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自信”为内容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2018-11-29 09:06唐蕊
重庆行政 2018年4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党性党校

唐蕊

党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1]而党性教育的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这就要求党校贯穿以“四个自信”为内容的党性教育,准确把握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定道路自信,突出党校党性教育道路选择的政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一条经过艰辛探索和苦苦追寻而开拓的正确道路。

突出党校党性教育,应坚定道路自信,这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党校加强党性教育,应立足于深刻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从对中国正确革命道路的苦苦追寻到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再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其中面对的困难和曲折,中国共产党都坚强的挺过来了,而这些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了对道路自信的信念,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校在党性教育培训过程中,应使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清醒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不断开拓发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初步建立到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大力构建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及逐步实现。在党性教育过程中,使每位学员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

二、坚定理论自信,强化党校党性教育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党校党性教育,应坚定理论自信。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坚持理论自信,更加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的信念。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是党校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必须重点抓好的教学内容。”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4]要稳扎理论教育这个根本,就需要党校在教育培训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和巩固。领导干部在培训中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真学习党的相关理论和政策,全面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坚定制度自信,严格党校党性教育政治原则的全面贯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制度体系。

嚴格党校党性教育,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它来自于自身雄厚的底气以及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形成的制度规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它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不断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此,从严党校党性教育,在教育培训中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原则,不断加强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党纪党风教育,强化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加大党的政治原则、制度内容方面的培训内容,使广大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维护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历史演进为例,在培训中通过加强内容培训的同时全面贯彻相应的政治原则。可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清醒的看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日益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通过学习,使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于不知不觉中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四、坚定文化自信,加大党校党性教育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极,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着力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人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最根本的即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5]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为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大党校党性教育力度,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深刻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领导干部应在学习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将文化内化于心,才能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16年7月1日.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7日.

[4]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年10月27日.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07月02日.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党性党校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