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经典课例研读

2018-11-29 07:40李梦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1期

李梦博

内容摘要:《一件小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是一种叙事的文学体裁,在钱老的这个教学实录中可以大体看出学生“自读”和教师“教读”的情况。钱老力求是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一件小事》 自读 教读

提起钱梦龙首先要说他的“三主四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三主”为理论基础,以“四式”为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将结合钱梦龙的《一件小事》教学实录来探讨钱老的导读法。

首先,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会阅读”为目标的阅读和训练过程,教读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钱老在教《一件小事》这篇课文之前,提前让学生自读,并让大家写了自读笔记,这种自读笔记是在教师教读之前完成的。他看完学生写的自读笔记之后,先表扬大家写的自读笔记“想得深、看得全、读得细”直接导入,然后从“自读五格”的第一个步骤认读感知的要求,检查学生对课文初步了解的情况,如:字词的掌握。接着钱老问学生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文体,请同学们说说看,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自读五格”的第二个步骤辩题解题,即从文章内容到形式特点的正确辨别和对文章标题的解析。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是一种叙事的小说,钱老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问到:这篇课文是以“一件小事”作为题目,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对标题的解析,学生们根据之前的自读,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环节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件小事的重大意义。钱老在第一课时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课文以“一件小事”为题的意义?二是如何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件小事的重大意义?钱老没有按照传统的“授——受”模式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组织问题的讨论过程,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并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最后在分析“我”的形象时,学生有争议,钱老并没有表态,而是说究竟怎样恰当地理解这个“我”,下课后大家可以再议论议论,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钱老在课堂结束时设置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在课下积极思考,而且也直接引出了下节课的内容。

在第二课时钱老直接向学生提问:这个“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下课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你们讨论的结果怎么样?说说看,好不好?这样直接导入第二课时的内容,同时也检查了学生讨论的结果,同学们经过课下的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钱老上课要求学生都能依據课本找出答案,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说自己的想法。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我”这个形象?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看待老女人“装腔作势”的问题?在这个课时中钱老引导学生讨论我的形象时,也剖析了车夫的形象,不仅认识了“我”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而且也了解了车夫敢于承担责任的品格,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钱老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给出了三种意见,让同学们再进行讨论,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进行讨论时,钱老让学生已经不仅仅是讨论老女人“装腔作势”的问题,而是趁机向同学们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的也是一个读书方法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钱老不同意一个学生的观点时,并没有立刻进行否定,而是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基础上,也肯定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找出一些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他的读书方法是正确的,肯定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不管讲得对不对,我们小人物也应该向大人物挑战。在这一课结束时钱老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比较《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和坐车人及本文中拉车人和坐车人的形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件小事》尽管是钱老二十多年前的课例,师生双方的认识会受到一定时代条件的限制,但是很好的展现了学生自读和教师教读的过程,这篇文章的课堂实录对我们了解钱老的导读法还是有一定的示例作用,也对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语文老师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自己的教法,更好地把学习语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壮,2016.

[2]王高旺.从《一件小事》说起——浅谈几部人力车夫题材作品[J].现代语文,2010(03).

[3]陈日亮.重返钱梦龙——研读钱梦龙经典课例之通感[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

[4]喻旭初.在思考中享受乐趣——《一件小事》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J].江苏教育,1984(11).

[5]刘学军.浅析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