻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重要发展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关系。

3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

3.1 自然环境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1 707.5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使其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在边界的东、北部与12个海相邻,在西、南部与包括中国和蒙古在内的14个国家接壤,另外还与日本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它横跨欧亚大陆,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俄罗斯地形地貌十分丰富,广阔的国土和多样性的地质赋予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己探明储量的百分之十以上、天然气占三分之一以上;当今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矿产,俄罗斯几乎都有,具有战略意义的矿物原料如轴、黑色金属、铜等贵金属和钻石的储量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各国综合国力评估中,俄罗斯的资源实力稳居世界第一。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得益于丰富的石油储量,俄罗斯经济迅速攀升。丰富的自然资源、价格低廉的燃料和能源为俄罗斯吸引外资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条件,给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6]。

3.2 社会文化环境

俄罗斯总人口达1.43亿,是一个拥有193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俄罗斯族人数占总人口的78%,为主要民族。俄罗斯大约有150种语言,俄语是俄罗斯境内的官方语言,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等。俄罗斯重视科技领域,集中国家力量进行军工和宇航技术等高科技基础研究,因此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俄罗斯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教育水平名列世界前茅,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俄罗斯拥有庞大而系统的工会组织,目前,独立工会联合会作为最大的工会组织在协调与平衡经济政策和劳动关系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治安状况不容乐观,犯罪案件数量较高,2013年多达220万起。近年来犯罪案件总量有下降趋势,但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形式比例上升。

3.3 经济环境

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态势逐渐放缓。2003年至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6%。21世纪初以来,总统普京调整和完善了能源发展战略,能源产业的推动促使俄罗斯实现了经济腾飞。2000年开始,俄罗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积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2003年至2008年年均GDP7.12%的高水平飞速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际石油价格猛跌,俄罗斯当年GDP增长率随之下降7.8%。2010年12月,中俄原油管道全线贯通。该管道全长近1 000公里,从俄罗斯远东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到中国大庆。中俄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对于拉动双边经贸具有重要意义[7]。

3.4 政治环境

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俄罗斯联邦宪法》确立了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苏联时期俄罗斯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建国。俄罗斯是一个多党派国家,目前主要政党有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其中俄罗斯党是最大党派。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对外政策发生巨大变迁。多党制的存在导致政局动荡,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贪污受贿现象频发,以及衍生多种消极的政治副产品。为了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制,更是采取激进手段,让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8],这严重破坏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政治体制、权力体系基本定型,经济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更是有序稳定的逐步向前发展。

4 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策研究

4.1 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全方位开放加强与沿线产业合作

内蒙古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为内蒙古与蒙俄通过产业合作,培育外向型产业提供了合作的空间。首先,应发挥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之间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开展产能合作。其次,要加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矿产等传统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应鼓励乳业、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企业走出去进行产业合作,建设海外生产加工基地等。加强与我国经济腹地的协作。与我国经济腹地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内蒙古参与中蒙俄走廊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扩大全方位开放合作的重要方向。

4.2 提高贸易合作水平

继续进口资源能源类产品,扩大建材、果蔬、轻纺产品出口规模,增加乘用汽车、矿用车、铁路车辆及铁轨、风光发电设备、农牧机械、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积极争取国家适当增加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粮食等重要生活物资出口配额,增加成品油供应,增加乳、肉、绒毛、油菜籽、大麦等进口配额额度。积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培育农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加工贸易集聚区域。支持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园区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维修服务。重点扩大蒙中医药、信息服务、蒙文软件等特色服务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带资承包、总承包、BOT等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设备、技术、资金及劳务输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增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对外贸易功能。支持企业在乌兰巴托、乔巴山等主要城市设立中国内蒙古商品城、商品展示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

4.3 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业,以文化交流促进多边合作

旅游业是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推动力。内蒙古独特的草原风情、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来自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游客。近年来,随着中蒙俄跨境旅游业的发展,内蒙古旅游业市场的重要客源均来自蒙俄两国。2014年,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召开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中俄蒙三方,在整合三国原有的边境旅游协调机制、建立新的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机制、携手共同推进三国跨境旅游业的发展等众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内蒙古借助“一带一路”的倡议,结合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出一条连接蒙俄的跨国旅游带。在发展边境旅游业时,内蒙古与蒙古国相近的蒙古族民族文化,将推动中蒙的跨境旅游。

[1] 李娟,侯晓欢.黑龙江省应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风险防控对策分析[J].知与行,2016(4):107-113.

[2] 于洪洋,(蒙)欧德卡,己殿君.试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与障碍[J].东北亚论坛,2015(1):96-106.

[3] 王厚双,朱奕绮.中蒙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5(9):54-57.

[4] 冯荟宇.内蒙古能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 朱晓俊,邢智仓.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定位与路径[J].北方经济,2016(9):25-27.

[6] 乌云塔娜.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 王启颖.内蒙古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SWOT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6(2):18-23.

[8] 赵志文.基于SWOT分析南疆四地州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3):17-21,72.

猜你喜欢
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蒙古国
中蒙俄跨境区域铜、金、铅、锌、铀成矿特征对比及意义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族文化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6”在中国内蒙古举办
浅析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障碍
Экономичесий коридор Китай
--Монголия--Россия содействует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ности в Евразии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