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监督执纪 决胜脱贫攻坚

2018-11-29 09:11李小军
当代党员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作风腐败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全市上下正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各级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向基层学习、拜群众为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本期刊发的万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主任李小军的这篇调研报告,对基层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是一份善于解剖麻雀、抽丝剥茧的调研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2018年1-8月,万州区纪委监委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9个,处理83人。

基层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主要表现

从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能够用心用情,工作扎实有序,作风持续向好。但个别党员干部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力,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有的甚至在扶贫工作中贪污腐败。

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力。主体责任方面,个别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对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监督指导不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问题指导帮助不力;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到位,对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监督责任方面,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制定实施政策措施针对性不强;监督缺位、管理不严,对项目资金“一批了之”“一拨了之”“一审了之”;对发现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跟踪督办整改问题不到位,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不敢较真碰硬;在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审批、检查验收等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较为突出。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流于形式,履职尽责不够到位。有的基层扶贫干部扶贫业务不熟悉、掌握政策不精准,遗留问题未妥善解决;有的执行政策变形走样,搞变通、打折扣,项目落地迟缓。二是部分基层干部落实便民措施不到位,服务群众庸懒散拖。有的思想引导少,正面宣传引导不到位;有的项目后期管护投入少,成效难以保障。三是部分基层干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方略和政策公开制度不到位。少数乡镇存在贫困户识别、扶贫措施制订实施、脱贫对象认定不精准等问题。

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存在。调研中,有群众痛心地说:“腐败问题不解决,扶贫就像无底洞,投入再多的钱也是打水漂。”个别基层干部在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啃食群众获得感,影响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在落实扶贫政策过程中,有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侵占扶贫资源;有的吃拿卡要、贪占挪用,侵犯群众利益;有的利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职权收受贿赂、以权谋私。2018年1-8月,万州区纪委监委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问题2起,优亲厚友问题2起,吃拿卡要问题2起,贪占挪用问题5起,以权谋私问题4起。

基层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反映出基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不够到位。个别基层党组织分解责任、传递压力不到位,造成“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导致扶贫工作推进不力。有的部门对谁主管谁负责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制订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没有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

扶贫领域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繁重,面广量大,牵涉部门多,有的部门既负责审批和监管建设项目,又直接组织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权责不清、监管不力。一些扶贫工作方法尚处于创新探索阶段,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政策空子骗取国家扶贫资金。基层民主监督作用有限,虽然大部分村组都配有扶贫义务监督员,但一些村民监督委员会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对扶贫资金管理、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不够。

个别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群众意识淡薄。少数党员干部不懂法、不学法、不用法,不按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个别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群众办事敷衍了事,对扶贫项目资金及惠农政策的认识不足,不经集体研究,私自决定项目资金的使用,群众知晓度低、满意度差。个别基层干部面对诱惑时不能坚持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手伸向扶贫领域。

少数基层干部存在心理偏差。个别基层干部眼看着贫困户只要填个表签个名就可以得到扶贫资金和帮扶物资,心态逐渐失去平衡,贪欲作怪,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要回报。个别基层干部在面对国家扶贫资金时,心存侥幸,贪图小利,有的甚至认为那么大一块蛋糕,偷吃一点点无所谓,没人发现,在利益诱惑面前一步一步走向腐败。

基层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对策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必须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突出教育引导,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补足扶贫干部的“精神之钙”。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在脱贫攻坚中涌现的先进党组织和个人,弘扬敢想敢干、奋勇争先,直面问题、敢于担当,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善谋实干、一心为民,踏石留印、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营造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攻坚、齐心协力促脱贫的良好氛围。强化反面通报,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针对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收受红包、贪污侵占、失职失责等问题,采取集中通报、专题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增强典型案件惩处的震慑力。

突出压力传导,强化责任落实。夯实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将脱贫攻坚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风气,真正凸显“头雁”作用。强化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扎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敢于“亮剑”,以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民生监督平台等制度为抓手,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的作风建设持续向好。落实监管责任,各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管职能,认真梳理扶贫领域制度漏洞,不断完善基层各项制度机制,强化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权力运行的制约,确保在项目的实施中、资金的使用中,层层有人负责,层层有人监督,层层有人把关,层层不出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查处问责。全面收集問题线索,畅通群众信访举报途径,走村入户深入一线摸排,充分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线索,建立健全与有关职能部门的问题线索共享机制。及时高效处置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处置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建立管理台账,对以前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对新受理的问题线索定期汇总核对,确保件件有着落。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通过“点穴式”“闪电式”“回访式”“交叉式”巡察,做到巡察全覆盖。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对照问题清单逐一销号,形成整改督查的长效机制,确保“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严格查处问责,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违纪者的责任,也要追究包村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坚持案件查办“零容忍”,通过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突出标本兼治,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执行各项制度,认真梳理扶贫领域制度漏洞,从源头上遏制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围绕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从单一的、事后的问题追究向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转变,进一步强化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探索建立民生领域监督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党员干部及亲属涉权事项报告公示为载体,以扶贫项目及资金大数据比对核查、进村入户专项清查为抓手,集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同级监督、群众监督于一体的维护群众利益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民生领域监督执纪智能化、精准度和实效性,确保党的政策落地落实,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作风腐败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