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8-11-29 09:06向炜
重庆行政 2018年4期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重庆

向炜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意。重庆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统筹区域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重庆区域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这都不利于重庆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区域公共服务机制,探寻重庆区域公共服务的实现路径,将有助于实现重庆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一、加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保障

重庆各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非均衡发展情况较为突出,要实现发展,必须加强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的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是这些县发展滞后的“短板”。2018年8月,开州区、云阳县、巫山县等三个区县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均达到贫困县退出条件,如期实现了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虽已经大大改善,但与重庆其他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不便捷,造成人才、资本、技术等大量优质的发展要素流向重庆主城区和其他发达地区,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形成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聚焦“堵点”和“痛点”,疏通“肠梗阻”,依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高标准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策奖补资金为引导,以社会捐赠投入为补充,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村民走上平坦宽敞的乡村路,喝上干净清洁的饮用水,住进舒适明亮的住房。高铁是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能通高铁的区县,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奉节县正在打造“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體系,将建成三峡腹心综合交通枢纽。郑万高铁(郑州至万州客运专线)在奉节境内有55.4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每小时,2016年11月开建,预计2021年完工。建成后郑万铁路和渝万城际铁路全部贯通。届时,奉节至重庆、宜昌出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奉节至成都、武汉出行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左右,奉节至北京、上海、广州出行时间将缩短至6小时左右。

重庆市重点工程——巫山机场的建设也将对三峡库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巫山机场属4C级支线机场,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2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吨、年起降架次3333架次进行设计建设。将新建1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1条长165米、宽18米的垂直联络道,5个机位的停机坪,3500平方米的航站楼,1座塔台和700平方米的航管楼,通信、导航、气象、供油、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巫山机场预计2018年底基本建成,2019年上半年投用。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留住人才、技术,引来资本,促进发展,才能为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夯实基础。

二、加快增加农民收入是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重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庆城乡居民中农民收入偏低,尤其是贫困县乡农民收入更低。加快增加农民的收入,使贫困地区、贫困县乡早日脱贫是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的基础。根据重庆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底蕴、发展环境的不同,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实施强农惠农富农之策,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制定更为连续、系统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通过专项财政、金融等扶贫和慈善事业形式,加大就业、济困、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特别要抓好因学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托底制度设计,因户、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全国人民携手共进小康社会。

三、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前提

国务院制定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准,是区域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2]因此,要在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等方面下苦功,进一步科学划定公共设施服务的范围和覆盖人群,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底线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就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也是重庆各区域发展不能触碰的红线和必须坚守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空气”。在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产业体系,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保护一库碧水和长江两岸的青山是奉节的重要任务,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发展。奉节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2123米,最低海拔135米,年平均气温18.3℃,年均降雨量1151.2毫米,日照长达1639小时;现有林地面积431.1万亩,耕地面积89.31万亩,森林面积22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奉节有闻名中外的脐橙,是全国三大油橄榄适生区之一,拥有“南龙桥、北平安”两大高山蔬菜示范基地,药材种类和储量居重庆之首,是国家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奉节根据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制定发展目标。一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培育生态优势,实施“绿满夔州·花漾奉节”,打造宜居宜业的家园、增收增效的果园、花团锦簇的花园、可游可赏的乐园;以“万亩连片、千亩基地、百亩林场、十亩新林”深化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业生产总值;布局“4+3+X”特色农业产业,发展32万亩脐橙、10万亩油橄榄、10万亩小水果、10万亩蔬菜、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蚕桑。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全力发展“三品一标”品牌,打造“自然天成·奉節脐橙”为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生态成为奉节的亮丽名片。其次,打造生态经济,实施脐橙提质增效、油橄榄增量提质,推动蔬菜、中药材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人一亩一户一园”,引进农业产业链企业,孵化培育网商,提升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培育眼镜、乌木家具、纳米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让好产品进入大市场,形成绿色发展增长点,使生态经济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二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奉节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因此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将旅游作为统领性产业来打造,着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让人人踏上旅游路、干上旅游业、吃上旅游饭。三是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奉节自古以来就是渝陕鄂边区商贸物流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随着交通大格局的转变,可以推动交通大动脉与经济大动脉在奉节交汇,推进区域性、属地化、大物流、大流通全产业优化与供应链的全面协同,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转站。四是把人文优势转化为动力优势。奉节依托独具魅力又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军事文化、三国文化、城市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发扬奉节人民奉公守节、敢想敢干、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优秀品质,形成奉节人自尊自重、自信自励、自强自豪的独特气质,全面塑造夔州梦,开启重振夔州雄风的梦想。以大传承推动大繁荣,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千年文化,深度挖掘夔州文化“忠、义、情、节”四大精髓,大力实施“文化活县”工程。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17年度校级课题“重庆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QDX2017B—1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国发〔2017〕9号)[EB/OL].http://dwz.cn/nQ19cQL4,2017-01-23.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服务重庆
重庆客APP
公共服务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