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共青团改革的风险与应对

2018-11-29 09:06赵宇刘悦
重庆行政 2018年4期
关键词:群团先进性团员

赵宇 刘悦

2015年,党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对群团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为共青团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和群团改革工作座谈,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改革推动群团组织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团的群团工作新局面的具体要求。[1]在群团改革和医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共青团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通过共青团改革来提升团建水平是摆在公立医院共青团工作者(以下简称“团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公立医院团组织面临的四大风险

公立医院团建工作一般存在基层团务工作者多为兼职、业务工作繁忙且连续性强的特点,这些都增加了医院团务工作的难度。同时,根据从事医院团务工作的经验和日常团支部调研,笔者认为公立医院在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方面面临着四大风险:

(一)心智模式桎梏导致的先进性危机。公立医院的团务工作者大部分都是一线临床工作者。由于医院行业性质问题,业务工作繁忙且连续性强,大部分团务工作者每年接受专项培训的次数大多是1到2次,自主学习团务知识和技能的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常常根据以往经验和习得的知识去处理不断出现的团务新情况、新问题[2]。大多数公立医院团务工作者都是以求稳的心态去对待团务工作,只求过得去、不出问题、有点创新就好。这种心智模式的桎梏导致兼职团务工作者欠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无法持续更新自身团务知识储备和技能实践,也就无法有效保证团建工作的先进性。

(二)组织惰性桎梏导致的参与性危机。由于公立医院科室较多,当前公立医院团组织结构主要有团委、团支部两个层级,呈现出金字塔科层式管理结构。在传统管制模式下,团委是整个团组织的核心机构,一般通过命令或者指导的方式来推进团支部工作,而团支部则在团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公立医院团组织以“命令-服从”为合理性和合法性基础,呈现出上下一致的结构分形状态。金字塔组织架构容易让团支部在团建活动中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组织惰性,更愿意被动选择接受团委指令开展活动,导致团支部参与不足、效率低下、影响力下降。

(三)核心能力桎梏导致的适应性危机。由于青年团员的多元需求,传统权威式领导风格必须转变,团组织领导不可能是万能的,对青年团员需求和诉求不可能进行一一满足;同时,医院青年团员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权威式领导的依赖性。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年团员更加强调去中心化、个体平等和互动参与,这对传统以权威、制度和命令为核心动员能力的团务工作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四)外部风险冲击导致的认同性危机。新医改加速推进,“以药养医”的医院生存之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靠什么生存、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公立医院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新医改探索带来的利益重组的过程中,在社会各种诱惑和生存危机的交错影响下,系统化、标准化、格式化的政治思想教育供给,没有真正触及到医院青年团员的政治、生活、经济、文化的痛点,造成了固定式供给过剩与多元化服务需求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降低了青年团员的认同度,也容易导致医德医风下降与不良青年亚文化的产生。

二、重塑团建治理方式,激发公立医院团组织活力

(一)转换心智模式,以理念创新深化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一是要突破“就团建谈团建、团建业务两张皮”的心智模式,倡导大团建的工作思路,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团建理论学习、中央精神学习、业务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研修相结合,将核心价值观、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将常规学习与特色学习相结合,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建设相结合。二是树立先进、科学、主动的学习理念,变被动常规型学习为主动创新型学习,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的教育学习网络,倡导反思互动式、问题研究式、情境体验式、团队共享式的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业务能力和团务能力的双提高。三是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做到按需择学和系统笃学相结合。将团员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修和附加三部分,团员在完成政治理论、基础业务培训等必学内容的同时,可以通过组织生活、专题报告会、申请科研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和继续教育项目等提升自身素质,学有所悟,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习成果转化。

(二)祛除组织惰性,以创新团建模式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一是公立医院团组织要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改进学习风气和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形成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型团建模式。二是积极整合医疗服务资源,从解决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通过学习来保持医疗技术、医德医风和组织文化的先进性,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和医院发展服务。三是积极探索服务型团组织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强化教育管理、保障团员权利、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着力探索以政策激励、经费保障和晋升优先为主要内容团内服务激励机制;以“搭建服务平台、组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为重点,着力探索建立团组织和团员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使服务工作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夯实人才基础、开展主题教育、完善机制体制”为重点,着力探索建立服务群众的医疗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探索适合医院特点的团建工作考评机制,着力突出团建工作对医院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使医院团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破除核心能力桎梏,以重塑核心能力推进创新型团组织建设。一是要深入基层亲身实践增加民情的积累,根据人民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团建工作方式、完善基层团务制度、提高工作实效,提高团组织对时代发展和人民诉求的回应力,增强自我完善能力。二是通过制度创新来重塑团组织的核心能力。要以制度创新推进顶层设计,推进基层团组织从“划桨者”向“掌舵者”的角色转变。善于通过主题活动、网上互动平台、微型团课、承诺台账和社会奉献积分制[3]等方式进行团建工作的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在稳步提升团组织导向力、整合力、协同力和软实力的同时,也应该提高群众需求感知、组织创新、自我革新的能力。三是破除陈旧思维模式,鼓励团员干部勇于面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总结新经验,为大胆、合理的探索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团务工作者通过团务创新和业务创新永葆团的先进性,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需要上。

(四)打造身份认同同心圆,以先进性、社群性引领政治型团组织建设。一是开放课程设计,让可靠的意见领袖建构自主的思想教育社群。鼓励可靠的青年团员自主开辟专门教育专栏,上传自主制作的微观点、微视频和微课件,成为正能量传播的意见领袖;鼓励青年团员表达学习需求、参与课程设计、亲自参与授课、突出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二是以先进性、政治型为引导,以社群思维来鼓励青年成立兴趣小组,通过主题活动、网上互动、微视频和社会奉献积分制等方式来拓展团务活动方式,增强自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宣传与监控两手都要硬。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等方式,将正能量信息及时推送到每名青年团员,减少从宣传源头到个人终端的中间环节;将价值认同、意见领袖和青年亚文化相结合[4],打造具有正能量的偏主流、大众化、共享式青年亚文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民医院医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互联网思维下医院共青团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MSXM3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对群团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O/BL].http://www.gov.cn/xinwen/2017-08/26/content_5220663.htm,2017-08-26.

[2]敬静.加强医院党建 促进医改工作[EO/B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213/c117092-29077192.html,2017-2-13.

[3]吳庆等.中国共青团发展报告(2015)[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4]沈小燕,赵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青年话语宣传策略[J].青年记者,2018(2).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群团先进性团员
篆刻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团工作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关于构建大群团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的思考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略论中国梦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