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见闻录

2018-11-29 09:10张雪辰
丝绸之路 2018年9期
关键词:马六甲马来吉隆坡

张雪辰

2017年3月11日,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正式成为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开始在马来西亚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工作。回想过去这一年的大马生活,我内心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有离开马来好友的不舍,有圆满完成教学工作的喜悦,有对可爱学生们的惦念,也有对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野生大蜥蜴的后怕和对马来西亚独特地域民风的惊叹;但更多的是想要回到那个美好、神秘国度的真切愿望。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马来西亚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壤,對它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震惊世界的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以及最新上任的92岁高龄总理马哈蒂尔吧!除此之外,我们对这个国家真的知之甚少,对它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人民生活更是没有概念。凭借着国家汉办提供的宝贵机会,我有幸能够在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任教,得以近距离探访这个被国人遗忘的国度,去尝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去见证分享它的美丽,去感受它信仰的力量,去追随当年郑和船队行走过的路途,去感受“下南洋”的华人先辈艰辛奋斗过的历程。

抵达吉隆坡

到达马来西亚的第一站,是它美丽的首都——吉隆坡。吉隆坡(Kuala Lumpur)是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一座融合多元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充满了和谐的生命力,全面展示了马来西亚各民族间的和睦共处。

在吉隆坡马来亚大学里四处闲逛,兴奋且激动,我新奇地感受着这个热带国家,它的气候没有想象中的炎热,阳光一点儿都不刺眼,空气很潮湿,皮肤在这种环境下极其湿润。校园里遍布参天的椰子树和大片的阔叶林,四处弥漫着树木的清香,呼吸都吐纳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这种环境中的大学,实足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2011年,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来到这里与马来亚大学师生亲切交流,并赠送了象征希望和友谊的龙脑香树。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是马来西亚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它成立于2009年,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合作院校。这个坐落在马大一隅的小二楼,承担着大部分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任务,教学点几乎遍布全马,响应着各地学习汉语的热情。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分两个系统,一个是面向华裔的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在华裔先辈林连玉先生等人百年的不懈努力之下使得马来西亚成为除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外汉语教育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华裔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华文学校进行学习;另一个是面向非华裔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汉语迅速走向世界,学习汉语带来的就业优势,在马来西亚使得汉语学习者突破华人圈,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学生开始选择华文学校就读或是在大学选修汉语课,这种现象促成了马来西亚汉语学习繁荣局面的另一种形式,同时也为马来西亚汉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游览吉隆坡,其地标性建筑就是曾经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双峰塔,这里也是马来西亚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游客们的购物天堂。每当夜晚来临,双峰塔便会点亮塔灯,它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通体透亮,场景很是壮观。除此之外,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主要人种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各种族在这里和睦共处,因此其建筑也融合了各个民族的特色,在吉隆坡随处可见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的清真寺、印度人的神庙和华人聚集的街道商铺等,各种肤色和各式穿着打扮的人在其间相互往来,络绎不绝。

由于我们这一批共九名志愿者全部分属于孔院下设的分教学点,因此结束了在吉隆坡的短暂相聚,我们便各自前往教学点。

寄居马樟小镇

我国的高校有教育部直属、省属等,这些学校的建设由教育部和高校或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筹备建设,依附但独立运营。马来西亚的高校则不同,马来西亚的高校分两种:国立和私立。国立的马来西亚高校全部由政府出资建设,学费相对便宜,通常会开设多个分校,但这些分校不独立运营而是全部依附于总部,政策上更倾向于马来裔学生,尤其是类似于玛拉工艺大学(UiTM)这样的高校,UiTM,马来语全称为“UniversitiTeknologi MARA”,“MARA”意为马来人,英文缩写里的“i”更是划定了这所大学的宗教属性“islam”(伊斯兰教),因此这样的学校通常不接收除马来裔学生以外的学生,当地的华人和印度裔学生只好去私立大学或者综合全民性质的国立高校。马来西亚私立高校的创办则通常是依托一个实力强大的商圈,由非常有钱的华人创办,例如总部位于吉隆坡的SU(Sunway University,即双威大学)背后就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双威集团。

我所在的教学点位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是玛拉工艺大学的马樟分校区。玛拉工艺大学,始建于1956年,总校区位于吉隆坡,全马遍布15个州校区及21个卫星校区,注册学生超过16万(2016)、工作人员1万左右,是全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在校生最多的国立大学。

