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乡搬迁”经验探索与现实价值

2018-11-29 09:06邓伟朱钦万
重庆行政 2018年4期
关键词:巫山县庙堂搬迁户

邓伟 朱钦万

十年前,重庆市巫山县开创全国先河,实施了“重庆第一穷乡”——庙堂乡整乡搬迁,探索出深度贫困山区的脱贫之路,其典型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半月谈等国内主流媒体刊登报道。十年来,巫山县乘势而为,以点带面,复制推广“庙堂经验”,将生态扶贫搬迁作为斩断贫困地区“穷根”的先行之策,先后完成“3村6社”整体搬迁,易地扶贫搬迁11.09万人,努力走出山区精准扶贫“攻坚拔寨”新路径,切实破解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实问题。

一、项目实施前:算清“三笔账”提高群众“认可度”

(一)算好“经济账”,有利于集中资金办难事。重庆市巫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农业人口占比77%。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岩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3.3%,是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土地利用率低,人居相对分散,人口密度为202人/平方公里,其中生活在深山边远地区的窎远户57863人,占贫困人数的63.8%。基础设施配套难,投入成本高,公共资源利用率低。以原庙堂乡为例,仅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需投资2亿元以上,仅通乡通畅公路就需6000万元左右,人均投资高达8.67万元。而当年实施整乡搬迁,只需投入4000万元,可节省资金上亿元。由此统一了干部思想,坚定了政府搬迁决心。

(二)算好“民生账”,有利于脱贫致富办实事。重庆市巫山县2014年核定现行标准下的贫困户24620户90642人,其中12032户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一些群众居住在类似于原庙堂乡的“穷乡僻壤”,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该地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经济匮乏,粮猪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属典型的粮猪型二元产业结构,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难度大。如原庙堂乡粮食亩产量仅250公斤左右,搬迁前农民人均年收入1600元左右。同时,因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采用传统的“输血”“造血”措施不能有效摆脱贫困。实施整乡搬迁,改进生产方式,扶持培育致富产业,配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看病就医、文体服务“五件衣服”,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搬出希望,搬出巨变。由此解决了群众顾虑,增添了群众搬迁信心。

(三)算好“生态账”,有利于长远谋划办大事。重庆市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区,境内4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占幅员面积的51%。这些区域内有原住居民约6万人,频繁的人为活动对生态功能破坏较大。如原庙堂乡位于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金丝猴、云豹和红豆杉、珙桐等国家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搬迁前农户燃料主要以柴禾为主,人兽争地矛盾突出,森林植被不同程度遭到破坏,野生动物保护压力巨大。实施易地搬迁,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功能完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此厘清了利益关系,聚合了公众民心。

二、项目实施中:创新“三大举措”提高搬迁“加速度”

(一)坚持“三个结合”,聚合资源解难题。坚持在搬迁安置点建设上,充分结合群众自身特色,综合利用优势资源,科学布局,建成集中安置点337个。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搬迁群众集中安置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把集中安置点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使搬迁户享受到新农村的公共资源和服务成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场镇、集镇周边合理规划布局一批搬迁安置点,利用场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果,降低项目投入成本。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搬迁户转户进城进镇,从事非农行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利用巫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区附近作为搬迁户安置的首选地。逐步将集中安置点打造成乡村旅游接待点,让搬下山的群众吃上旅游饭,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二)坚持“五种安置”,积极引导遵意愿。坚持在搬迁问题上不搞“一刀切”,充分遵照群众意愿,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安置。农村集中安置一批。由政府统一征地、规划和建设,在两坪仙桥、骡坪茶园、官渡阳坝等地建设一批集中安置点,安置46223人,占41.7%。插花分散安置一批。在县域内集镇或低山带有闲置耕地及房屋的,由农户自行协商、政府协助,签订房屋转让和土地流转协议,办理户口迁移,实行“插花式”分散安置61322人,占55.3%。进城进镇安置一批。对于有一定经济条件和就业能力的群众,鼓励进县城安置,就近推荐到工业园区和城区市政等公益岗位就业,搬迁1322人,占1.2%。移民外迁安置一批。搬迁对象自愿选择跨区县安置,只要符合搬迁安置条件,支持其享受搬迁政策。通过务工创业、投亲靠友等方式,实行县外安置816人,占0.7%。集中供养安置一批。对于五保户等特殊群体,本着自愿、就近、便利的原则,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政府组织实施,集中供养1217人,占1.1%。

