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18-11-29 07:49
安徽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院所科技成果量子

◎文/本刊记者

近年来,安徽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种子”问题、“对接”问题、“孵化”问题等制约成果转移转化的突出因素,探索建立寻找捕捉、展示路演、孵化对接、向往汇聚、融资放大等机制,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加速推进。

一、加强研发攻关,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给

聚焦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力度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年累计遴选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5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8项,积极推荐量子信息、智能语音等项目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在相关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先后在量子信息、热核聚变、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面开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3项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在智能语音、新型显示、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发出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产品,如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首条平板显示10.5代线、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国内首台航管一次雷达、X射线口腔CT诊断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等。2017年,全省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21项专利获国家专利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244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7件,居全国第9位。

二、加强寻找捕捉,促进成果供需有效对接

一是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机制。创办《安徽科技快讯》,及时搜集安徽省及国内外最新科学和技术前沿成果,面向全省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发布推介,截至目前已编发《安徽科技快讯》48期,发布科技成果信息410多条。建成试运行安徽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已收录发布科技成果3302项。二是完善科技成果寻找捕捉机制。建设安徽省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以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手段,着力打造连接高校院所和企业以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网络。三是健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机制。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育专业化寻找捕捉经纪人队伍。以开展“四送一服”为契机,指导帮助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和难题,高校院所梳理可供转化的技术和成果,组织开展校企、所企产学研精准对接。组织开展“江淮双创汇”活动,依托中科大先研院建立技术展示路演中心,组织开展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双向路演活动,组织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等活动,促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企业等对接。2017年,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49.57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70.7亿元,较上年增长34.2%。

三、加强资源集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出台实施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扶持政策,支持各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集成果研发、转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加速人才、资金、成果等创新要素集聚。截至目前,中科大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全面启动微电子与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网络等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已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平台47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77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巨灾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体系已示范运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已引进聚焦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人才团队18个,总人数210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已建立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果转移转化、技术资本金融服务三大平台,引进技术团队21个、各类人才百余人,吸引社会投资超过3亿元。安徽未名生物院挂牌成立全省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启用未名医药制造中心。此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相继在合肥建立研发机构,中电科技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分别在芜湖、池州、安庆等地建立航空技术、智慧技术、化工技术研究院。

四、加强政策扶持,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一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补助政策。对高校院所在皖转化和企业购买省外科技成果在皖转化的按其成交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补助。2017年共对768项高校院所在皖转化和企业购买省外科技成果给予奖励补助3236.4万元。二是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对携带科技成果在皖实施转化的人才团队分A、B、C三类,省和市县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股权或债权支持,2017年共遴选48家在皖转化成果人才团队给予股权或债权扶持3亿元,带动市县和企业投资12.6亿元。三是建立科技融资放大机制。采取基金、财政金融产品、借转补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如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先后建立大学园创业孵化资金、3U专项资金、国大基金,搭建基金合作平台,形成了从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到投资基金的较为完整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四是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将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明确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可按规定获得成果转化奖励,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猜你喜欢
院所科技成果量子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