首先来说吉兰丹州,它位于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海岸,首府哥打巴鲁(KOTA BHARU)是马来西亚最北部的州属,北接泰国,西邻霹雳,南有彭亨,东为登嘉露。吉兰丹州的吸引力不在于它有如画般的海岸线,也不在于美味特色的蓝花饭,而在于这个州较全马而言最为浓郁的马来文化氛围。这里是马来西亚文化的摇篮,具有古老的马来西亚史前遗迹,也有鲜活严明的伊斯兰氛围,马来人占这个州的绝大多数人口,华人、印度人等其他种族仅占很小比例,想要体验地道的马来文化,这里绝对是不二选择。

我任教的校园坐落在马樟小镇群山环绕的中心,与首府大概1小时乘车距离,自然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森林茂密,校园里随处可见猴子、松鼠、蜥蜴等各种热带动植物。在这里,人类和自然真正达成了和谐相处,互不干扰,哪怕是校园里有近1米多长的蜥蜴也不被驱赶,甚至有学生自发定期去给这些动物喂食。在学校里,我担任汉语选修课讲师一职,和当地的本土汉语教师一起负责马樟分校的汉语教学。我的学生全部是马来裔,年龄18~24岁,一般都是汉语零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有很浓厚的兴趣,我一周有16个小时的课程,负责信息管理和会计专业一至三年级的汉语选修课。

在马樟小镇寄居的这一年,我充分感受到了马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下产生的独特魅力。首先正如上文所介绍,玛拉工艺大学只招收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裔学生,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我深刻体验了马来人的吃穿住行。例如从穿的方面来说,马来人恐怕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还日常普遍穿着自己特色服饰的民族了。马来女孩受伊斯兰教条的约束,通常会用头巾将头发包起,除至亲、同性以外,他人不能看到女孩的头发;在服饰上,马来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参加正式场合,他们通常都会选择穿着马来传统服装,女孩身着Bajukurung——一种分上、下身两件的宽松服饰,颜色缤纷多样,艳丽动人,女孩子在这样的服饰修饰下就像花朵般鲜艳多娇。男孩通常身着Bajumelayu,这种服饰上身为衬衫,下身为长裤,并在腰间围上一块围布的传统马来男装。马来人重视仪式感,通常在欢度佳节时,全家会身着同色系的衣服,一起拍照出游。

在日常生活中,马来人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与教义,在每间大学里都设有清真寺,供学生每日礼拜祷告,学校里负责宗教事务的阿訇也每日通过学校广播诵读《古兰经》。在宗教力量的教导下,马来西亚民风淳朴,人民善良质朴;学生也活泼可爱,非常尊重师长,每次我下课后,女孩子们便会排队过来亲吻我的手或贴面三次来表示感谢。

漫步马六甲

在假期来临时,我便會背上行囊去游览马来西亚各处代表性城市,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繁华的马六甲。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的西海岸,南邻世界上最繁忙的运输咽喉马六甲海峡,它是马来西亚历史中最为悠久的古城,昔日强大的马六甲王朝就从这里发迹。60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驻足马六甲,因此这里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也聚集着众多的华人。沿着马六甲河慢慢行走,便能听到河水讲述那过去的岁月。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壮举不但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所到之处带来了当时领先的科技,船队留下来的将士也成为当地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在马六甲,郑和作为和平的使者,帮助苏丹建立起了马六甲王朝,并组织当地军民修起古城墙,制定了警卫制度,传播中国耕种技术,使马六甲人民过上了安定富庶的生活。时至今日,郑和仍然被马六甲人民所纪念,各处可见香火旺盛的三保庙。

当年郑和船队留下来的将士和后来“下南洋”谋生的华工,聚集在马六甲,形成了马六甲唐人街——鸡场街。这条街遍布华人宗祠、庙宇、店铺,处处写满了中文。漫步在鸡场街上,还能听到店铺传来的《小苹果》,让人仿佛回到了祖国,在异国找到了归属。片刻间恍然大悟,唐人街不但是海外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思乡华人的精神寄托所在,它缓解着异乡人对祖国的思念,记录着华人艰难创业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在唐人街中行走,慢慢感悟那段岁月,触摸那些不惧千里奔波至南洋的华人先辈用百年艰辛铸就的辉煌。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奔赴世界各地进行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郑和和平沟通,促进各国之间互相理解尊重的精神与华人先辈百年艰辛的奋斗历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猜你喜欢
马六甲马来吉隆坡
吉隆坡独立广场
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西亚·吉隆坡
五彩斑斓马六甲
2018国际郑和大会“江苏文化周”在马六甲成功举办
油画《马六甲古树》
马来犀鸟 巨大的盔突
英雄不开宝马来
马六甲山羊
郎骑竹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