(三)坚持“三个一点”,多方筹资强保障。坚持政府投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模式,多渠道保障搬遷资金。政府投入一点。充分利用易地扶贫、生态扶贫、三峡移民搬迁、金土工程等资源优势,整合财政资金9.2亿元,直接补助给搬迁群众和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银行融资一点。积极协调银行予以金融支持,申请期限长、利率低的专项基金和政府债券16.9亿元。并对部分资金不充裕的农户,鼓励银行授信,给予小额信贷支持,政府按政策进行贴息补助。农户自筹一点。严格按搬迁人口界定住房面积,对政府投入和补助不足部分,由农户自筹。加大宅基地复垦、农房整宗地收益权收储争取力度,筹集资金1.08亿元,有效化解贫困户建房大额负债的难题,搬迁群众户均负债控制在1万元以内。

三、项目实施后:强化“三大效益”提高搬迁“满意度”

(一)加快致富产业培育,凸显经济效益。保障安置移民用地。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推动土地流转,引导支持搬迁群众承包、转包、租赁迁入地闲置土地。大力开展集中安置点周边低效、撂荒地国土整治,“无中生有”增加农户用地。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农村地区搬迁户人均0.5亩的“菜园地”。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整合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山羊、烤烟、脆李、中药材“1+3+2”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确保户户有产业,人人可增收。其中26355人结合自身实际培育起农业特色产业;3820人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兴建农家乐962家,实现脱贫致富。转移劳动力实现致富梦。组织开展建筑、家政、种植和养殖等技能培训,使搬迁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就业能力,整合开发2387个公益岗兜底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5200余户通过务工和经商实现脱贫致富。全县贫困发生率由13.7%降至1.55%,实现提前三年摘掉“国贫县”帽子目标。

(二)强化资源综合管护,凸显生态效益。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三期、库岸绿化等工程,对原搬迁地区耕地、设施用地、宅基地、低效林改造等实施造林104万亩,补齐“天窗”和“斷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蓄积量达585万立方米,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如原庙堂乡森林覆盖率同比增加134%,区域内现有野生植物2800多种,其中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达19种,堪称植物王国。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由于人口搬迁,人为活动大量减少,生态植被逐步恢复,动物领地有效扩张,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壮大。据科考调查,原庙堂乡保护区内现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422种,其中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动物达7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黑熊、野猪出没频繁,是名副其实的动物天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人口搬迁后,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183.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79.5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5000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2400吨/平方公里·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600吨/平方公里·年,减少进入长江泥沙量6.8万吨/年,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凸显社会效益。促进了人口梯度转移。通过实施易地生态搬迁,基本形成从高山到低山、从低山到集镇、从集镇到县城的梯度转移格局,实现了农民向市民转变,改善了城乡二元结构,阻断了贫困代际相传,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城镇化率达到39.8%,提高8.3个百分点。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益。随着搬迁人口的聚集,迁入地集约化程度得到提高,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得到提升。政府可以集中资金办发展大事、办民生实事,仅最近三年实施村级道路通畅1464公里,新建社道4342公里、人行便道2067公里,实现村村通畅、户户通行。安全饮水全覆盖。学校、卫生院(室)全部达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搬迁户与当地村民融合发展,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党员带头与搬迁户结对亲戚,使搬迁户真正融入新生活。广大边远山区贫困群众走出大山,走向致富的道路,得到社会关爱,既解决了深山群众“边缘化”问题,又有效防止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作 者:邓 伟,重庆市巫山县档案局局长

朱钦万,重庆市巫山县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巫山县庙堂搬迁户
咏兰
关注盛会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摔屁股蹲儿
臧学万
春雨
我们念书
庙堂与山林──朝野皆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