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课题的数字密码
——访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三可

2018-11-29 08:37中国农资黄敏
中国农资 2018年42期
关键词:瓮福石膏农资

□《中国农资》记者 黄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磷复肥行业走过从小到大,技术由弱渐强,产品从单一到多元、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贸易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在这个进程中,一批企业发愤图强、锐意进取,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研发推广了众多对标国际一流、引领行业进步的技术和产品,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在“八五”“九五”期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填补国内高浓度磷复肥空白而建设的五大磷肥基地之一,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平安渡过行业寒冬?如何在生态与发展中寻求平衡?近日,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三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瓮福坚决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环保的理念发展化工,用化工的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梯级利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引领发展。”——杨三可

转型升级密码——“4321”

自2012年国内磷复肥表观消费量达到峰值以来,中国磷复肥行业开始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周期,行业发展从量的充足向质的提升转型。面对问题与困难,国内磷复肥企业积极去产能、调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杨三可告诉记者,行业内每一家磷肥企业的情况、资源的配置都不完全一样,所以每一家企业转型的路径都不同。瓮福的转型方向是向“四化”转型: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服务化。“过去几年,我们围绕‘四化’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瓮福过去传统磷肥占比比较高,从2017年第三季度起,我们化肥比重降到了45%,另外55%属于化工、材料生产性服务。”杨三可介绍说,“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据杨三可介绍,瓮福转型升级首先是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未来,瓮福将通过两个阶段,实施磷酸再平衡的三个“三分之一”结构柔性调整。一是保留磷酸总量的1/3继续生产传统磷复肥产品;二是将磷酸总量的1/3用于开发新内涵高端磷复肥产品;三是将磷酸总量的1/3用于磷精细化工品制造。

除三个“三分之一”的升级路径外,杨三可还补充概括道,在从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和生产服务业的升级过程中,瓮福还将实现三个“二”的转型。即实现“产业+资本”的双轮驱动;实现供给端和市场端的两端协同发力;实现“化工+肥料”的双产业驱动。

瓮福转型升级密码的最后一个符号是实行“1511工程”。杨三可告诉记者,第一个“1”是100万吨工业级、食品级磷酸。“目前我们湿法净化磷酸产能已达100万吨,稳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有相当的市场话语权,有效对冲了传统化肥成本竞争力不强带来的负贡献。”

第二个“5”是50万吨基础性氟化工材料。“目前瓮福掌握了全球唯一的磷矿伴生氟资源回收利用核心技术并率先实现商业化,变废为宝。目前已形成四条生产线共10万吨无水氟化氢产能。计划‘十三五’‘十四五’初在国内形成20万吨、海外布局30万吨产能,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氟资源供应商。”

第三个“1”是指以100万吨工业级、食品级磷酸为基础,做100万吨精细化工产品,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和医疗产品、电子材料等,把磷产业链向价值高端延伸。

第四个“1”是10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回收产业。“我们作为磷肥化工企业,做电池材料回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投资了几十个亿在化肥生产上,就要把这个平台用好。未来是电池材料回收的时代,做电池材料的生产线也是做电池材料回收的生产线,利用电池材料生产线的双重功能属性,同步打造电池材料贵重金属资源回收的‘城市矿山’,这样才能把电池材料里的贵重金属循环利用,把电池材料的成本降下来。”杨三可介绍道,瓮福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已取得技术突破,目前5000吨的装置已投产。

绿色发展密码——“3333”

随着土十条、水十条、化肥农药零增长方案的实施,土壤改良修复、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品牌农资成为热点,我国农业进入了提质增效、产出安全、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不断加快,对农资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肥料行业乃至农资行业向着全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方向发展。

针对全行业乃至全国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杨三可表示:“瓮福坚决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大生态’战略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环保的理念发展化工,用化工的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梯级利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引领发展。”据杨三可介绍,瓮福先后投入4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据介绍,瓮福在磷矿石的开采及加工方面严格按照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并提出“三标”:达标、提标、制定标准。“首先瓮福要达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标准,最后上升到整个行业的角度,从环保方面出发制定标准。”杨三可如是说。

为全力攻坚抓好磷石膏“以渣定产”工作,瓮福以磷石膏制绿色建材为主攻方向,重点加快建设α高强石膏及β石膏粉项目,使其真正“变废为宝”,成为企业的优势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企业的金山银山。此外,杨三可还给记者介绍了瓮福在磷石膏综合利用上的密码——3个“三”。

首先是“三端发力”。源头端主动调结构减少磷石膏的排放量;中端把磷石膏作为重要的资源来管理,打造良好的品质,为下游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末端就是把磷石膏利用这篇文章做好。

其次是“三段路径”。第一个是用在传统建筑材料替代上,这也是当前的主要路径;第二是把磷石膏当成化工品,如磷石膏分解制硫酸副产水泥或石灰;第三是把磷石膏用在土壤修复上,杨三可强调,磷石膏是很好的修复土壤的材料,对于矿山的充填、盐碱地土壤的改良等有很好的作用。他说:“这三个路径都是指向磷石膏绿色建材,我认为要把磷石膏当成绿色建材来定位与开发。”

最后是贵州省政府的“三项政策”拉动。第一个是政府工程对市场进行培育、示范与扶持;第二个是政府打通技术和标准的障碍,为磷石膏顺利代替传统建材开辟了道路;第三是财税政策的支持,包括投资拉动、财政补贴及基金等扶持。

“磷石膏是个好东西,瓮福有信心和决心做好磷石膏这篇文章。也同时,瓮福也是一个开放的企业,并且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也愿意为行业探寻一些新的创新发展路径。”杨三可一再强调,“瓮福围绕磷矿石吃干榨尽做文章,目标是将整个产业链打通,做实做深。”

我为瓮福代言

采访正值“第十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期间,杨三可来到瓮福集团展台,向国内外客商推介瓮福集团“DAP+”、磷酸二氢钾、聚磷酸铵等新型增效肥料。

据介绍,近三年瓮福农资公司将瓮福新品成功推广至神州大地,“DAP+”、磷酸二氢钾、聚磷酸铵等新型肥料在江苏、新疆、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针对小麦、棉花、马铃薯、葵花、苹果等30多种作物开展了试验示范,试验总面积上万亩。秉着认真科学的态度,每个试验示范均进行了全过程跟踪。测产结果显示,瓮福新品在作物上的表现都超出预期,在广大农民朋友心目中建立了一流的口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广大合作伙伴与瓮福一起做新品的信心。

在展位现场,杨三可对新品“三条鱼”高度评价,说到:“我为瓮福点赞!我为瓮福代言!”

杨三可表示,“瓮福做新品,关注的是内涵,是科技含量,必须服务于增产增收、减施增效、绿色环保,为农民创造价值。”他对在场的瓮福农资公司员工提出要求:“目前,集团在新型肥料研发、铁腕提质、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突破,农资公司必须抓好试验示范田建设,针对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广泛开展试验示范,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说话,同时也要配套好农化服务、农民培训等服务,打造幸福农业服务商。”

猜你喜欢
瓮福石膏农资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瓮福集团喜获“省级健康企业”荣誉称号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石膏之魂
瓮福集团——创新立企 生态为先
石膏鞋印
畅谈新变化 共话新未来瓮福集团离退办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参观活动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